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冬
【摘要】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在教學方法上和評價機制上逐步完善,讓語文課程真正成為教書育人的實用課程。高中語文教師要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使語文課堂更加活躍、生動,擺脫過去那種枯燥、沉悶的教學狀況。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廣和深入,新的教育理念逐漸被教師們運用于教學實踐。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執(zhí)行者和引導者,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高中語文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新課程標準尤其強調其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也就是說,高中語文課堂已不再只是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應包括人文教育,注重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精神方面的熏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至關重要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知識的傳授是首要的,甚至一切服務于學生的高考成績,“教師講、學生聽”式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普遍存在。而新課程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要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給予充分的重視,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的促進下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轉變在教學活動中的角色,由傳統(tǒng)教學法中的“主導者”變?yōu)閷W生學習活動的“促進者”“引導者”,以亦師亦友的身份和學生進行平等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要適當放下架子,多參與學生的談論活動,聆聽學生的見解,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公平、開放的課堂學習氛圍。
(二)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發(fā)表自己的獨到看法,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自覺養(yǎng)成自主學習、思維的良好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讓學生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同時,給學生適當的主動權,讓學生選擇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重點探究,在探究中尋找答案和方法。在教授某一內容時,還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感受學習語文的樂趣。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之下,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和效率都將得到極大的提升。
二、優(yōu)化教學設計,落實“三個維度”的教學目的
(一)細致研究教材,適當拓展知識
優(yōu)化教學設計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必要手段,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法比較側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對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和方法,以及情感、價值、態(tài)度等精神方面的培養(yǎng)較為忽視。新課程標準強調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傳授,還要重視人文教育,注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要在課前對教材進行細致的研究,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開發(fā)和拓展課程資源。根據教學內容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并在教材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擴充,收集更多的有用的信息,確保學生可以有效學到更多的知識。
(二)精心預設教學方案,注重課堂的靈活性
新課程標準強調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意識、自主探究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精心預設教學方案,二是要注重課堂的靈活性。在設計教案時,要抱有一種開放的意識,除了要將教學內容囊括進去之外,還應預設在實際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富于挑戰(zhàn)性和針對性的教學情況,并預設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使課堂氛圍更加靈活。例如在教授《羅密歐與朱麗葉》時,由于文章的主題隱藏得比較深,值得深度挖掘,因此,教師可先預設幾個問題:(1)本文的基調是什么?(2)你如何看待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悲?。浚?)談談你認為的莎士比亞的作品的共同特征?。(4)分析小說的劇情和人物語言,談談其主要矛盾沖突與小說的主題有怎樣的聯系。學生通過對這些預設問題的思考,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就更有目的性,且能邊讀邊思考,在尋找答案的同時啟發(fā)自己的思維,從而逐步提高自身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在知識技能上有所提高,在情感價值態(tài)度上也受到積極的影響。
三、采用更加科學、客觀的評價機制,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評價是為了及時地檢驗教學效果,并在接下來的教學中加以改善,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過去的教學評價比較注重學生考試分數,而科學、客觀的評價機制則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要求??茖W、客觀的教學評價機制,更加注重以評價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對學習方法和策略進行改善。首先,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以及反思問題的能力,可以非常直觀地體現出來,教師應將學生的課堂表現納入評價體系,并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價值態(tài)度的表現進行合理的評價,即將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內容進行有機的結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在批改學生的課后作業(yè)時,教師還可以對學生們出現的典型錯誤進行分析,然后在課堂教學中進行集中講解,帶領學生對這種典型錯誤進行歸納分析,使學生和老師一起來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典型錯誤。另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就彼此的學習情況進行互評,發(fā)現對方的閃光點,糾正自己有待改進的地方,從而提升學生們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
四、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標準之下,高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優(yōu)化教學設計,落實“三個維度”的教學目的,采用更加科學、客觀的評價機制,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