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華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管理者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要求也越來越高,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學習中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寄宿制學生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心理壓力可能較大,這就需要教育者對此作出一定的教育指導,讓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發(fā)展。
關鍵詞:寄宿制;高中;心理健康;措施
寄宿制高中的學生由于受到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壓力,可能出現(xiàn)一系列厭惡學習、處理事情較為沖動等現(xiàn)象,學校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進取的品質,實施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等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交流,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給予關心,通過正確的指導方式,讓學生形成一個良好健康的心理,幫助培養(yǎng)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綜合素質良好、心態(tài)積極、價值觀正向的新一代新青年。
一、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觀念
加強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觀念。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講,由于他們自身在身心發(fā)展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個較好的階段。但由于在高中階段面臨著學習壓力的增大,尤其是在寄宿制高中當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尤為嚴重。由于他們長期生活在學校當中,社會活動或者社會交往能力較弱,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此時為了能夠積極解決好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樹立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心理環(huán)境,學校要普及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設心理咨詢室,建立健全心理輔導室工作制度,加強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的培訓工作,規(guī)范學生心理輔導,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學校積極做好學生生涯指導教育,使學生了解自身特長,樹立人生目標,引導學生根據興趣、特長做好人生規(guī)劃。學校要充分利用好廣播、櫥窗、黑板報、校園網等宣傳陣地,努力營造正確的輿論氛圍,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積極提升校園文化,抵制消極、腐朽思想的滲透,抑制低級、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傾向,引導學生向健康高雅的方向發(fā)展,從而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注重與學生交流溝通,關心學生
寄宿制高中的學生,由于他們在學校當中經常受不到父母的關心照顧,在與同學們相處的過程當中,可能與同學們交流出現(xiàn)一些問題,和同學們不能很好的相處交流。而作為教師來講,也由于教學任務的加重,容易對學生們的生活、學習等出現(xiàn)忽視,從而達不到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這就間接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心理問題,即與同學教師的溝通減少,性格較為孤僻。此時教師就應當從自身做起,注重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例如教師可以就每個星期的周一的活動課,與同學們敞開心扉,用心交流。將同學們在周末的新鮮事情,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提醒學生們需要注意的事項都進行交流溝通,從而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觀念,讓學生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更加接近,這樣在學生形成的性格當中也會較為健康,樂于相處。除此以外,教師還應當多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同學們在生活學習當中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向教師進行求助,教師也積極的進行解答,共同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共同為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三、組織班級活動,建立和諧氛圍
無論是在高中教學當中,還是在所有的教學活動當中,一個良好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心理發(fā)展的基礎。良好的班級氛圍和輿論可以極大的幫助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學習觀,從而能夠促使他們積極的來進行學習。形成一種健康的心理,以便將其更好的應用于學習和生活當中。例如,為了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的班級組織活動,來幫助給學生們建立一個和諧的氛圍。首先在班級布置方面,教師應當遵循一些具體的原則,比如藝術性、啟發(fā)性的原則,給學生們布置一個自己干凈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讓他們更好的來進行生活學習。另外還可以給學生們開展一系列的主題班會,針對某一現(xiàn)象或某一主題來進行探討,在進行活動探討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們積極發(fā)表意見,并且自己參與班級管理事務,共同建立一個和諧的班級氛圍。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和學習發(fā)展,從而不斷的達到教育的目的。
四、進行社會實踐,增強社會體驗
一個良好的社會實踐經驗和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增強學生的社會體驗,并讓學生們將在實踐過程當中獲得的體驗運用到學習以及生活中,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包括一些情感道德價值目標的培養(yǎng)等。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在節(jié)假日進行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通過開展植樹活動、美化校園等具體的實踐活動,讓同學們通過實踐,逐漸培養(yǎng)樂于助人和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在這些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進行當中,學生們既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又能夠在勞動當中收獲不一樣的心靈體驗,并且能夠激勵學生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按照這一標準去嚴格要求自己,從而逐步的養(yǎng)成一個愛護自然,樂于助人的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并通過各種活動努力成為一個更加合格的高中生,培養(yǎng)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從而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綜上所述,為了在寄宿制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需要從各個方面出發(fā),除了通過給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鼓勵他們參與班級活動,提升學習積極性和社會實踐性以外,還應該注重與學生交流,成為學生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個性鮮明,各方面素質較好,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比較強的學生。
參考文獻:
[1]沈潔.淺談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11):41.
[2]賈紅霞,趙慧莉.高中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研究[J].才智,2017(28):97-98.
[3]孫婷婷.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高考,2017(24):218.
[4]張淑娟.對寄宿制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與研究[J].中華少年,2016(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