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泰寧第一中學 張鈞東
在高中生物必修2模塊的教學中,遺傳學的概率計算是教師教學的難點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遺傳概率計算難度較大,許多學生因為無法有效運用數(shù)學知識、無法準確結(jié)合試題情境解決問題,影響了成績,特別是題目出現(xiàn)改變研究對象范圍的特殊條件時,如不育、致死、遷入遷出等,條件變化后概率的計算讓學生更加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下面以一道值得商榷的遺傳概率題為例進行探討。
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0.25、0.50和0.25,請回答:如果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遷入遷出、突變,環(huán)境對基因也不起作用,但只有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之間才能交配(性狀的遺傳為完全顯性),則子一代A的基因頻率將_______ (大、小、不變),子一代是否發(fā)生了進化?_______(是、否),理由是_______ (參考答案:大是基因頻率發(fā)生了改變)。
該題的參考答案是子一代A的基因頻率變“大”,后面的答案根據(jù)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知識,沒有理解上的困難。筆者通過與同事商討,部分教師認同參考答案,而筆者認為答案有誤。
有的教師認為,根據(jù)題意“只有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之間才能交配”,這個動物群體存在以下五個交配組合(雌性X雄性):
1.1/4AAX1/4AA→1/16AA
2.1/2AaX1/2Aa→1/16AA、1/8Aa、1/16aa
3.1/4aaX1/4 aa→1/16aa
4.1/4AAX1/2Aa→1/16 AA、1/16Aa
5.1/4AaX1/2AA→1/16AA、1/16Aa
由題目可知,親代A的頻率是1/2,交配后AA的基因型頻率是2/5,Aa的基因型頻率是2/5,aa的基因型頻率是1/5所以,A的基因頻率是3/5,故答案正確。
也有教師認為可以用配子法計算:因為原種群中AA占25%、Aa占50%、aa占25%,所以群體產(chǎn)生兩種配子即A和a。又因為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才能相互交配,所以25%AA和50%Aa的個體能自由交配,它們產(chǎn)生配子及概率為A=1/2 a=1/4,另外25%aa個體產(chǎn)生的配子及概率為a=1/4,利用棋盤法求出子代的基因型及基因型頻率:顯性個體交配得到AA=1/4 Aa=1/4 aa=1/16,隱性個體交配得到:aa=1/16,后代中 AA∶Aa∶aa=2∶2∶1,所以,后代中A基因頻率等于3/5。
以上兩種方法的共同之處在于得出了吻合參考答案的解釋。第一種方法運用了列舉法,已知親本的基因型和頻率,列出所有的親本組合方式,寫出遺傳圖解,然后根據(jù)題目要求進行分類組合,進而求出后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的概率及比例。這種方法計算過程比較復雜,而且非常容易出現(xiàn)雜交組合的遺漏,從上述列舉的情況來看,沒有遺漏的交配組合。第二種方法運用了配子法,首先由已知親本的基因型和頻率,求出親本產(chǎn)生的雌雄配子的種類及基因頻率,然后利用棋盤法求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的概率及比例。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不會出現(xiàn)遺漏雜交組合的情況,在解決自由交配類的問題中常常用到。
筆者認為上述研究這個問題的思路,無論是列舉法還是配子法,都出現(xiàn)了一個相同的漏洞:改變了親代到子代的單位“1”。在遺傳學概率計算中,子代的基因型、表現(xiàn)型以及產(chǎn)生配子等事件都可以看作單位“1”,研究的對象不同,單位“1”所具備的內(nèi)涵就不一樣。如果題干中涉及“不育、致死”等淘汰選擇的條件,題干直接告之的單位“1”就不能直接使用了。
本題涉及的情境條件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從本質(zhì)上來說,題目描述的背景條件還是基本符合遺傳平衡定律的:“該種群沒有發(fā)生遷入遷出、突變,環(huán)境對基因也不起作用”,只是添加了一個條件:“只有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之間才能交配”。從題干的表述來看,顯性個體AA和Aa共占親代的3/4,并且顯性個體之間的交配是隨機的,在理想情況下,3/4的顯性個體親本隨機交配的后代應(yīng)該在全部子代中占3/4,同樣的道理,1/4的隱形親本個體(aa)相互交配的后代應(yīng)該在全部子代中占1/4,即親代的單位“1”到子代并沒有發(fā)生改變。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這個問題可以按如下解法:先把AA和Aa個體看作單位“1”,AA 占 1/3,Aa 占 2/3,它們產(chǎn)生的配子為2/3A和1/3a,利用棋盤法求出子代基因型及概率分別是4/9AA、4/9Aa和1/9aa,這幾個基因型頻率都乘以3/4,故三種基因型的子代在后代的概率為1/3AA,1/3Aa和 1/12aa,加上隱性個體的后代1/4aa后,三種基因型個體在后代的比值為1∶1∶1,所以本題問題中“A的基因頻率”依然是1/2,并沒有發(fā)生改變,故而子一代沒有進化。
例題:某一個較大動物種群,基因型為AA、Aa、aa個體數(shù)之比為 1∶1∶1(且三種基因型中的雌雄個體均相等)。在這個種群中,只有表現(xiàn)型相同的個體間才能隨機交配,表現(xiàn)型不同的個體間不能交配。從理論上來看,該群體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F1中,基因型Aa個體所占比例是( )
A.1/4 B.2/5
C.3/10 D.1/2
這個選擇題如果用筆者所述解法,可以得到正確選項:A。若用前面描述的錯誤方法,將得到錯誤的選項:C。為了驗證筆者結(jié)論的正確性,筆者想到了一個“笨”辦法:據(jù)題意,假設(shè)每一種基因型的個體個體分別有100個,按照題目的要求,又假設(shè)每生子代的組合及后代數(shù)目如下表所示:
?
經(jīng)統(tǒng)計,后代中A a有37.5個,后代總數(shù)共150個,所以后代中A a個體所占比例為37.5/150=1/4。
在高中生物遺傳概率計算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重視生物遺傳概率計算技巧的傳授,還要教會學生準確判斷單位“1”,讓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與計算習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生物概率計算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劉杰威.辨析概率計算中的單位“1”[J].中學生物教學,2016(11);62.
[2]史林可.高中生物遺傳概率計算技巧探討[J].理化生教學與研究,2017(9);132.
[3]楊志勇.淺談自交與自由交配中相關(guān)概率的計算 [J].中學生物教學,2016(2);63.
[4]劉玲,史江寧,王華峰.一道遺傳概率題的異議 [J].中學生物教學,2016(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