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煥偉
摘 要: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的主要意義,接著分析了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應用路徑。
關鍵詞:初中體育 主動參與 應用路徑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2(b)-0098-02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教育領域刮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之風。在這股教育改革的浪潮之中,初中體育教學首當其沖。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之下,初中體育教師完全不顧學生的切身感受,將本該生機勃勃的體育教學硬生生地變成了填鴨式、灌輸式教學的“主戰(zhàn)場”。在這樣的背景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十分重要,也是每一個業(yè)界有識之士應該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1 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教學中的主要意義
在初中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具有十分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全面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與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新課改背景下,學生主動參與、全面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被無限放大,學生可親自參與到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并在整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的成長十分有益。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全面鍛煉自己,并逐步摸索到適合自己且對自己真正有用的學習方法。
第二,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正處于身體和心理都快速發(fā)育的關鍵年齡。此時他們好奇心爆棚,參與欲極強。教師正好順勢而為而非對其加以阻攔。順著學生的天性讓其真正參與到整個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去,親自去體會、去領略蘊含于其中的酸甜苦辣。同時,也只有自己親身參與之后,得到的成績和收獲才真正與眾不同。
第三,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初中體育教學中還能全面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感受體育學習的樂趣。主動學習的學習成效明顯優(yōu)于被動學習的學習成效。因此,主動參與的重要性更加重要。
第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并逐漸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好習慣。在全面健身、全民鍛煉時代背景之下,初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參與到各種體育鍛煉中去,并在此過程中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養(yǎng)成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最終成長為一個身心健康的綜合性人才。
2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2.1 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較差
縱觀現(xiàn)如今的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學生能夠真正主動參與教學其中的人數(shù)少之又少,就算有學生愿意參與,大都抱著心不甘、情不愿的被動情緒。抱著這種被動的情緒進行學習,體育教學的參與性形同虛設。同時,一些體育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采取多年不變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學生換了一屆又一屆,教學方法卻始終是“新瓶裝老酒”,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之下,要想提升學生的參與性猶如“癡人說夢”而已。近年來,雖然已經(jīng)有不少的教師在教學中嘗試著使用具有參與性的教學方法,但是歸根結底其仍然沒有真正領略到主動參與學習的精髓所在,“主動參與”最終淪為看上去很美的“空中樓閣”。
2.2 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陳舊乏味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阻礙學生主動參與的另外一大癥結在于教學內容的陳舊乏味。單一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提不起丁點興趣,真正能夠達到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可謂是鳳毛麟角。此外,教師使用的評價方式也嚴重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應試成績是考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成績好就代表著一切都好,成績一旦不理想對學生所有評價都變得“一文不值”。很顯然,機械且生硬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雙管齊下”,最終使學生的主動參與性降低。
2.3 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有效彰顯
現(xiàn)如今不少初中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過于主觀,不愿意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也與主動參與的教學宗旨背道而馳。在這種教學背景下,教師往往都是“一家獨大”“一家之言”,對于學生的需求完全置若罔聞。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過分關注動作的分析和講解,對于學生的參與性則顯得重視程度不夠。久而久之,學生原本剛剛萌發(fā)的主動參與欲也被消磨殆盡。
例如,教師在開展體育練習課的過程中,不少教師習慣于強勢地控制學生的動作,學生僅僅需要按照教師的要求被動完成各項動作即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完全得不到彰顯。
3 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應用路徑
3.1 全面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全面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該靈活多變,宗旨就是要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參與性。例如,教師在進行籃球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的方式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被安排了相應的學習任務,大家在分別學習了之后進行匯總學習。每個學生帶著自己學習的動作到小組中充當其他組員的“小老師”,學生互相教授的方法既能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又能全面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學生的主動參與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完全當“甩手掌柜”,適時且適當?shù)妮o助和引導能夠幫助學生把握住學習的主要脈絡,又能夠將學習的方向和內容保持在可控范圍內。
3.2 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全面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初中體育教學參與度低、學生主動性差的另外一個癥結就是教學內容的單一陳舊。因此,拓展和豐富教學內容是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一大有效“利器”。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在教學中采取游戲教學法無疑是一個不錯選擇。
例如,教師在進行跑步教學訓練的時候就可以將游戲的元素融入其中。接力賽跑、龜兔賽跑等游戲方式的加入能夠讓教學呈現(xiàn)出與眾不同的新氣象。這種趣味性內容的加入極大豐富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內涵和外延,讓學生在自覺自愿的情況下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既放松了學生的身心,又提升了教學的有效性,可謂一舉兩得。
3.3 在教學中突出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對體育教學而言,與之相對應的互動性和雙向性是學科本身所具有的特點。在體育教學中,“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十分微妙,教師只要控制恰當,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就會得到全面激發(fā)。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事先讓學生對課堂上將要學習的動作內容做一個簡要的預習,通過預習環(huán)節(jié),學生對于基本動作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教師在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時就會變得得心應手。這個預習的環(huán)節(jié)看上去不起眼,實際就是提升學生主體性地位的第一步。
此后,教師還可以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來全面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對于一些學習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安排一些難度較大的內容進行學習,而剩余的那部分學生就在自己能勝任的范圍內選擇性地完成附加教學內容即可。在分層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全面彰顯,學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學習內容,并與教師進行互動性的溝通交流,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變得水到渠成。
4 結語
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任重而道遠。初中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安排等合理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以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中全面參與體育學習,并逐漸體會到主動參與學習的樂趣和快感。
參考文獻
[1] 姚艷麗.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求知導刊,2015(21):126.
[2] 沈蓮春.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科技資訊,2015(14):172.
[3] 王蕾,茍騫詩.試析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7):79-80.
[4] 李忠.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4):190.
[5] 陳魯.關于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策略探討[J]. 小作家選刊,2015(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