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樂
【摘要】歌唱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藝術之一,也是人類實現(xiàn)美好藝術生活的產(chǎn)物?!懊缆暢ā痹诎l(fā)展的歷史長河中,講究的是音色柔美,音質(zhì)純凈,運用自如,旋律精美而靈巧的特點。但是,用美聲唱法演唱中國歌曲容易出現(xiàn)咬字不清的情況,一味地追求演唱技巧并不能很好地詮釋中國歌曲的“魅力”所在。想要促進美聲唱法在中國“本土化”有著更好的發(fā)展,就應該賦予藝術作品靈感和靈魂。藝術品種的“嫁接”,不僅不能將“本土化”歌曲進行創(chuàng)新,更不能解放“人性”。美聲之“美”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的,并在重點的偏頗中找到問題,引進新理念,洋為中用,并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這樣才能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
【關鍵詞】美聲;唱法;中國歌曲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一、美聲唱法的概述
美聲唱法(bel canto)起源于意大利,從開始到現(xiàn)在,經(jīng)歷了起伏和完善,最終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認同和喜愛。二十世紀初期,美聲正式呈現(xiàn)到了大家的面前。隨著美聲唱法科學的訓練方式構建,聲樂事業(yè)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并呈現(xiàn)了蒸蒸日上的局面。正當我們?yōu)榕嘤龈嘁痪€優(yōu)秀歌唱家欣喜若狂的同時,不少學生由于過多的“崇洋媚外”,偏愛意大利等藝術歌曲,使中國歌曲的探索和鉆研缺失。還有部分學生在中國歌曲的演唱中,像嘴里含著熱豆腐,咬字不清,甚至沒有情感,從而降低了受眾者的欣賞價值。由此可見,本土化的美聲得不到有效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近些年來,民族聲樂教學中,借鑒美聲唱法的優(yōu)點,賦予藝術“情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民族歌曲的快速發(fā)展和提升。例如,戴玉強的《你是這樣的人》和殷秀梅的《一杯美酒》等不僅吸納了西方唱法的優(yōu)點,還繼承了傳統(tǒng)音樂的風格,賦予作用“靈魂”。
二、美聲唱法的標準性和科學性
所謂的美聲唱法,含義就是“完美歌唱”的美好聲音。之所以稱之為“完美”,這與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密不可分。第一,具有統(tǒng)一結實的音質(zhì)需求,打開喉嚨,保持聲音的貫通統(tǒng)一;第二,細致和先進的呼吸技巧,保證起音和收音的氣息均勻和流暢,這些訓練對以后的聲樂學習具有很大的基礎性作用;第三,賦予穿透力的整體共鳴特點;第四,符合人聲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律,最大限度地減少聲帶帶來的負荷,演唱聲道的歌唱時長;第五,美聲訓練相對嚴格,可以在不同層次上提升演唱者的聲樂修養(yǎng)。
三、美聲唱法演唱中國歌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咬字”問題和共鳴運用
尤其是在咬字上,中國歌曲本身就具有獨特的音律規(guī)律,在民族唱法中需要吐字清晰,與此同時,各個民族之間在具有各自獨有的民族特點和特色,我國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受到古代詩歌的影響,同時還受到戲曲的借鑒,在歌唱上更加追求聲音的明朗性和脆亮性,這些使得中國聲樂的唱法具有了得天獨厚的特殊性。意大利的語言中,相對比漢語要簡單,其發(fā)音基本上以元音來結尾,但漢語發(fā)音的歸韻就較多和煩瑣。意大利語語言中發(fā)音位置靠前,相對容易把力量集中在嘴皮子上,所以比較容易唱清楚。在美聲的演唱中,不少人普遍存在咬字太死現(xiàn)象,這樣就會出現(xiàn)聲音太緊的情況,口腔聲音嚴重,共鳴點較低,影響了中國歌曲整體的形象。換句話說,如果使用方法不正確,就會導致出現(xiàn)咬字不清的現(xiàn)象發(fā)生。
(二)背景差異和氣息運用差異
我國民族聲樂和美聲唱法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我國民族聲樂來源于人民,中國歌曲在歌唱的過程中富有很大的情感,并且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形式多樣,而美聲大多以詠唱為主。在演唱技巧上,中國歌曲更加注重氣沉丹田,靈活運用,根據(jù)情感不同改變音色和力度,隨時需要調(diào)整氣息,甚至換氣。美聲在氣息上要求相對嚴格,一個句子中間不可以間隔,需要完整唱出一個完整句子之后才可以換氣,并保證氣息的飽滿和深沉。
(三)美聲唱法審美原則及其中國本土歌曲的結合問題
美聲唱法的審美原則和中國歌曲不盡相同,應該把共鳴形象和藝術規(guī)格放到一起。美聲唱法更注重的是科學性的訓練和方法、技巧,不少人在學習美聲一段時間之后,試著用美聲的方法演唱中國作品,就會出現(xiàn)過分注重美聲的技巧現(xiàn)象,忽視了中國聲樂“本土化”的演唱處理和技巧展現(xiàn),忽視了作品本身的風格。另外,加之演唱者自身的特點,讓很多聲樂學習者聲音雷同,并不具有自身的特色和有效的創(chuàng)新。在語言的限制上,不少學習者在學習美聲唱法時,需要模仿國外作品進行發(fā)音,并不是更好地體會發(fā)音的技術。
四、如何用美聲唱法唱好中國歌曲
(一)氣息
在傳統(tǒng)上,美聲的訓練方式是按照意大利語言的元音字母(a/e/i/o/u)或者是根據(jù)輔音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音練習。近幾年來,被大家公認的科學、合理的機制和規(guī)律是保證吸氣的重要性,利用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進行規(guī)律的訓練。力求聲區(qū)的統(tǒng)一和連貫,保證聲音的靈活性和優(yōu)美性。同時,也就可以在無字練習和哼鳴練習中尋找聲音的最高點,構建聲音共鳴形象和美聲演唱“腔”的藝術展現(xiàn)。把喉嚨打開,保持呼吸的狀態(tài),張開兩肋的同時,橫膈膜向下保持,此時就會出現(xiàn)腹部回縮的感覺;與此同時,這種對抗的力量,就是歌唱時候需要支撐的氣息和動力。在利用美聲演唱一些中國歌曲的時候需要強調(diào)歌曲的婉轉悠揚,利用強大的氣息支撐讓更多的受眾者感受到歌曲本身的情感和主要內(nèi)涵,讓大家和演唱者、作者產(chǎn)生一定的共鳴。例如,需要強大氣息支撐的歌曲有《鴻雁》——內(nèi)蒙古民歌,《小河淌水》——云南民歌等。這樣才能體現(xiàn)出民族歌曲那種婉轉和悠揚的感受,吸引受眾的注意力,讓聽眾在情感上感受到歌曲藝術多彩和藝術魅力。
(二)咬字、吐字
我們常常所聽到的理念是“唱好字頭,拉開字腹,收好字尾”。在一定程度上講,美聲唱法更加注重的是音色的圓潤,符合發(fā)聲體系的構建,位置需要靠前,在說話的位置唱歌,把歌詞念清楚,把字頭咬住,歸韻的時候盡量保持咬字頭時的位置,不要為了歸韻破壞咬字的位置,撐著唱,敞著唱。在演唱作品的過程中不要只追求高音、音量,學會控制聲音,做到收放自如。不管是哪國語言,其文字都是元音和輔音兩個因素構建而成,在演唱的過程中,要清晰敏捷,然后快速的釋放,保證連貫性,精確構建韻母并保持其腔體的共鳴,注重字頭,字尾讀音要精確到位,不可含糊其辭,保證讀音地清晰性。在中國字的解決問題上,需要在本質(zhì)上既要符合美聲藝術規(guī)律,還需要不破壞整體的效果,最終達到純正的美聲行腔“腔圓”。俗話說得好:“橘生淮北為橘,生于淮南則為枳?!泵缆暢ㄏ胍谥袊粩喟l(fā)揚光大,并保留中國經(jīng)典有效的歌曲,就應該注重兼收并蓄。
五、總結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毕肜妹缆暢ǔ弥袊枨?,并達到百花齊放的效果。就應該堅持求“精”,保證發(fā)音規(guī)律和咬字的特點,研究兩者之間的契合點。美聲唱法在中國歌曲“本土化”的創(chuàng)新中,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抱著嚴謹?shù)膽B(tài)度,這樣才能讓中國歌曲聲樂派的唱法早點登上世界的殿堂,推動中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參考文獻
[1]范娟.試析聲樂中民族唱法和美聲唱法的區(qū)別[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2]趙晨芳.合理借鑒美聲唱法 科學發(fā)展民族聲樂[J].黃河之聲,2014(12).
[3]滿園春.西方美聲唱法與中國京劇唱腔比較研究[J]. 音樂時空(理論版),2012(07).
[4]曾子銘.淺談如何用美聲唱法唱好中國歌曲[J].大眾文藝,2016(12).
[5]吳蔚.論張權美聲唱法民族化之探索[J].閩江學院學報,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