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花
[摘要] 目的 研究品管圈活動應用于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觀察2015年1月—2017年12月該院收治的130例腦卒中患者采取不同康復護理方案的療效。結果 護理后觀察組知曉率98.46%,較對照組的87.69%高,觀察組滿意度96.92%,高于對照組的83.08%,且觀察組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應用品管圈活動,有利于腦卒中患者康復。
[關鍵詞] 品管圈活動;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7(c)-0034-02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急性腦血管病變,是由于腦血管破裂出血或者腦血管阻塞,引起的腦部供血不足,進而使得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1-2]。如果不給予及時護理干預,會導致偏癱,不僅為其自身生活造成不便,也會加重家庭負擔。因此,臨床為尋找有效干預方案非常重視。該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品管圈活動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為分析品管圈活動價值,擬定此研究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該院進行,以規(guī)定研究時段內收治的130例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對照組與觀察組,各65例。此次研究經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且所有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
觀察組年齡平均數(shù)(62.3±5.9)歲,男女比例34:31;對照組年齡平均數(shù)(60.4±6.4)歲,男女比例33:32。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所有腦卒中患者,均經腦部CT確診,排除惡性腫瘤患者,排除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排除視聽障礙患者[3-4]。
1.2 護理方法
兩組均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并告知患者及家屬腦卒中相關注意事項,訓練方式由被動到主動,避免跌倒。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品管圈活動:①由護士長擔任圈長,其余為成員,確定活動主題為“提高腦卒中健康教育指導滿意度”;②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制度規(guī)范,通過評估患者健康狀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并且每月對患者進行調查,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策略調整;③組織腦卒中患者學習腦卒中相關知識,掌握基本的日常生活動作,以免發(fā)生偏癱或者其他的并發(fā)癥,整個教育過程由資歷豐富的醫(yī)護人員培訓指導,增強患者信任感,提高依從性;④將指導內容印刷于宣傳冊,通過講解及圖片的形式讓患者接受良肢位擺放、肢體運動、橋式運動教育;⑤加強監(jiān)管,每周詢問患者訓練時間及強度,每周至少1~2次訓練,且強度不宜超過個人耐受范圍,應就患者身體狀況嚴格規(guī)范,并提醒患者及家屬處于臥位時應每小時更換一次體位,按摩受壓部位,定期監(jiān)測心率、血壓,確保生命體征平穩(wěn)。
1.3 護理評價
①從軀體運動、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方面,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各項評分均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5]。②以問答方式了解患者對康復護理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能準確回答出良肢位擺放、肢體運動、橋式運動,臨床稱之為完全知曉;能回答出部分知識稱之部分知曉;幾乎回答不出或者回答完全錯誤為不知曉。(知曉率為完全知曉與部分知曉人數(shù)之和與總人數(shù)的比值)[6]。③借助該院自行制定的滿意調查問卷,評估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問卷得分滿分為100分,得分在90以上為非常滿意,得分低于80為不滿意,得分在81~89之間為滿意[7]。
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生活質量情況
護理后,觀察組在軀體運動、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康復知識知曉情況
護理后,兩組共9例患者對康復知識不知曉,其中觀察組占1例,對照組占8例,表示品管圈活動能提高知曉率,與常規(guī)護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滿意程度情況
護理后,兩組共117例患者滿意評分高于80分,其中觀察組占63例,對照組占54例,觀察組滿意度96.92%,遠較對照組的83.08%高,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腦卒中預后效果與護理效果密切相關。腦卒中患者由于病程較長,且會影響其神經及功能功能,因此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案,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對其康復有重要意義。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生活水平改善,對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醫(yī)院護理面臨著挑戰(zhàn)。林文君等[8]在研究中指出,給予腦卒中健康護理患者以品管圈活動,其對護理滿意度達95%以上。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共117例患者滿意評分高于80分,其中觀察組滿意度96.92%,遠較對照組的83.08%高,這與林文君等的研究結果一致,證明品管圈活動確實能提高滿意程度。品管圈是由相同或者互補工作場所的人們自愿組成數(shù)人的小圈體,全體各有所長,集思廣益,開展合作,并按照一定的活動程序來解決問題。品管圈應用于腦卒中,可就提高患者滿意程度進行護理方案調整,不斷滿足患者需求。馮洪等[9]在研究中指出,給予腦卒中患者品管圈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提高,生理、心理功能及社會功能等均高達90分以上。該研究為進一步分析其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在軀體運動、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方面均高于對照組,且兩組共9例患者對康復知識不知曉,其中觀察組知曉率98.46%,高于對照組的87.69%,這與馮洪等的研究結果一致,證明此研究可信度高。
綜上所述,品管圈活動對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安全可行,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唐怡,黃志玉.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16(89):201-202.
[2] 吳安琪,呂珊.品管圈在提高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護理知識知曉率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13):275-276.
[3] Pollock Alex,Baer Gillian,Campbell Pauline,et al.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pproaches for the recovery of function and mobility following stroke[J].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2014(4).
[4] 王淑梅,劉艷朋,王艷紅.品管圈活動在腦卒中患者健康教育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1):140-142.
[5] 吳遠縣.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知曉率的運用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31):143,145.
[6] 鄭海霞,劉麟.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2016(4下旬刊):147-148.
[7] 羅莎,張月蘭,馬玉娟,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康復期腦卒中患者跌倒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22):127-129.
[8] 林文君,鄭珍香,吳君芬.品管圈活動對腦卒中患者跌倒事件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4):86-89.
[9] 馮洪,謝家興,李淑會,等.品管圈在腦卒中康復護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8):794-797.
(收稿日期:2018-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