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琦
一、樂隊成員合作意識不強
合作能力是管樂團合奏當中應具有的核心力量。團隊協(xié)作意識從表面意義上理解是指團隊中所有人齊心合力共同合作的意識能力。在管樂合奏團隊當中以及其它形式的樂隊當中,同團隊的演奏演員需要互相合作。同時管樂隊之間的配合要追求整體統(tǒng)一的標準,演奏者之間也應是統(tǒng)一協(xié)調的,不能出現(xiàn)濫竽充數(shù)的現(xiàn)象以及“唯一個人技能獨尊”的現(xiàn)象,這也使得在訓練中能夠培養(yǎng)演奏者的個人團隊意識。如果在管樂團隊中一些演奏者不能完整的配合群體,一味的追求個人演奏方式,來突出自己的技藝能力,是堅決不能允許的。對于這些人,我們要讓他們學會聆聽他人的意見。其中聽是指聽取別人的聲音情況,聽樂器的弦聲,如果能夠區(qū)分出音樂的主要旋律,就能分辨出自己所擔任的職責情況,也對于任務的重要與否有著正確的判斷能力,這些都需要演奏者認真立聆聽,對于合格的演奏者來講這也是極為重要的。本文所論述的聽是指聆聽其它演奏手的演奏,只有具備主動的聆聽能力,才能夠嘉慶樂隊成員之間的合作意識,從而融入到樂隊團體當中。只要演奏者能做到這一方式,其團隊合作能力意識就有所加強。
二、對管樂合奏中聲部平衡重要性認識不足
所謂聲部平衡,是指所有演奏演員在演奏時對整體音量的平衡度把握情況。如果團隊之中沒有人因為追求自己的能力而特別表現(xiàn)自我,這就需要樂隊展現(xiàn)和全體演奏員之間互相督促。我們都說學音樂的人都有極強的表現(xiàn)自我欲望能力,這是學習樂器養(yǎng)成的習慣,也可以稱作為音樂藝術工作這所必備的潛能力,是表演所必備的個人素質。但我們對演奏要求是聲部平衡的綜合美,如何一個人只要求突顯個人技能而忽略整體性表演,這樣不是一個合格的演奏者。我們的音樂是體現(xiàn)整體效果,這樣需要我們認識管樂合奏中聲部平衡的重要性。對于一名合格的管弦演奏者來講,首先要學會降低自己的聲音量,要與其它樂器的聲音相統(tǒng)一,只有做好這種方式才能夠保持樂隊團體的聲部平衡;對于擊打樂器的演奏者來講,更應該要求自己做到這一要點,不能總讓自己感到優(yōu)越感,更應該考慮聲部平衡的重要性。
三、對于管樂合奏當中音色準確的把握
對于音色準確度的把握越來越受更多演奏指揮者和奏樂團隊成員的注重。關于樂器音色的準確度主要是指各種音色的程度效果觀念西是否具有準確程度,而在音樂演奏團當中是由不同樂器同時演奏而成,這就會使音色與音色之間出現(xiàn)是否一致的現(xiàn)象。我們大多習慣在樂團演奏前進行音色核準,但是這種方式必不能夠完全找到準確的音色標準。如果想要找到準確的音色,將是一項復雜的項目內容。我覺得要達到較高的音色準確標準,應該注意如下幾個問題:一是演奏演員要學會聆聽,可以通過電子音樂器材來幫組自己調整準確的音準,這樣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聽力能力,但我們不能對此產(chǎn)生較強的依存性,還需要自己來分辨自己的獨奏音準;二是演奏演員要具有好的氣息,這是運用準確音色的標準,當有了較好的氣息時音色的準確度就有了更好的把握。這些是需要平時多加訓練,才能夠養(yǎng)成的,更要勤加練習;三是演奏演員在調準音色時應該對樂器進行提前熟悉,這樣才有利于音準和樂器的統(tǒng)一。管弦樂器一般都是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所以溫度的變化以及氣候的改變都會影響樂器的發(fā)聲,樂器很有可能就會喪失聲音的準確度,所以在正式演奏時,要對樂器進行越熱,這樣才能夠找好音準。
四、結語
根據(jù)上述內容綜合而言,參加一個較好的管弦音樂團體的排練是對演奏演員基本功最好的考究,也是對音樂學院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高要求。通過對管弦樂隊的培養(yǎng)及加強培訓能夠提高演奏者之間的合作意識能力。這樣對于單獨演奏者本身而言,能夠為自己積累舞臺經(jīng)驗,也能夠進一步提升演奏演員的專業(yè)能力及水平。所以對于演奏演員來說,應該多參加團體演奏訓練,這將是一個美好的經(jīng)歷。(作者單位為赤峰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