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磊 劉萍 周偉偉
摘 要:綠色建筑是建筑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完善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對促進綠色建筑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本文介紹中國、美國、英國和新加坡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發(fā)展歷史,橫向對比四國評價標準在評價指標、權重對比和評價等級等方面的異同,為中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的完善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評價標準
綠色建筑是未來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世界各個國家對綠色建筑的發(fā)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其中完善的綠色建筑綜合評價體系對促進綠色建筑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1]雖然中國綠色建筑發(fā)展以及評估體系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總體而言,中國的綠色建筑發(fā)展還是處于起步階段。[2]本文選取英國的BREEAM評價體系、美國的LEED評價體系、新加坡的Green Mark評價體系和中國的ESGB評價體系作為對比的對象,分別從評價體系基礎、評價指標和權重對比、評價等級對比三個角度進行分析,以期為相關研究人員和建筑業(yè)主提供參考,為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提供建議。
1 各評價體系簡介
1.1 BREEAM
BREEAM由英國建筑研究機構(BRE)發(fā)起并運作。[3]目前在世界77個國家超過226萬棟建筑被評估為BREEAM建筑。它是加拿大、新西蘭、新加坡和香港開發(fā)類似綠色建筑標準的參考。
BREEAM自1990年出版BREEAM1990后,先后出版了13個版本,平均每2年更新一次。可用來評價的建筑范圍從辦公室擴展到全類型建筑范圍,包含學校、居住建筑,公用建筑,零售超市等。
BREEAM采用積分評分系統(tǒng)。根據(jù)預先設定的性能或特征特定的標準進行賦分。但是,創(chuàng)新的賦分必須符合模范項目要求。一個總類別的不同方面經(jīng)評估后得出相應分值,然后將所有類別相加得到總分。分數(shù)不低于30%視為通過。通過的標準除了要滿足總分要求外,部分項目需滿足最低分值要求。
1.2 LEED
LEED由美國綠色建筑委員會(USGBC)為美國能源部開發(fā)。LEED 1.0于1998年8月首次在USGBC會員峰會上啟動。之后擴展到許多建筑類型,包括辦公樓,高層建筑住宅樓宇、政府大樓、康樂設施、制造工廠和實驗室建筑類型。到目前為止,LEED是最廣泛的已認可的綠色建筑評估標準。在世界165個國家超過220萬棟建筑被評估為LEED綠色建筑。它是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印度和中國開發(fā)類似綠色建筑標準的參考。
LEED自1998年出版LEED1.0后,先后出版至LEED V4,平均每3更新一次。自LEED V3開始增加了對社區(qū)開發(fā)的評估。綠色建筑評分大于40分視為通過。
1.3 Green Mark
Green Mark是由新加坡國家發(fā)展部下的建筑建設署(BCA)發(fā)布的,平均每2.5年更新一次。Green Mark評價體系分為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兩個大類,新建建筑評估由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評價體系構成;既有建筑評價則細分為非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教育類建筑、醫(yī)療保健類、辦公建筑和公園等評價體系。
1.4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ESGB)
中國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部與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于2006年頒布了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簡稱ESGB)。在此基礎上,針對不同建筑類型建立了一系列專項標準,形成以ESGB為基礎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隨著綠色建筑在我國的不斷實踐,中國于2014年正式頒布GB/T50378-2014《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2 各評價體系的指標和權重對比
2.1 各評價體系對應的指標體系分布
通過對比分析四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一級指標的內(nèi)容,雖然指標項數(shù)各不相同,但大同小異。中國ESGB評價體系共分為六個一級指標。英國BREEAM評價體系共分為九個一級指標。美國LEED評價體系共分為八個一級指標。新加坡Green Mark評價體系指標相對比較簡單,共分為5個一級指標。四個評價體系均包含節(jié)能,節(jié)水、節(jié)材、室內(nèi)空氣質量方面的要求。
2.2 各評價體系權重分布
如上表所示,通過對比四個國家評價體系指標權重分析,可知各指標的重要性排序為節(jié)能>他項>節(jié)地>室內(nèi)空氣質量>節(jié)水>節(jié)材。項目指標的權重分析可指導項目在進行評估時需要注意的側重點。
2.3 各個評價體系的評價等級
對比的4個國家,只有中國綠色建筑評價ESGB分為三級,等級跨度較大;美國和新加坡都分為4個等級,等級劃分差距較?。挥譃?個等級,等級劃分差距更小更細化。因此,建議中國綠色建筑評價增加一個等級級別。
3 結論
(1)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需要不斷地進行修正和完善。
(2)建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優(yōu)化評價指標以及指標的權重,體現(xiàn)出各指標對綠色建筑整體貢獻大小的梯度差別。
(3)增加綠色建筑評價等級級別,激勵更多項目向綠色建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其然.淺議綠色建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J].中國住宅設施,2016(05):117-119.
[2]李明,吳文浩,吳光東.基于利益相關者動態(tài)博弈的綠色建筑推進機制[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7,34(03):20-26.
[3]J.Prior,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BREEAM)Version 1:New Offices,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Report,1993.
作者簡介:張正磊(1963-),男,漢族,山東平度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給排水工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