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的不斷重視和提倡,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取得了一定進步,不過,在管理模式上我國很多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無論是教育管理還是學科體系都尚未成熟。本文將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探析,希望對我國普通高校早日實現科學有效的音樂教育管理有所幫助。
【關鍵詞】普通高校;教育;音樂;教學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在我國普通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中,音樂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音樂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國普通高校學生的心理品質,這也是我國提倡素質教育的根本。但是當前,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尚未成型,仍然處于盲目階段。因此,對于我國很多普通高校而言,早日實現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一、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學的發(fā)展歷史
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學大約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1897年的時候就出現了所謂的音樂選修課,而從上世紀初期到1922年期間,很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對音樂教學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其中比較著名的如蔡元培,他要求應該把藝術作為改造國民性的一種手段,用美育的教學模式去教育人民應該樹立正確的遠大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還應該培養(yǎng)自身的高尚情操,不斷提高自身的人生樂趣,奮發(fā)圖強為全人類爭取更大的幸福。在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將德、智、體三方面共同發(fā)展作為教育方針[1]。
二、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學管理現狀概述
(一)學校對音樂教育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和重視,很多普通高校對于藝術教育有了一定的重視程度,但是在很多高校,往往存在著“表面上重視,但是行為上沒有落實”的問題。學校對于像音樂這類藝術教育的管理沒有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因此更沒有音樂教育的相關政策規(guī)定或者制度保障,這就導致學校的音樂教育運行體制無法順利實施。即使有一些高校設立了藝術教育管理機構,往往也是迫于一些政策的壓力敷衍了事。
(二)課程設置存在漏洞,充滿了隨意性
因為當前我們國家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仍然處于初級時期,尚未成型,現在還無法做到具備完善的學科體系,當然,也很難具備比較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因此學校的音樂課程設置往往沒有計劃性,反而充滿了隨意性。“隨意開課、換課,并且音樂課因人而設”,這樣的問題充斥在我們的校園當中。
(三)缺乏穩(wěn)定的師資隊伍
根據我國有關部門相關統(tǒng)計,我國普通高等學生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兩千萬,據估測,到達2020年的時候這個人數可上升至三千五百萬。我們不難看出,普通高校學生數量較大,所以目前在很多高校都缺乏足夠的師資隊伍。而且目前的師資隊伍主要都是來源于一些師范學院或者藝術學院,其中以本科生以及專科生為主,所以往往存在文化底蘊不足的情況。
三、如何構建科學合理的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一)設立單獨的教學管理機構
當藝術教研室或者藝術教育中心建立完成以后應該將其進行獨立的管理操作,不能將其劃分到某一個部門之下進行管理。當進行獨立的管理以后就應該在學生課程表上進行相應的調整和修改,應該將音樂教學設置成教學課程的一部分,同時還應該實行學分制,讓學生們充分認識和重視該學科,而不是傳統(tǒng)以為的將其當做一門選修課來進行教學,這往往失去了其現實意義。
(二)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教育團隊以及裝備高質量的教學設備
當音樂教學逐漸納入正規(guī)的教學行列以后,就必須打造一批具有高素質的教師團隊,組建一支具有專業(yè)音樂教學能力的團隊。另外,還應該升級目前的教學裝備,這能夠加強學生的自主實際操作能力,采用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和教學理念來進行輔導教學,另外,還可以考慮制作一些有特點的電子課件,這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2]。
(三)增設一些相關的活動
當音樂類的教學工作按部就班以后,還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一些相關的活動,比如學校的社團或者相關晚會等,鼓勵大家積極參加,而不是像以往的模式,都是一些藝術特長生的舞臺,對于一些沒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來說就只有當觀眾的份。
綜上所述,我國的普通高校目前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相對來說存在較大的不足,還不夠完善,如果想讓其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就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不斷提高相關專業(yè)人才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吸收不同的教學模式,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最終達到藝術健康發(fā)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嵐.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的管理模式探討[J].教師,2011(17):24.
[2]王圣春.我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探析[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