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熊錦梅,林善群
(陽春市人民醫(yī)院婦科,廣東 陽春 529600)
陰道炎是指陰道自然防御功能受到破壞,病原體容易侵入,進而導致陰道炎癥,是常見的婦產(chǎn)科門診疾病。臨床上根據(jù)發(fā)病原因不同,主要分為細菌性陰道病、滴蟲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萎縮性陰道炎。陰道炎患者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外陰瘙癢、灼痛、刺激和異常流液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年齡老年陰道炎患者陰道滴蟲與假絲酵母菌檢出情況。
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陽春市人民醫(yī)院婦科門診共接診陰道炎患者426例,其中老年陰道炎患者132例(30.99%,132/426)。納入標準:均符合第8版《婦產(chǎn)科學》[1]中關(guān)于陰道炎癥臨床診斷標準,并經(jīng)詢問病史、臨床表現(xiàn)、陰道分泌物檢測等明確診斷為陰道炎;均無意識障礙,溝通清楚。排除近期(1周內(nèi))有消炎藥使用史及陰道用藥史。患者均在醫(yī)師告知下了解本次研究方法,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取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32例患者年齡61~84(72.25±2.43)歲;病程3個月~3年,平均(1.34.25±0.56)年。按不同年齡段將其分為60~69歲組(n=91)、70~79歲組(n=35)和≥80歲組(n=6),3組患者均對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
1.2.1 病原體檢測
采用無菌棉拭子取陰道分泌物,擦拭點為陰道后穹隆、陰道壁、宮頸三處,并將所取分泌物置于小試管中(含有0.9%氯化鈉溶液),半小時內(nèi)送檢。首先,使用玻片將上述試液涂勻成薄片后置于低倍顯微鏡下,確認視野,再調(diào)成1000倍高倍鏡,仔細查找滴蟲和假絲酵母菌。若在高倍顯微鏡下查找到毛滴蟲則判定為滴蟲陰道炎;然后,再將1~2滴10%KOH(生產(chǎn)廠家:珠海貝索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滴于載玻片上,以在高倍顯微鏡下查找到假絲酵母菌孢子和(或)菌絲則判定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上述檢驗方法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2]標準進行檢驗。
1.2.2 觀察指標
比較3組陰道滴蟲及假絲酵母菌感染情況。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132例老年陰道炎患者中陰道毛滴蟲、假絲酵母菌及兩種病原菌雙重感染的感染率分別為2.27%(3/132)、23.48%(31/132)及0。
3組陰道毛滴蟲感染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假絲酵母菌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陰道滴蟲及假絲酵母菌感染情況比較
陰道炎是陰道自然防御功能遭受外界破壞,使病原體容易侵入,并致陰道分泌物異常增多,部分患者表現(xiàn)為外陰瘙癢、灼痛、刺激等而就診,是婦科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正常陰道分泌物是一種具有黏性的液體,呈白色或透明狀及絮狀帶,而女性月經(jīng)呈周期性變化,其量及性狀也隨之變化。因此,陰道分泌物的異常變化可基本反映女性生殖器官的病理變化狀態(tài)[3]。隨著年齡增大,尤其是處于絕經(jīng)后的婦女,由于缺乏雌激素,使陰道上皮變薄,減少上皮細胞內(nèi)糖原儲備量,陰道內(nèi)環(huán)境可呈堿性(pH值7左右),故機體抵抗力減弱,免疫力低下,外陰道感染率一般高于育齡期女性[4]。
臨床上,多數(shù)老年女性陰道感染由假絲酵母菌引起,而白假絲酵母菌致病率高達80%~90%,明顯高于其他假絲酵母菌。假絲酵母菌作為陰道內(nèi)的常見致病菌,屬于常駐條件致病菌,在陰道pH 4.0~4.7,尤其是<4.5時極易生長、繁殖,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或假絲酵母菌大量繁殖后轉(zhuǎn)變?yōu)榫z相,則會出現(xiàn)相應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腐渣樣、黏稠狀等癥狀,其診斷以在高倍顯微鏡下查找到孢子或假菌絲為標準判定。
陰道毛滴蟲是一種厭氧性致病菌,通過性接觸傳播,其陰道pH常為5.0~6.5,一般發(fā)病于月經(jīng)前、后pH值發(fā)生變化或不潔性生活等。滴蟲陰道炎其陰道分泌物呈稀薄、膿性,泡沫狀,外陰局部瘙癢難忍,其診斷以在高倍鏡下查到陰道毛滴蟲為主,可伴大量白細胞。本研究顯示,60~69歲組、70~79歲組、≥80歲組陰道毛滴蟲感染率分別為2.20%、2.86%、0,3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假絲酵母菌感染率分別為31.87%、5.71%、0,3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非細菌性老年陰道炎患者致病菌以假絲酵母菌為主,感染率高于陰道毛滴蟲,此研究結(jié)果與王麗萍等[5]結(jié)果保持高度一致。
總之,老年陰道炎患者非細菌性致病菌以假絲酵母菌為主,且致病人群集中于60~69歲患者。
參考文獻:
[1] 謝幸,茍文麗.婦產(chǎn)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47-248.
[2] 崔丹鳳.老年陰道炎患者125例陰道假絲酵母菌和滴蟲感染狀況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5(8):1217-1219.
[3] 林向東,鄒冬梅.3743例女性陰道分泌物標本檢測結(jié)果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11(3):409-410.
[4] 褚桂桃,吳小燕,吳志華,等.生殖道感染1146例病原體檢測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6,23(2):262-264.
[5] 王麗萍,王淑,胡虹宇,等.老年陰道炎癥患者陰道分泌物假絲酵母菌和陰道毛滴蟲感染狀況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10):2348-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