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梁
摘 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的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主要表現(xiàn)。高中生正處于思想品德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他們的終生發(fā)展,有著定向和奠基的意義。微信作為自媒體的主要平臺之一,成為高中學生最受歡迎的社交軟件。微信的使用為高中生帶來很多積極的影響,但也帶來了一些消極的影響,嚴重影響到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發(fā)揮。本文客觀分析了微信對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提出了一些微信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中發(fā)揮更好作用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微信;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
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的政治立場、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是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主要表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中生正處于思想品德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他們的終生發(fā)展有著定向和奠基意義。互聯(lián)網的迅速發(fā)展,把我們帶到一全新的自媒體時代,在眾多自媒體平臺中以微信的使用頻率最高,影響最大。截至2017年9月,微信日登錄用戶超9億,較去年增長17%,微信也已經成為高中學生最受歡迎的社交軟件之一,微信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影響也就慢慢凸顯出來。
一、微信對高中生的積極的影響
(一)微信海量的信息資源豐富了思想政治課的教育資源
通過微信學生可以快速得到自己想要的各種資源,特別是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文章、時政熱點等,直接豐富了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增添了教學樂趣,拓寬了知識范圍。微信上傳播的信息大多都是由學生自己親自搜集并轉發(fā)的,這些信息完全可以滿足學生需求。學生可以通過轉發(fā)增加他人獲得資源的渠道,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擴展,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方面素質,激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自我分析和判斷,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空間。
(二)微信滿足了高中生的情感需求,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長
高中生是個比較單純的群體,交往交際的對象基本上都是老師、同學和家長。就師生關系來說,微信這種非正式、非面對面的雙向互動交流溝通方式,減少彼此之間的戒備和隔閡,讓學生感覺更加輕松和自由,也更愿意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拉近師生關系,增強彼此信任感。就家庭關系來說,現(xiàn)在社會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越來越少,只注重對孩子物質上的滿足,忽視了孩子情感上的需求。手機微信的出現(xiàn)使得家長和孩子可彼此加為好友,通過關注孩子的朋友圈來了解孩子最近的思想動態(tài),同時可以與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解答疑惑,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就同學關系來說,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小矛盾、小摩擦,同學之間可能會產生隔膜,會猜忌、懷疑、不信任。由于微信的隱匿性、虛擬性,所以在微信上同學之間彼此的實際聯(lián)系不那么緊密,可以敞開心扉,推心置腹,暢所欲言,消除誤解,化解矛盾。
二、微信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一)學生對微信的使用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嚴重影響到心理健康。中學生特別是高中生具有繁重的課業(yè)壓力,內容陳舊枯燥、更新緩慢的文化教育和單調壓抑、競爭激烈的學校環(huán)境,無法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交流空間,而學生潛在的成就感、旺盛的求知欲及對成人社會的好奇和早日融入其中的渴望,使得他們無法承受的現(xiàn)狀,轉而被具有快捷、多變豐富、直觀、交互、開放、自由、隱蔽等優(yōu)勢的充滿魅力的微信所吸。微信互動性強、信息形式多樣,縮小了人們交流溝通的時間和空間,地區(qū)的限制沒有了,時間的約束也不存在了,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的暢游其中。但是高中生大部分處于青春期,自我控制能力較弱,有些同學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出現(xiàn)一些焦慮、空虛、嫉妒的心理問題。網絡世界可以逃避現(xiàn)實世界所面臨的煩惱和問題,也會導致學生的逃避和拖延心理,微信已經成為某些高中生名副其實的“海洛因”,這為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發(fā)揮帶來了不小的阻力。
(二)微信信息的泛娛樂化,使原有的積極的、健康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受到破壞,直接導致高中生價值取向的扭曲和審美情趣的庸俗。所謂“泛娛樂化”,就是以娛樂為標桿,把表現(xiàn)的內容和形式過度娛樂化,通過各種手段制造“焦點”和“樂子”,甚至扭曲審美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身心愉悅,獲得“賣點”。其消遣行為逾越了傳統(tǒng)道德和法律的標準,于是各種小道消息、明星八卦緋聞刊登在各大報刊頭條,娛樂選秀類節(jié)目充斥著電視屏幕,網絡上各種低俗、惡搞視頻頻頻出現(xiàn),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種文化娛樂化的發(fā)展趨勢不僅導致大眾審美情趣的下降,更使庸俗乃至低俗文化有蔚然成風,給整個社會的文化環(huán)境帶來負面影響。高中生受”泛娛樂化“的負面影響可謂是不言而喻。
三、發(fā)揮微信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積極影響的幾點做法
(一)教師要教育和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微信
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具體可以舉行了一場“高中生玩微信的利與弊”的辯論會,圍繞“高中生玩微信利大于弊”與“高中生玩微信弊大于利”正、反兩個辯題,讓學生展開小組辯論與自由辯論,在辯論中談得失,在辯論中明是非,在辯論中懂榮辱。一些沉溺微信的同學,結合自己的經歷,現(xiàn)身說法,既提高了自己的認識,又教育了其他同學,這比老師或家長簡單粗暴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學生明確了微信使用的利與弊,也更進一步的增強學生網絡文化的識別能力、自覺抗誘能力,培養(yǎng)自身的網絡道德意識、道德責任,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日常的班級管理、教學中,建立微信群,多討論一些正面、積極向上的內容,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會熱點現(xiàn)象,組織學生在微信群中進行討論,進而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對于學生自發(fā)形成的話題要把握切入時機,參與學生的討論,并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樹立高中生的社交認知。
(二)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微信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
教師可以利用班級微信群,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對一些時事熱點展開討論。具體可以在微信群開展“微播報”時事政治的學習活動,有學生來收集整理有價值有影響的時政新聞,定期在微信群里播報等。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一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反映時代主題的文章,弘揚時代主旋律。如“最美學生”“感動校園十大人物”等身邊看得見,感受得到,學得了的人和事。教師通過微信群進一步交流探討教學內容,可以把制作的有關教學課件、圖片、微課等資料上傳到班級微信群,教師充分利用現(xiàn)有網絡技術,將圖片、漫畫、GIF動圖、視頻等元素融入到教學課件、微課中,滿足“讀圖時代”廣大學生對視覺沖擊的期待,豐富教學內容的表現(xiàn)形式,增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的有趣性和有效性。
(三)加強對網絡新媒體的管理,營造干凈的網絡環(huán)境
國家要加強立法和監(jiān)督,對于危害中學生健康成長的信息加以剔除,營造健康有序的新媒體發(fā)展環(huán)境,防止有恃無恐的網絡犯罪以及惡意的誹謗謠言、低俗的色情惡搞、沒有底線的坑蒙拐騙。除了國家要發(fā)揮自身的立法監(jiān)督職能之外,作為主流媒體,也要為學生量身定制出專屬的公眾賬號,利用公眾號平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當代中學生向榜樣與典型看齊,倡導主流價值,明確中學生的價值意義與社會責任,防止盲從跟風,引導當代中學生實現(xiàn)綜合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
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微信為代表的各種自媒體應運而生,這是一種趨勢,是一種潮流,也是一把雙刃劍。作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要清醒地認識到,立德樹人是思想政治課的根本任務,在教學活動中,強調德育在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的滲透,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我們的教學重點。同時思想政治教師理應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各種途徑充分發(fā)揮微信對高中思想政治課德育功能的促進作用,幫助中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關賞.微信對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D].廣州大學,2016.
[2]郭英.微信對青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探析[J].科技資訊,2014.
[3]王錚,徐志遠.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
[4]張長娥.手機微信對城市中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大學,2016.
[5]馬煥茹.大眾傳媒泛娛樂化對中學生道德教育的負面影響及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