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健
摘 要:高校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同社會體育銜接的橋梁,是高校學生體育能力掌握與增強的最佳階段,同時在高校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方面發(fā)揮極著為重要的作用。高校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是當前體育教育改革中一定要充分關注且落實到實處的工作任務。本文對在終身體育概念、高校體育專項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方面具體方法進行了較為深入與全面的探討。
關鍵詞:高校 體育專項教學 大學生 終身體育意識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c)-0004-02
當前,信息化技術以及科技水平在我國的迅猛發(fā)展使得社會諸多方面都出現(xiàn)了明顯改變,包括生活環(huán)境、知識結構、人才結構、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隨著這些方面的改變,社會經濟發(fā)展所需的人才素質水平也在提升。只有全面發(fā)展的高校畢業(yè)生才能夠在當前社會中充分發(fā)揮自身價值,其中也必要涉及生理層面。一直以來,身體健康素質都是企業(yè)招錄人才的一項主要關注項目。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大學是其最后的求學生涯,馬上就要開展社會生活。在這個重要的過渡期,高校如何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進行有效、合理且科學的培養(yǎng),是包括高職院校在內的每所高校體育教育人員一定要關注且對其開展深入研究的課題。在這個階段,校方以及相關教師應通過積極努力,加大力度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意識,引導學生對體育運動的價值加以準確認知,使學生養(yǎng)成體育學習與活動的能力與興趣,以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對其終身體育的保持發(fā)揮積極作用。
1 終身體育的概念
終身體育及其概念產生于20世紀中后期。可將終身體育簡單理解為:人類個體終身接受體育教育以及開展身體運動。此涵義涉及兩方面內容:第一,人類個體在整個生命周期中都始終存在學習、從事身體鍛煉的行為,在整個一生中對于體育有著明確的目的性,將體育視作貫穿整個生命必不可少的關鍵構成。第二,基于終身體育意識的指引,將體育的整體化、體系化視作目標,是人類個體于自身各階段、各生活領域內提供開展體育鍛煉機會的實踐過程。終身體育作為一類生活方式,其對于個體與社會均存在積極影響。
對于高校而言,在學生的整個體育教育中,高校體育專項教學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其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起著關鍵作用。故而,高校應明確體育教育主旨,即幫助學生養(yǎng)成終身開展體育鍛煉的習慣以及能力,同時幫助學生準確認知與徹底領會終身體育的相關理論以及方法。
2 高校體育專項教學培養(yǎng)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具體途徑
2.1 重視和加強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理論教育
大學生在小學、初中以及高中階段就已經接觸體育課程,但目前大學生只了解基本的體育訓練動作,而不了解體育理論知識,所以部分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了解僅僅限于表象,而不知道體育課程的真正價值。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基礎知識的教育,讓學生了解體育技術動作的知識原理,了解鍛煉方式和訓練方式的知識理論,讓學生形成正確的訓練觀和體育觀,而不是盲目地進行體育訓練。而且也應當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學?,F(xiàn)有的宣傳資源,不斷宣傳體育運動的益處,如校園廣播、校內刊物、論壇會議等,通過切實可行的宣傳手段,讓學生了解定期訓練和體育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體育鍛煉的基礎知識,讓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訓練中,即使沒有體育課程也日常進行體育訓練,提高大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
2.2 積極培養(yǎng)大學生的體育興趣
第一,加強教育宣傳。一方面應當在學校教學課程中加入體育知識理論教育課程,讓學生了解鍛煉的好處和價值,不需要任何強制性措施學生就會自愿進行日常鍛煉;另一方面,需要幫助學生明確體育鍛煉的目標和方向,朝著目標不斷努力。第二,教師應當嘗試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和訓練手法,生動有趣的課程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現(xiàn)有體育教材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訓練需求和愛好方向確定學校體育教學內容,讓全體師生都能參與到體育訓練中。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建立興趣小組,按照不同小組內學生的個人專長和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在進行體育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實踐成果,根據(jù)學?,F(xiàn)有的體育資源確定教學課程,通過日常訓練鞏固理論知識,只有將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技能,才能鞏固學生的興趣愛好。只有持續(xù)接觸某種課程,才能讓學生認同體育教學的價值,認真記憶和積極學習體育理論知識,重視日常訓練。
2.3 校方應積極轉變體育教育觀念
目前高校強調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校體育教學宗旨是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秉承“健康第一”的原則,希望通過高校體育課程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夠面對未來的學習工作壓力,才能夠承受住各種各樣的挑戰(zhàn),才能夠積極面對生活。因此,高校體育課程的辦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養(yǎng)成自覺鍛煉、定期鍛煉的良好習慣,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應當明確體育教學方向,同時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將體育教育良好地融合到學生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將身體健康作為終身目標,通過培養(yǎng)正確的體育意識,提高個人身體素質。現(xiàn)階段可以利用學?,F(xiàn)有的宣傳資源,如黑板報、校園期刊、網絡廣播等,宣傳體育鍛煉和體育理論知識的重要性,讓學生能夠自覺參與到體育訓練中,能夠充分意識到終身健康的益處。同時對體育有著準確、全面的認知,同時愛好體育,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終身體育的習慣與意識。
2.4 優(yōu)化學校的體育硬件基礎建設
高職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課程時,需要提供充足的體育教學資源,向全體學生普及終生健康的重要性,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和訓練觀。筆者在研究調查眾多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資源后,發(fā)現(xiàn)部分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資源遠遠無法滿足在校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很多在校學生想要鍛煉但無處可去,甚至需要花錢去校園外的健身場所,部分高職院校提供有償?shù)捏w育訓練資源,學生除了日常體育教學課程外,不能隨意使用學校的運動場館以及教育器材,若學生想要租借或使用場地器材,需要額外收取費用,只有運動隊或在職員工能夠免費使用場地設施,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減弱了學生的訓練鍛煉熱情,很多學生即使想要鍛煉,也缺乏必要的體育場館和設施。所以為了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教學成果,各高職院校需要提供充足的體育教學資源,改善現(xiàn)有的體育場館設施,不斷更新體育教學器材,改善現(xiàn)有的管理體制,為學生提供免費開放的訓練場所,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進行體育鍛煉,可以使用校園提供的鍛煉器材,校園成為學生學習鍛煉的場所,培養(yǎng)學生定期鍛煉、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樹立終身鍛煉意識。
參考文獻
[1] 林鋒.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策略與方法[J].湖北體育科技,2010,29(1):15-16.
[2] 趙鵬東.論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培養(yǎng)之途徑[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5,17(4):157-160.
[3]敬忠強.學校體育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