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勤
[摘 要]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文學體裁,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延續(xù)到了今天,并在每個階段的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但是古詩詞的傳承教育仍然任重而道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厘清古詩詞教學的現(xiàn)狀,探究科學有效的教學對策,是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審慎研究的問題。
[關 鍵 詞]初中語文;古詩詞;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5-8854(2018)05-0104-01
一、教學現(xiàn)狀
(一)以課本為中心
在傳統(tǒng)的以課文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在講古詩詞時,往往過分依賴教師教學用書、參考書等,照本宣科地將古詩詞的思想情感灌輸給學生,追求理解上的全面統(tǒng)一,教學上的整齊劃一,使得課堂教學波瀾不驚。但是學生本應有不同的理解,卻因此而無法表達出來,古詩詞的教學形同半截子工程一樣可惜。長此以往,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和思維的活躍度都會下降。
(二)輕視誦讀教學
初中生已經不算是小孩子了,他們的理解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他們更加具有統(tǒng)一性、紀律性、成熟性,在古詩詞學習中更加重視掌握其中的深層次的思想情感和精神境界以及詩詞的寫作技能,因此,在學生年齡越來越大的狀態(tài)下教師通常會輕視誦讀教學。
(三)忽視課外古詩詞
相比較小學而言,初中語文內容大幅度增加,教學的規(guī)范性、標準性、模板性等都比較強,教學計劃和安排都比較充實,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照本宣科地完成了教學計劃,學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學習任務,比較容易忽視課外古詩詞的閱讀、積累和解析。
二、教學對策
針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教師當探究科學有效的解決對策,以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推進古詩詞文化的傳承。
(一)開展互動
教師應當轉換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充分地在古詩詞教學中開展師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帶動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并保證學生在古詩詞理解上的發(fā)言和表現(xiàn),從而提升教學的活躍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例如在《詩四首》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授古詩以景傳情、情景交融的過程中切入充分的互動。如《歸園田居》,教師可以借此請學生引申出陶淵明的其他有關作品:“我們學過《歸去來兮辭》,哪位同學還記得全文,來給同學們表現(xiàn)一下?”甲同學站起來開始背誦,但是有點卡殼,于是乙同學接著背誦,教師揮手讓甲同學坐下。隨后教師加以稱贊:“甲同學敢為人先,乙同學背得好,我很欣賞。我們現(xiàn)在學的《歸園田居》是系列詩五首中的第三首,第一首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從而引導學生一起讀下去。在《使至塞上》的教學中,教師則可抓住詩中展現(xiàn)的不同角色,請同學們據(jù)此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比如,甲同學自比作者的使者身份,暢想如何將大唐的雄風展示給西域各國;乙同學自比旅人,暢想沿途的山川大漠、黃河落日等磅礴的景象;丙同學更奇妙,自比大雁,聲稱能更快更高更爽地游覽西域世界,引得同學們一片歡笑:“你怎么不自比飛機呀?”等等。通過角色扮演,教學氛圍無比活躍,學生也得以全面掌握了本詩的內容結構,深入理解了本詩的境界,領悟了詩人的豁達情懷。
(二)注重誦讀
誦讀是進行古詩詞深入理解的有效途徑,在誦讀中,學生往往能享受音韻美、情境美,能獲取樸素但又真切的第一感悟、第一創(chuàng)意、第一靈感,這些將引領學生的思維向更深處自然滑去,讓學生的古詩詞學習更入嶄新境界,達到“你是詩人嗎?不是。但我因誦讀而知曉詩人的心情”的教學效果。所以,注重誦讀教學、培養(yǎng)誦讀技巧對古詩詞教學還是十分必要的。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抓住詩中的角色、關鍵性的動詞,在誦讀時注意劃清節(jié)拍、讀出節(jié)奏感,聲情并茂地體會古詩詞“一唱三嘆”的妙義,從而直觀得到藝術的享受。如在集體誦讀崔顥的《黃鶴樓》時,教師可持書在講臺上用形象的舉目四望、看盡蒼茫的動作和神態(tài)表演配合學生的節(jié)奏清晰、韻味十足的誦讀,以讓學生的誦讀更有滋味。朗讀的量和質都達到一定程度后,教師還可組織個人或小組之間的朗誦比賽。
(三)拾慧課外古詩詞
圍繞課本中的古詩詞展開古詩詞教學,可以做好學生的古詩詞啟蒙,使他們掌握基本的古詩詞鑒賞技巧,但古詩詞的體例繁多,數(shù)量更是浩如煙海,課本中的古詩詞仍不足以展現(xiàn)那些時代的風潮、體現(xiàn)傳統(tǒng)古詩詞的深厚的文化底蘊,仍不足以發(fā)散學生古詩詞鑒賞的思維、拓展學生古詩詞鑒賞的視野,對增加學生的古詩詞文化底蘊也猶顯不足。因此,拓展課外古詩詞的閱讀和積累,便成了教師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題中之義。
總之,古詩詞的世界極其寬廣、深邃、有趣,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去深入發(fā)掘古詩詞中的奧秘,去推進古詩詞文化的傳承,去提高初中生的文化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雪芝.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J].神州,2017(9):84.
[2]余西德.淺談初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J]. 中學教學參考,2015(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