梁瑞娟
一、樹立親和的教師形象,培養(yǎng)民主的學習氛圍
閱讀教學,離不開聽、說、讀、寫。只有在親和的老師面前,學生才想說,才敢說,暢所欲言。試想,如果一個教師整天板著臉上課,孩子們哪敢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他們害怕說錯了,會受到老師的責罰。教學其實和很多行業(yè)一樣提倡“微笑服務”,在教育中如果沒有微笑就沒有親和力。愛生的老師才具有親和力,我們要以愛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感情,縮短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使學生團結在老師的周圍。多年教學工作,我都是這樣做,培育優(yōu)等生,促進中等生,關懷特殊生,偏愛下等生。時時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心愛護,讓學生敢于親近老師。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其實對于孩子的影響更多的時間里是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產(chǎn)生的。我們應該利用好課間的十分鐘,多到孩子們中去,和他們多交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上,教師發(fā)揮好指揮者和組織者的作用,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有效地參與,不僅教師可以問學生,學生也可以問教師,師生之間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把閱讀的熱情激發(fā)出來。
二、身教重于言教,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心理醫(yī)生,是鼓舞和推動學習的力量。因此,從激發(fā)興趣入手,是調動學生積極閱讀的關鍵。身教重于言教,熱愛讀書的老師才能培養(yǎng)出愛讀書的孩子。如果老師喜愛閱讀,懂得閱讀的方法,了解書籍的內容,這樣就能指導孩子閱讀,經(jīng)常和孩子們分享讀書的快樂,用自己的行為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孩子閱讀的興趣。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具有模仿性。教師的言行具有極強的示范作用,如果我們的老師時常跟學生談談自己課外閱讀的內容、心得體會,那將會引起學生效仿的濃厚興趣。看到老師博學多才,成為課外閱讀的受益者,孩子們是多么羨慕?。≡诖嘶A上,老師再向學生介紹一些具體的科學的課外閱讀方法,這樣就使學生學有榜樣,學得其法,就可大大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大膽嘗試,積極實踐。
興趣是孩子們不斷探究他們所生存的這個“未知”世界的動力源泉,是開展各項活動的前提和保障。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們可以用有趣的謎語、生動的故事、巧設的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電教手段等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好奇、興奮、激動,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閱讀情境中。例如,《草原》一文我采用了電教手段——用課件展示草原的美景,讓學生直接感知草原的美麗,以課件情景激起孩子們喜愛的情感。
三、加強朗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
課堂上教師應盡可能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大聲朗讀的習慣。一篇文章,讀出聲音,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語調神情,比單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我們要從讀中真正體會到祖國言語文字的優(yōu)美,讓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不難做到,但是使學生達到有感情朗讀則需要花費一些心思,應盡量避免單調枯燥的技術性指導。在朗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朗讀,這樣學生才能入情入景地讀出味來。朗讀可以是老師親自范讀,可以播放錄音范讀,也可以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范讀,讓其他學生模仿。教師激情的朗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朗讀,更能使學生真切地感受語言的音樂美、節(jié)奏美、情感美,也是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的重要的手段。我們知道:“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在學生朗讀時,互相品評朗讀,可以互相幫助、互相啟發(fā),讓每個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快樂地學習,提高孩子的朗讀能力。教師課堂上盡可能留多些時間讓學生來練讀,運用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調動班上每一個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提高朗讀能力和閱讀能力。
四、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提高閱讀質量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是學習和教學的中心,我們要充分調動學生合作閱讀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盡可能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從而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教學不足,從而真正實現(xiàn)使每個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目標。課堂上合作學習已成為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在課外、校外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也會發(fā)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首先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能力的差異,將全班學生分為不同層次,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重新組合,分為多個小組。這樣有利于優(yōu)等生帶動中等生的“拔高”學習,又能幫助后進生的“達標”學習,有利于在小組中形成互幫、互促的學習氛圍。選取合作的內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合作的價值,還在堂上給予他們足夠的合作時間,給他們展示小組交流合作成果的機會。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給學生予以鼓勵性的評價。例如,給態(tài)度認真、成績沒有進步的學生鼓勵,表揚他們的態(tài)度,表揚他們能堅持。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使其體會到自己的進步,消除后進生的自卑感,使其增強自信心。實施評價時,不僅要評價學生的成果,更要關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不僅要評價每個學生的參與情況,更要關注小組的整體情況;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要關注他在合作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合作精神、投入程度、情感與態(tài)度??茖W合理的評價使學生樂于合作,為下一次開展合作學習打下了了基礎。
總之,閱讀教學中,應著重創(chuàng)設民主的閱讀氣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意識,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教學環(huán)境,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才會得到提高,才能讓學生在信息橫流的世界更快更準確地處理和搜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