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教學藝術的審美特征,表現(xiàn)為教學內(nèi)容美、教學勞動形態(tài)美和教學技巧的美。創(chuàng)設良好的審美情境,要使學生情感誘發(fā)、深入、升華,選擇感染法、鑒賞法等恰當?shù)膶徝婪绞健?/p>
【關鍵詞】低技工語文;教學;美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語文教學的過程就是審美的過程,教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看成是多種角色的自然綜合。這些角色與教學美具體內(nèi)容的對應聯(lián)系,恰好可以揭示語文教學藝術的審美個性,如:教學內(nèi)容的美、教學勞動形態(tài)的美、教學技巧的美。
一、創(chuàng)設良好的審美情境
(一)情感的誘發(fā)
在設計審美情境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對象作為審美中介,促使學生由日常心理狀態(tài)向?qū)徝佬睦頎顟B(tài)轉(zhuǎn)換。以誘發(fā)情感的工具來區(qū)別。
(二)情感的深入
隨著審美對象的引入,審美的情感也有一個由不定而具體、由模糊而清晰、由外而內(nèi)、由淺入深的過程。教師的主導作用往往可以加速這個過程,可取的方法如:拓開深入法、梳理線索法、體味揣摩法、比較深入法等。
(三)情感的升華
1.由點而面拓寬法。根據(jù)課文敘寫的具體的人和事,由點及面,把審美情感導向更廣泛的范圍,從而在廣度上求深度,達到情感和認識的深化,可稱為由點而面拓寬法。這里的面可以是諸多方面的。
2.由表及里推導法。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從事情到事理,在感情波瀾的起伏中使理性的思維拾級而上,這是升華的基本方法。
二、選擇恰當?shù)膶徝婪绞?/p>
(一)感染法
1.形象感染法。包括:實物形象,即生活本身實實在在的形象。模擬形象、圖片形象,即語文教材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插圖,合理地運用這些插圖,可以培養(yǎng)其觀察、想象等能力,圖文并用,也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文意的感染力。間接形象,語文和語文教學的特點,都決定了在語文學科的美育活動中,完全依賴直觀可感的形象來體現(xiàn)形象化原則,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沒有必要的。因此,應當重視以語言來描繪構造間接的虛化形象。有時老師的描述使學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歷其境,就在于這種虛化形象成功的營構。
我們更應提倡從內(nèi)容入手,注意抓住人物形象或擬人化的藝術形象。一是人格美。用人物形象的高尚的道德情操熏陶感染學生。把握形象的人格美,并引導學生識乎此,有助于實現(xiàn)以美儲善的美育功能。我們教學時因文設法,或圖文并用,或“入境”體驗,或動情描繪,或引發(fā)遐思,由美而真、而善,是可以發(fā)揮其感染熏陶作用的。二是感情美。以情動情,人物形象的感情美的感染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由語文教材本身的德育功能所決定,人物感情的“善”即“合目的性”是站得住腳的,我們要把握的主要是:真摯性。真情才能動人,因此要注意循著人物性格的走向去體會真情。三是外形美。首先是指人物形象本身美的外形,這自然是秀外慧中,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得以統(tǒng)一的。其次是指不管以什么方式摹寫人物,都要注意人物外形的逼真美,因為外形的“誤差”必然會造成欣賞過程中感情的誤差。
2.情境感染法。生活情境:比如在說寫訓練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引進生活的情境,使學生在受到感染后產(chǎn)生一吐為快的欲望;教學情境:指在教學課文過程中,因文設境,強化氛圍;語言情境:通過教師對課文背景材料的生動描繪,把學生引入課文的情境。
(二)鑒賞法
1.語言的鑒賞。在教學過程中,誦讀、體味、推敲、比較,都是訓練語言的靈敏感覺、鑒賞語言的精妙之處的可行之法。
一是立體美。說到立體,人們首先會想到雕塑。雕塑可以用直接的物體造型存在于空間當中,你不僅可以看,還可以去觸摸。在大理石之中,在突出的棱角之中,生活的面貌有形有色。相對于此,語言塑造形象則必然是間接的。但努力追求,語言的“魔力”也可以變幻出形象,可以取得雕塑般的立體感,造出語言的塑像。
二是暗示美。文字,作為信息符號或信息系統(tǒng),有兩種主要的功能:其一,說明意義,即指示性;其二,啟發(fā)作用,即暗示性。語言的暗示性使其內(nèi)涵具有伸縮性和延展性,加大了作品的容量,平添了作品的韻致,在鑒賞時應予留意。
三是色彩美。有助于豐富他們的感受。
四是音樂美。這首先表現(xiàn)在語言的節(jié)奏感上。
2.意境的鑒賞。意境是文學作品中作者的情與物象的形、神融為一體的藝術境界。把握意境的特點,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往往要顧及整體的審美效果。進入意境的天地,鑒賞意境,自然是“入境始與親”,這種“入”在于功夫,而此功夫應看作是認真的態(tài)度和嫻熟的技巧的融合。意境在某種程度上都是虛與實的融合,完成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文學作品中的意境不能離開讀者的審美聯(lián)想和想象而存在。
3.技巧的鑒賞。寫作技巧的成功運用是構成作品美的形態(tài)的重要因素。語文教材具有一定的典范性,技巧美鑒賞的內(nèi)容是相當豐富的。在鑒賞過程中,我們應加強兩點:一是把握文章中技巧運用的特色;二是把技巧的運用與其美感效果聯(lián)系起來。前者是強調(diào)在共性與個性之間重點抓個性美,后者則要求把做法與效果聯(lián)系起來,從效果美中見技巧美。
參考文獻
[1]王顯槐.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導論[M].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韓云峰,女,1970年生,黑龍江七臺河人,講師,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