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摘 要] 基于當今“機不可失”的社會現(xiàn)實,控制學生使用手機不可能“死管”,也無法“管死”,對處于青春期的中職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在一起因手機管理引發(fā)師生沖突的典型事件中受到啟發(fā),并抓住時機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課,通過師生討論,列出手機所帶來的“問題清單”,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手機的“利”與“弊”,學會科學、合理地使用手機,從而增強青年學生自我認識、自我管理的能力,也希望為日后班主任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幫助。
[關 鍵 詞] 主題班會;中職學生;手機管理;案例分析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5-0206-02
一、案例背景
不久前,由于管理手機問題,隔壁班的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發(fā)生了沖突。原來,這個班級之前的手機都是學生自己保管的,然而課堂上玩手機的人數(shù)不斷增多,各科教師都管理乏力,影響教學效率,紛紛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心中著急,暫時想不到好辦法,于是決定集中管理手機。這個簡單粗暴的規(guī)定,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感,一部分學生公然表示不服從管理,有的學生認為這個規(guī)定侵犯了人權(quán)、侵犯了隱私;有的學生認為班主任小題大做,思想落伍;有的學生認為班主任不近人情,濫用職權(quán)……甚至出現(xiàn)了學生離校出走的嚴重后果。手機管理本身是對的,然而簡單粗暴的手機管理方法卻導致了如此激烈的沖突發(fā)生。
手機管理也是我作為班主任的“老大難”問題,隔壁班的這次手機事件讓我重新審視所帶班級的手機管理問題。事實上,我所制定的班規(guī)中要求學生上課期間不能玩手機,且要將手機上交管理員集中保管,直到下課方可領回。雖然這個規(guī)定至今沒有發(fā)生過類似的激烈事件,不過小摩擦小抵觸時有發(fā)生。例如有些學生帶了兩部手機,只上交一部,還有一些學生在管理員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偷偷拿走手機,甚至在背地里總是說管理員的壞話。總之,班級手機管理花了很大精力,但效果不好。
如何治療“手機控”這一通病呢?想到下周的主題班會是“科技”,我靈機一動,巧妙將手機這一極具代表性的科技產(chǎn)品引入班會,讓學生自己列出手機的“問題清單”,自己找到“手機通病”的“診治”辦法,以此增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長的能力。
二、案例:“科技與美好生活”主題班會
班會之前,我召開了班委會。經(jīng)過討論,我們確定班會主題為“科技與美好生活”,并精心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回顧歷史、暢想未來。從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來感受科技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二是科技常識競答。其中包括手機的發(fā)明、歷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內(nèi)容。三是“科技是把雙刃劍”辯論賽。
班會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是辯論賽,學生分為正反兩個組,正方列舉手機的“利”,反方列舉手機的“弊”,雙方進行辯論。然后,我進行總結(jié),再播放兩段手機危害的微視頻,如夜晚時手機藍光對眼睛的嚴重傷害。視頻剛一播完,學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會心一笑,說:“老師,謝謝你!你的良苦用心,我們都知道了。”大家紛紛表示要合理使用手機,并主動提出“零手機課堂”的建議,一切都顯得順理成章。我乘勢而上,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零手機課堂”倡議書,學生一邊大叫著“老師,你太有才了”,一邊樂呵呵地簽署了倡議書。倡議書就張貼在教室后墻上,后面附上了新的手機管理制度,比如班級購買手機袋,在不需要手機教學的情況下,課前統(tǒng)一把手機放進班級手機袋,下課后再領出。由此,我班學生的手機管理正式步入正軌。雖然也是集中管理手機,但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可“零手機課堂”并自覺遵守,履行自己所許下的諾言。
三、案例分析
就目前社會現(xiàn)實來看,手機已經(jīng)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項通訊工具,而且隨著手機功能的完善,價格的不斷下調(diào),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擁有一臺智能手機并非難事。對中職學生而言更是“機”不可失,因為手機不僅僅是一臺通訊工具,它還代表著時尚、科技,它強大的功能令人在生活、學習、工作、娛樂中得到最快最便捷的滿足,所以,不論學校、教師還是家長,都不可能一“禁”了之,只能科學引導。
這次主題班會之所以能讓學生主動提出“零手機課堂”,關鍵是抓住了四個方面:
1.尊重學生使用手機的權(quán)利
我認為在如今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每個人都有享受網(wǎng)絡的權(quán)利,學生也同樣應該有手機的自主管理權(quán)。但中職學生尚不具備良好的自控能力,如果過于放松,不僅嚴重影響學習,也會危害身體健康。由于中職學生接近成年,自主意識較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故不能簡單行事,粗暴禁止,應從尊重開始,耐心說理,科學引導。本次班會,利用了科技話題,將手機與科技巧妙結(jié)合起來,從科技的發(fā)展、進步來感受生活的美好,并引入科技并非完美的“雙刃劍”問題,使學生易于接受。
2.教育內(nèi)容有的放矢
在網(wǎng)上,有很多關于手機危害的視頻,我主要挑選的視頻是一些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具有一定權(quán)威性,更有說服力;另外,因為我班95%的學生屬于住宿人員,我專門針對眼睛受到手機藍光的危害進行了闡述,引發(fā)了學生的共鳴,最終是為了讓學生通過了解手機的危害,能夠從心底里接受手機管理制度。
3.人性化的手機管理制度
手機管理制度的調(diào)整較大程度地考慮了學生的實際情況,阻力很小,有效性較強,故容易執(zhí)行。例如,學校附近的公交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堵車現(xiàn)象,走讀生趕車會比較吃力,如果手機是在放學以后才歸還,很可能會對趕公交造成影響,對此,我們針對時間進行了調(diào)整。班級里每組挑選出1名自控能力比較強并且有責任心的學生,讓這些學生當手機管理隊長,走讀生的手機由手機管理隊長優(yōu)先發(fā)放,避免由于發(fā)放時間導致學生耽誤了公車時間,下午會有比較多的自修課,可以根據(jù)學生在課堂的表現(xiàn)以及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為依據(jù),進行手機的發(fā)放,進而將“零手機課堂”做到更好[1]。制度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及時調(diào)整,采用靈活的管理制度等方法,這些方法雖然從表面上來說是對學生的一種妥協(xié),其實是激勵學生,一方面是制度約束,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培養(yǎng)自我管理的能力。
4.形成約束機制
“零手機課堂”倡議書是對學生的一種束縛。在簽署的時候,其實只有大部分學生簽了名字,還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署名,但在整個班級中,即使只有個別學生沒有簽字,他們也會克制自己的行為,避免同學用異樣的眼光看待自己。因此,從事情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來說,即使有些學生沒有簽名也自覺上交了手機,對手機管理制度和其他學生一樣完全遵守,與全班學生的步調(diào)相一致[2]。
四、案例啟示
從這個成功的案例中,我也得到幾點有益的啟示。
1.治療學生“手機依賴癥”要從心理疏導開始[3]
要將學校心理健康中心這個平臺利用好,并與手機管理制度相結(jié)合,針對性輔導學生的心理,并采取積極有效的防御方法,密切關注學生使用手機的狀況及其變化。同時,引導學生多組織一些集體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促進自身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對依賴手機程度并不深的學生應用強制介入方法,給予他們針對性的心理調(diào)適。而對嚴重依賴手機的學生,要做好家校聯(lián)動工作,爭取家長的支持,借助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進行治療。
2.治療學生“手機依賴癥”要以制度為抓手
沒有規(guī)矩,就不能成方圓,良好的制度是管理的重要保障。班主任要在班級管理制度中加入相關的手機管理條例,或者出臺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對學生的手機使用權(quán)加以明確。但制度不能違背相關法律法規(guī),要與《教師法》《教育法》及學生實際情況、校規(guī)校紀相結(jié)合。例如,要為學生使用手機設定條件,對使用的時間、地點以及范圍作出明確規(guī)定,讓學生明白在校期間并不是完全不能使用手機,而只是對手機使用行為的一種約束。如果與手機管理制度相違背,則需要懲處,讓學生能夠明白校規(guī)校紀的作用,進而從心底上服從手機管理制度。與此同時,還需要避免相關教師人員在該方面侵犯到學生的個人隱私權(quán)。
3.治療學生“手機依賴癥”要重視宣傳
作為現(xiàn)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件工具,手機的優(yōu)勢被無限夸大,濫用手機的問題也日益突出缺點[4]。學校雖然有使用手機的明文規(guī)定,但要讓規(guī)定不至于僅僅是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學校就要重視宣傳。不僅是學生要學習,教職員工也要學習。只有對手機管理制度心中有數(shù),才能遵守,才能自律,才能取得實效。除了會議宣傳,班會強調(diào),還要利用宣傳欄、多媒體等進行宣傳。宣傳的內(nèi)容也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制度,還要有科學的佐證、現(xiàn)實的例子、生動的畫面以及有溫度的勸誡……而最好的榜樣就是老師。老師,你的手機也不應在課堂響起!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手機也有著越來越完善的功能,人們依賴手機的程度也在不斷加深,使用手機的群體逐漸偏向低齡化[5],如何引導學生對手機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問題,而且在未來的歲月中也會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不同的困擾,對此,我們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力求將工作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李蕓,黃俊杰,盧俞成.“寓教于樂”教學理念在主題班會的應用:以“責任和集體”主題班會為例[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2016,37(6):124-126.
[2]蔣春花.巧用班會,寓教于樂:中職學校學生手機管理探索案例[J].情感讀本,2016(2):70.
[3]覃柳紅.探討使用愛班級手機APP,實現(xiàn)中職信息化管理班級[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213.
[4]段海燕.攻心為上,拾階而行: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實踐探索[J].職業(yè),2017(24).
[5]毛海容.中職學校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2017(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