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少兒合唱活動蓬勃開展,但在童聲合唱的音準訓練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原因引起的音準問題,本文分類別介紹了幾種常見的音準問題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音準;旋律線變化;節(jié)奏;音區(qū)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清澈、透明、和諧的童聲合唱,是人聲中最純凈、最美的聲音,它能把人們帶入真、善、美的境界。那么,一個高水平的童聲合唱隊除必須具備理想的音色、準確的節(jié)奏外,還必須有良好的音準。下面就童聲合唱音準訓練產生的一些問題作專題論述。
一、合唱音準訓練的內容
少年兒童合唱音準訓練首先應該從聽覺上訓練,使每個合唱隊員都具備良好的聽覺和辨別音高的能力,然后唱出聲樂作品中所要求的音高。但在具體音準訓練中往往會出現不同情況:在練唱一段旋律中,一般在歌唱速度緩慢的情況下,大部分學生可以保持音準,但當加快了速度后,這時候就容易出現音不準的情況了。
二、制約合唱音準的各種因素
(一)音準與速度
通常在合唱過程中,如果歌唱作品的速度過快,聲音就容易偏高。出現這樣的情況,大部分原因是在演唱速度較快的作品時演唱者沒時間去辨別和衡量音是否唱準,即使聽出音不準確,還沒有得到調整音樂已經一晃而過了。
(二)音準與節(jié)奏
一般合唱的作品中節(jié)奏越復雜,合唱的音準就越不穩(wěn)定。節(jié)奏越復雜時合唱者不僅需要在保持音準的同時,還必須顧及到復雜的節(jié)奏,容易顧此失彼。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單純地針對學生的聽覺訓練,那么得到的結果肯定是不如人意的。
(三)音準與力度
制約合唱音準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演唱的力度。通常是弱音演唱音準容易穩(wěn)定,各聲部本身與各聲部之間能夠傾聽以及鑒別出相互之間的和聲關系,而且不會使聲帶的張力過度。但用強聲歌唱,聲音則容易偏高。
(四)音準與音區(qū)
合唱的音準與作品的音區(qū)條件也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們從發(fā)聲角度來看,各聲部在各自的中音區(qū)容易控制音準,此時歌唱者的氣息與聲帶的張力容易處于平衡狀態(tài),但是對兩端音區(qū)困難就比較多些。
(五)音準與旋律線
合唱的音準和旋律線的運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兩種情況下對音準有直接的影響,在旋律線條起伏較多,旋律的音程跳動幅度時大時小或圍繞自然音的流暢的波形旋律進行時,音準容易穩(wěn)定。 因為旋律線是由不斷連續(xù)進行著的旋律音程所組成,所以局部旋律音程的音高對整體旋律線的音準有直接影響。
三、合唱音準訓練的方法
針對諸多影響少兒合唱音準的因素,在童聲合唱音準訓練過程中,應采取下列方法。在童聲合唱作品中,如遇到速度較快的片段時,第一步需要讓學生在聽覺上做好準備,以便有時間辨別聲音是否準和及時糾正,這要求我們必須要放慢演唱的速度。放慢演唱的速度可以改變學生心理上的緊張狀態(tài),使得學生的呼吸器官和發(fā)聲器官都得到放松,以便學生能較好地控制音準。合唱者發(fā)音熟練后再回到原來作品所規(guī)定的速度。在作品速度較慢并需要用弱聲演唱時,為了防止聲音偏低,可找出幾個分句或停頓處,注意氣息的支持,可克服聲音偏低的現象。如遇到合唱作品中的復雜節(jié)奏時,要先引導學生仔細分析該片段的節(jié)奏部分。在明確理論后,再放慢速度且練習單純性的節(jié)奏,之后再結合音高用弱聲練唱,最后在熟悉節(jié)奏和音高的基礎上再按照正常速度去加以練習。在演唱力度較強的合唱作品時,可用減弱力度的方式練習,既可以保持聽覺的敏銳又能有精力注意提高聲音位置。聲音準確之后再恢復到強聲。在演唱弱力度時,要有足夠的氣息支持聲音,同時提高聲音位置,必要時可運用循環(huán)呼吸的方法來維持其音高的準確。在兩端音區(qū)的音準訓練中,應克服不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嚴格控制氣息,用合適的力度演唱作品,避免聲音偏高或偏低的傾向。克服由于旋律線變化和復雜音程、變化音程所引起聲音偏低或偏高的現象時,應保持良好的呼吸動作,注意氣息對聲音的支持,放松發(fā)聲器官,用弱聲來練唱復雜音程和變化音程以及積極地起聲,都是克服聲音偏低或偏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上文介紹了不同因素對童聲合唱音準產生的不同影響,并針對不同因素介紹了相應訓練的方法。在實際演唱中,這些因素的產生和存在是同時并存、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只要我們認清影響童聲合唱音準的各種因素,針對不同情況分別按照科學方法訓練,那么,童聲合唱音準訓練的水平就一定能提高。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胡建軍.試論美聲唱法對大眾審美文化的引導意義[J].音樂創(chuàng)作,2017(07):174-175.
作者簡介:張媛媛(1975—),女,中級職稱,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