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柴小藝 王寧
摘 要:伴隨世界各國經貿活動往來日益頻繁,對外匯儲備規(guī)??刂铺岢龈叩囊蟆L貏e近年來外匯幣種存在風險問題,均可能影響儲備比重整體收益率,需通過幣種結構的調整降低風險。本次研究將對中國外匯儲備比重結構估計,提出最優(yōu)外匯儲備比重結構調整與具體的優(yōu)化建議。
關鍵詞:中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優(yōu)化調整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12-0086-01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2.6 文獻標志碼:A
1 中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估計
本次研究主要從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在外債結構方面,自改革開放后,我國外債量極大,相關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017年末,我國負債率為14%,債務率為71%,償債率為7%,短期外債與外匯儲備的比例為35%,雖然上述指標均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但仍需注意在外債幣種結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上保持一致。再如貿易結構方面,近年來我國對外貿易中,結算貨幣仍以美元居多,但在日本、歐元區(qū)與中國貿易加深后,日元、歐元所占比重也逐漸增加。另外,有研究資料中,從匯率制度安排角度出發(fā),對貨幣權重進行估計,發(fā)現(xiàn)貨幣權重分配以美元居高,次之為日元,隨后為歐元,最后以英鎊與其他貨幣為主。通過這些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特點表現(xiàn),均要求做好幣種結構的調整[1]。
2 最優(yōu)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調整
2.1 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影響因素分析
從外匯儲備規(guī)???,一般在規(guī)模較小情況下,外匯儲備應在流動性上適當提高。假若外匯儲備規(guī)模較大,為滿足穩(wěn)定匯率、支付外債本息以及收支差額的彌補等要求,此時更應注重以風險控制為前提,實現(xiàn)收益最大化。結合研究資料中提及的特里芬比例分析法,提出在外匯儲備控制中,要求與3個月進口資金需求相吻合。考慮到我國在進口需求方面,以大宗商品如鐵礦石、石油等為主,所以將進口需求調整為5個月。由于外匯儲備在很大程度上對外匯市場有干預影響,所以應在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調整中充分結合匯率情況、外債結構以及貿易結構,使外匯儲備管理效率上不斷提升。
2.2 確定幣種結構
根據(jù)上述分析中,能夠發(fā)現(xiàn)幣種權重的確定應充分結合匯率安排、外債結構、貿易結構以及收益性等。結合國際貿易環(huán)境,在外匯幣種結構調整中,在美元權重上應減持下調,歐元權重增加,日元與其他如英鎊等幣種適當增加,這是調整的主要方向[2]。
3 外匯儲備幣種結構優(yōu)化建議
3.1 外匯儲備中美元比重的適當降低,歐元比重適當提高
在進行外匯儲備管理中,應注重做到收益性、流動性與安全性的平衡。首先應注意在美元比重上適度降低。次貸危機后,加之貿易關稅等多方面問題影響,并且美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上放寬,增加了政府赤字問題,這些均使美元幣值、信用被波及,這就要求我國在外匯儲備結構調整中,在美元上減持。減持應做到漸進式開展,并注意在國債比重上降低,而公司債券、股權投資等比重適度提高,保證收益率,這對于持有美元機會成本的降低有重要作用。從歐元區(qū)國家發(fā)展情況看,經濟實力強勁,同時在外債比例、通貨膨脹等方面提出較多嚴格控制措施,這反映出歐元幣值穩(wěn)定性將得到保障,且近年來中國在貿易往來方面與歐元區(qū)國家更加密切,因此,中國在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調整中,考慮在法國、德國歐元資產上增持,這樣既能做到幣種的多元化,且使外匯儲備中歐元資產的安全性得到提高。
3.2 黃金、英鎊與日元權重的增加
作為國際貨幣主要類型,日元、英鎊在外貿結算中也占有極大比重,尤其我國在英鎊與日元國債持有量上均較大,所以在日元、英鎊幣種比重增加下有一定意義。同時,通過資產分散化,在應對歐元儲備、美元儲備損失風險中,也能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近年來黃金價格保持穩(wěn)中上升,所以黃金儲備可視為一種保值手段。
結束語
外匯儲備幣種結構的調整是我國外匯儲備管理中需注意的主要問題。實際做外匯儲備幣種結構調整中,應正確認識外匯儲備增長如同雙刃劍,有優(yōu)勢與風險,若未能有效控制,可能產生諸多問題。從外匯儲備貨幣結構調整方向看,應結合影響貨幣權重的因素,明確具體的幣種結構優(yōu)化調整方案,如外匯儲備中美元儲備的適當降低、歐元比重的適當增加,且考慮黃金、英鎊與日元權重的增加,這樣才可保證我國外匯儲備幣種結構更加合理,控制外匯儲備貶值風險及其帶來的其他風險問題。
參考文獻:
[1]羅素梅,周光友,曾瑤.金融安全、國家利益與外匯儲備優(yōu)化管理[J].管理科學學報,2017,20(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