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世紀60-70年代,喜歌劇成為了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新體裁。在這個時期的莫扎特創(chuàng)作尤為突出?!顿M加羅的婚禮》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內容所表達的是主人公對愛和自由的向往。本文就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藝術特征進行分析。
【關鍵詞】喜歌?。荒兀毁M加羅的婚禮;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605 【文獻標識碼】A
歌劇具有一定的戲劇性,《費加羅的婚禮》的創(chuàng)作觀念是音樂至上。莫扎特在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突破了以往的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各種風格的詠嘆歌對各種性格的人物性格特征進行刻畫,以戲劇性重唱的形式展開,就各種人物自身的矛盾、語言表達方式與歌劇進行了完美融合。《費加羅的婚禮》內容體現的是對愛的向往和自由的追求,具有積極向上的引導意義,并對社會道德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描述和表達。
一、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創(chuàng)作簡介
莫扎特在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創(chuàng)作中,賦予了作品更多的抒情,使作品所有人物都各具性格特點,在歌劇的整個情節(jié)發(fā)展中始終保持了他們的性格特點。
第一幕,開始是男女兩位主人公的二重唱,一是在為伯爵送給他們的新房進行布置的高興;二是在對自己穿什么樣的嫁妝進行選擇的激動,體現主人公甜美的愛情和他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第二幕,伯爵夫人遭受著內心的煎熬,她希望伯爵可以回心轉意。曲調細膩,委婉,意味深長。還出現了凱魯比諾唱給伯爵夫人和蘇珊娜的一首詠嘆調,輕松的旋律令人神往。這一幕充滿了戲劇性,一波三折,扣人心弦。
第三幕,出現的是伯爵為了阻止兩位主人公的婚禮,費盡了心思。一首詠嘆調把他的陰險狡詐和蠻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一幕出現的伯爵夫人的第二首詠嘆調所展現的是伯爵夫人對她和丈夫以往生活的回憶,也希望通過自己的真情感化丈夫的復雜心情。還有一首重唱是對伯爵夫人和蘇珊娜揭露伯爵丑陋行為的這一大膽行為的描述。
第四幕,到了晚上,一切都在安排中,經過三位主人公一番驚險的較量后,伯爵承認了錯誤并得到了大家的原諒,以一首七重唱結束。
二、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藝術特征
(一)《費加羅的婚禮》內容的現實性
莫扎特的作品都選擇具有現實意義的題材,《費加羅的婚禮》歌劇題材是取于博馬舍的話劇。博馬舍的話劇具有17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夕各階級的對立意識,王室覺得博馬舍的歌劇帶有一定的政治傾向,好像是在嘲笑和玩弄一切圣神的事物?!顿M加羅的婚禮》主人公費加羅在階級對立時期出身,應屬于三等平民。莫扎特的人生經歷與大主教決裂,使他領悟到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對立。但身為一個歌劇音樂家更加注重的是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和他們之間的人物關系,并用音樂的形式重新賦予他們鮮活的生命,用歌劇和音樂的形式塑造出敢于追求自由、獨立和解放的人物思想。對古典主義時期階級對立的現實進行抨擊,進而對作者自己的現實生活進行了映射。
(二)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演繹的戲劇性
莫扎特創(chuàng)作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時運用了交響樂的寫作技巧,強調主題與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用重唱凸顯其戲劇性。在演唱《費加羅的婚禮》的過程中有兩個主題,第一部分主題幽默詼諧,對即將到來的戲劇性內容做了一定的鋪墊;第二部分主題的內容大體是非常樂觀的,在旋律上運行重唱凸顯出一定的緊張和不安,最后對所有的主題進行了重復,回到了原來的主調上面,在歡樂的氛圍中結束。在對劇中的戲劇性進行演繹時,莫扎特運用重唱對劇中人物矛盾進行演繹,比如用詠嘆調和敘述調對劇中事件進行演唱,凸顯了更加強烈的戲劇性效果。[1]
(三)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曲式結構的復雜性和獨特性
莫扎特在創(chuàng)作《費加羅的婚禮》的時候對曲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運用了交響樂的奏鳴曲式結構,極大地發(fā)揮了其本身的戲劇性效果,展現了莫扎特獨特的音樂風格。在《費加羅的婚禮》中運用了交響樂輕快明了地展現了這部劇輕松愉快的節(jié)奏。這段充滿活力的音樂具有完整和獨立的特點。《費加羅的婚禮》這部劇既可以脫離歌劇獨立進行演奏,又可以集音樂與歌劇于一體進行演奏,逐漸成為音樂界人士深受喜愛的曲目。[2]《費加羅的婚禮》曲式結構沒有從歌劇的主題上直接進行取材,但與歌劇還是有一定的聯(lián)系。剛開始演奏時,用小提琴奏出的第一部分的主題詼諧幽默且速度極快,好像急促的私下低語,然后轉由木管樂器進行詠嘆唱,力度漸強,接下來是全樂隊最剛勁有力的演奏,表現出勇往直前的氣勢;第二部分主題帶有明顯的抒情性和歡快性,由抒情化為勝利的號角,旋律優(yōu)美,輕快中帶有一點譏諷嘲笑;最后全曲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歌劇的曲式結構要同歌劇保持一定的聯(lián)系,但莫扎特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曲式結構同歌劇本身并沒有主題上的聯(lián)系。在歌劇中音樂的體現形式多種多樣,但音調的結構非常復雜,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歌劇節(jié)奏緊湊,速度輕快,具有一定的獨特性,促進歌劇向戲劇性的方向發(fā)展。
(四)歌劇《費加羅的婚禮》聲樂表現形式的多樣性
音樂是人類感情的一種體現形式,在《費加羅的婚禮》中,莫扎特對音樂的各種展現形式和創(chuàng)作手法進行了充分調動和運用,將音樂不同形式的展現貫穿到整部作品當中,突出劇中不同人物鮮明的性格特點。運用新的音樂語言形式展現,使內容更加通俗易懂,更容易被觀眾接受,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劇中每一個人物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具有一定的音樂分量,在對各人物角色進行詮釋的時候大多采用男高音進行演唱,使各人物的特征更加鮮明。莫扎特在這部劇中大量運用了詠嘆調和重唱,詠嘆調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重唱對各人物形象特征的刻畫有一定的描繪作用。對于三個主人公費加羅、蘇珊娜、阿瑪維瓦伯爵的詠嘆調雖然表現風格不同,但表達內容清晰。重唱作為莫扎特歌劇中對人物矛盾展現的形式,不管其中的人物關系和情感紛爭多么復雜,都用重唱的形式表現得淋漓盡致。[3]
(五)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美學特征
莫扎特的作品中有對愛的流露,證明他有一個充滿愛的靈魂;有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說明他有笑對一切苦難的勇敢。愛和勇敢是一個天才的靈魂。在《費加羅的婚禮》中,主人公蘇珊娜的嘆詠調《美妙的時刻即將來臨》,充分展現了莫扎特內心純潔的愛。莫扎特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是其對生命的一種肯定,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生活中帶給他的一切困難和苦楚他都會用音樂去化解,莫扎特的作品展現的一直都是一種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4]。我們欣賞莫扎特的音樂,可以從中感受到他的陽光和純潔的愛,這就是莫扎特,也是他的音樂。在莫扎特的筆下越是簡單的音符,聽起來越發(fā)有感觸。
三、結束語
莫扎特歌劇的創(chuàng)作以重唱展現其戲劇性,將音樂的結構和內容進行完美融合,將人性的美用歌劇人物進行展現的創(chuàng)作方式對那個年代的音樂界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震撼,對于今天學習音樂創(chuàng)作的我們,更是值得研究和學習的佳作。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喜歌劇既有優(yōu)美的旋律,又有對人物感情細膩的描寫,對人物特征深刻的分析。積極向上,追求自由,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是莫扎特的戲劇創(chuàng)作風格,更是他性格的真實寫照。
參考文獻
[1]張露.試論《費加羅的婚禮》的藝術特征[J].內蒙古藝術,2015(01):10-11.
[2]宋春婷.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藝術美學特征[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8):185-187.
[3]賈娟娟.淺析歌劇《費加羅的婚禮》的藝術特點[J].瓊州學院學報,2011(03):102-103.
[4]侯富春.莫扎特和他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J].黃河之聲,2009(06):112.
作者簡介:王丹(1985—),女,漢族,湖南漢壽人,現工作于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聲樂表演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