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鋆
【摘 ?要】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tǒng)固化的“黑板粉筆”式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顯得愈發(fā)羸弱,因此積極革新語文作文課堂的教學理念、努力提高作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已是迫在眉睫。 語文是初中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是以拔高學生綜合語文素質作為主要教學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基本文學常識作為主要教學任務的基礎學科,而作文教學在學生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情感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結合當前學情,針對在新課改背景下怎樣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提出了若干建議,以期為其他初中語文教師有所啟迪。
【關鍵詞】
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應用策略
伴隨著國家的崛起與經濟的發(fā)展,民族自尊心的建立使得國人對中華文化越來越重視,能否“寫得一手漂亮的文章”逐漸成為了新時代新型人才評判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提高作文教學在初中語文中的比重勢在必行??墒乾F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仍存在許多誤區(qū),教師在學生作文卷面書寫與字詞用法的培養(yǎng)上花費過多時間,卻沒有能夠對學生展開系統(tǒng)化的寫作指導,而且學生寫作熱情也普遍不高,同時課堂結構的不合理等問題,都嚴重阻礙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發(fā)展。語文教師需要重設計課堂結構,豐富教學模式,對學生展開具體寫作指導,科學設計教學流程,積極展開寫作活動,真正提高教學效率。
一、分析當前教學弊端,構建新型課堂結構
語文不僅是初中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必備工具,而作文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更是直接反映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但是調查發(fā)現,絕大多數學生均對寫作課堂持有畏懼或抵抗心理,究其原因無非是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過于強勢,嚴格、肅穆的教學形象無形中增加了師生距離,單調的教學方法將原本生機盎然的寫作課堂轉化為一座流水生產的工廠,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氛圍肯定難以調動學生寫作熱情,時間久了肯定會大大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益于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诖说葐栴}背景下,改革傳統(tǒng)以教師為絕對核心的課堂結構、構建讓學引思式新式課堂結構首當其沖。從字面理解來看,“讓學引思”中的“讓學”出自德國現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學家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與我國近年來蓬勃發(fā)展的“生本教育”異曲同工。不同于其他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上進行修修改改的教學方法,“讓學”直接對教學活動的核心進行突破,把課堂的重心從教師教轉移到學生的學,以培養(yǎng)學生“會學、愛學、樂學”的學習習慣作為最終教學目標。在這過程中,“引思”是“引學”的前提,而“引思”的核心在于教師使用恰當的點撥和啟發(fā)來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欲望,從而構建全新知識內容。 從實際應用層次來講,讓學引思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作文課堂上“教師一堂言”以及“學生埋頭寫”的教學方式,就是從根本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寫作熱情,從而營造出較為熱烈的課堂寫作氣氛。
二、明確教學原則,確立教學方向
調查發(fā)現,初中學生最主要的寫作問題集中在“寫無可寫”與“文不對題”兩個方向。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磨礪自身教學技能,改變傳統(tǒng)寫作教學理念,根據初中學生性格特征確立教學方向。教師設計作文教學課堂的過程中,需要緊扣以下三條基本原則:第一,方向性原則。教學方向始終是寫作課堂的靈魂,它直接決定著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和教學流程的規(guī)劃,教學方向的選擇要求教師做到“主題明確”與“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并舉。 第二,部分探究與整體探究靈活運用原則。作文教學作為一個綜合性活動,過于繁多與層次的學習內容不但不利于教師進行教學展開,更不利于學生理解吸收,所以需要教師將復合型教學內容分解為一個個子課題,子課題之間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將學生理解難度降為最低。例如在教學“看圖作文”相關知識點時,看圖作文是基礎寫作中的一個大類,所以我會分解為六個主要寫作流程幫助學生科學書寫。第一步,指導學生細心觀察圖畫內容,分析圖畫中心,做到不跑題、不偏題。第二步,通過梳理圖片的順序,幫助學生理清寫作的思路。第三步,仔細對照圖畫,分清主次,拋棄旁枝末節(jié),切勿寫作冗余。第四步,充分發(fā)揮學生想象力,并聯系實際生活。第五步,確立文體選材。第六步,列提綱、詳細書寫。
三、進行系統(tǒng)化寫作指導
盡管初中學生已經擁有了幾年寫作經驗,但是總體上來說生活經驗不足、寫作技巧匱乏仍是困擾初中學生寫作的最大痛點。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系統(tǒng)化的寫作指導,還要幫助學生總結寫作流程。 中學階段作文一般可以總結為以下三個核心步驟:第一,審題。 顧名思義要求學生仔細研讀寫作要求,做到“全面分析、反復揣測”,防止“下筆千言,離題萬丈”情況的發(fā)生。 審題環(huán)節(jié)有以下三個基本方法需要學生牢記: “認清問題,選擇寫作對象” “審視題型,確定寫作內容”與“辨清題眼,分清寫作主次”。例如對于作文《我的爸爸》《我與爸爸》《我愛爸爸》時,雖然題目十分相似僅有一言之差, 但是寫作方向卻完全迥異,特別需要學生仔細判斷、確立正確的寫作方向。第二,定中心,選題目。中心作為一篇文章的靈魂,需要學生根據寫作要求確立,在角度正確的前提下做到適當創(chuàng)新。第三,選材書寫。初中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所以在選擇寫作材料時需要盡量圍繞實際生活展開,做到真情實意、寫作結構合理。
【結 ?語】
語文教學是一個長期的、多角度的活動,傳統(tǒng)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已經追趕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迫在眉睫。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改革不能一揮即就,需要廣大教師長期持之以恒的探索和改善。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嘗試優(yōu)秀教學方法,磨練自身專業(yè)水平,注意平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關系,注重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個性化發(fā)展,真正提高初中學生寫作水平,推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