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拴學
摘 要:高中的美術鑒賞課是一門高中必修的課程。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我國對各門課程的要求也越來越全面。高中的美術鑒賞課如果想要緊跟課改的步伐,就必須對新課標的目的和任務進行透徹的理解并拿出行之有效的辦法,從而促進美術鑒賞課更好地發(fā)展。文章致力于研究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有效性,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有效性
為了貫徹落實對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現(xiàn)在的學校普遍設立了美術鑒賞課。這一課程的作用很廣泛,比如健全學生的人格、陶冶學生的情操、塑造學生的個性等。當下,我們國家的基礎教育改革發(fā)展得越來越好,美術鑒賞課在教育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但是這一課程的教授現(xiàn)狀并不是非常理想,課程的實際情況和素質(zhì)教育中對這一課程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通過分析這一課程在教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得出一些提高美術鑒賞課程有效性的建議。
一、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對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疏于管理
第一,如今高中普遍存在著對美術等相關課程缺乏管理的問題,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制度來管理這一課程,老師上課和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都十分隨意,這就直接導致了美術老師的地位受到影響;而且因為沒有制度管理,老師上課也非常消極,曠課、遲到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1]。
第二,學習沒有進行相應的美術教研活動,忽略了對美術這一課程的質(zhì)量要求和評價,有放任不管的跡象,這也導致了老師對美術鑒賞課的輕視,進而不斷自行降低對課程質(zhì)量的要求。
第三,學習缺乏針對美術鑒賞課程的評價體系。學生在考完試后,沒有一個嚴格的體系和標準來衡量自己的美術水平,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是不受人監(jiān)管的,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生消極的態(tài)度,從而不重視美術鑒賞課。學校、老師、學生三者都沒有對美術鑒賞課引起足夠的重視,所以導致美術課沒有效果[2]。
(二)授課教師素質(zhì)低下
首先,有很多美術老師不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仍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的教育,重視對學生技巧的訓練卻忽視了對學生理論的培養(yǎng),這樣不利于學生學好美術知識。其次,美術老師的知識結構有所欠缺。當今社會每天都在發(fā)生變化,知識更新的速度更是越來越快,但很多美術老師不及時學習優(yōu)秀、先進的知識導致其相關觀念比較落后[3]。而美術鑒賞課又是一門非常綜合的課程,包含的內(nèi)容十分廣泛,并不僅僅只是簡單欣賞一些美術作品,它包含了文學、歷史、地理等科目的知識,如果授課教師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是很難使學生對一副美術作品有全面和客觀的認識的。最后,授課教師先前的授課經(jīng)驗會在很大程度上束縛老師的創(chuàng)造性,而且加上美術課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美術老師很少有出去學習進修的機會,所以在提升自身素質(zhì)上有一定的困難。
(三)學生美術底子差,對美術鑒賞課積極性不高
第一,學生在初中時接觸到的美術課就是對一些技法的學習,再加上美術課的數(shù)量很少,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升入高中時對美術很難再產(chǎn)生興趣,學生缺乏積極性,這也是美術鑒賞課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4]。第二,學生在長時間內(nèi)沒有對美術知識進行過系統(tǒng)的學習,使得其美術功底非常薄弱,而且高中時期學生因為各種原因?qū)χR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很大的不同,這就導致了美術鑒賞課的教學質(zhì)量出現(xiàn)不均衡的狀況。最后,就是學生本身的問題,學生在升入高中后認為學習文化課知識是重中之重,對于一些美術鑒賞課之類的科目不夠重視,認為這些科目沒有用,所以就對其采取消極對待甚至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這也是美術鑒賞課有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提高高中美術鑒賞課有效性的措施
(一)要不斷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學習理念
學生長期以來在傳統(tǒng)學校教學模式的影響下,理所當然地認為不進行考試的科目都是不重要的科目,不需要引起重視。而美術鑒賞課是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設立的一門課程,在當下還不是一門需要考試的科目,所以學生就對美術鑒賞課抱著“學著玩”的態(tài)度,而這種不需要考試就不需要認真學的態(tài)度和思想是急需改變的。這種思想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行為,更會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學校設立美術鑒賞課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拓寬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是為了學生今后可以獲得更好的發(fā)展。因為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使得社會對人才素質(zhì)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不斷提升學生的素質(zhì)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在這個社會上立足[5]。美術鑒賞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為學生日后的工作和學習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老師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對美術鑒賞課引起重視,認識到這門課程對學生的重要性,還需要在授課時對學生解釋學習這門課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也對美術鑒賞課有所了解并引起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從而促進其更好地學習。
(二)不斷升級教學模式,改進和豐富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一味重視對技巧的傳授,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不適合運用到美術鑒賞課之中的。老師應該為了讓學生對美術鑒賞課有所了解以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老師可以通過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首先,老師可以在授課時采用多媒體教學或者其他的先進技術,比如播放影視資料、音樂等。老師要在備課時整理一些好的美術作品,并在課堂中合適的時機穿插進去,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相關背景,還可以對作品里涉及到的地域或者人物進行一定的擴充了解,也可以配合當?shù)氐囊魳穪磉M行作品的講授,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融入到美術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中。比如說在教授有關中國繪畫的作品時,就可以在PPT上一邊放映我國大好河山的圖片,一邊播放著古箏演奏的樂曲,這樣一來就給學生營造了一種很好的氣氛,更快地將學生帶入到作品的環(huán)境中去,從而更好地理解作品。或者是鑒賞梵高作品時可以配以貝多芬的音樂等。老師要依據(jù)每節(jié)課的內(nèi)容來收集不同的素材,從而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其次,老師要注重課堂上的互動,不斷活躍課堂氣氛。高中時期是學生個性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上課時,老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言,給學生以主動權,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提高其主動性。老師還可以把班里的學生分成幾組,分別討論,然后挑出一人來分別闡述自己組內(nèi)的觀點,之后其他組可以提出意見。這樣不僅學生間有了互動,老師和學生間也拉近了距離,同時大大增強了課堂的生動性。
(三)要不斷鼓勵學生培養(yǎng)美術鑒賞的愛好,提高其學習美術鑒賞的積極性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中生而言也不例外,這就要求老師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時必須采用一些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營造輕松的氣氛鼓勵學生發(fā)言,這樣老師可以了解到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情況來分析作品,更有效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比如在欣賞我國傳統(tǒng)的國畫時,老師就要帶領著學生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在觀賞我國的花鳥畫時,老師就要著重強調(diào)這幅畫的意境和氛圍;在欣賞有關人物的畫作時,就要帶學生觀察人物的表情以及畫中的情緒;在欣賞我國的山水畫時,老師要幫助學生區(qū)別不同區(qū)域的山水各有什么特色。老師在挑選作品時,盡量選擇一些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的作品,比如《米洛斯阿芙洛狄特》這類作品,但是這類作品的內(nèi)涵,學生是不容易理解,這就需要老師的講解,老師需要收集很多的相關資料,對作品的背景進行解釋,然后再帶領學生分析這個作品,從而讓學生對這個作品的理解更加透徹,對相關知識點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不斷提升美術鑒賞的水平,加強對其的研究性學習
我們不僅要重視美術鑒賞課,還要加強對其相關內(nèi)容的研究。開設美術鑒賞課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拓寬學生知識面,而且還有將這門課程逐漸發(fā)展成一門培養(yǎng)人才的課程。要想達到這一目的,美術鑒賞課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同時,要將美術鑒賞課和其他相關的內(nèi)容融合起來,這樣使得美術鑒賞課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大眾。
在對美術鑒賞課進行深入研究學習時,老師無疑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是這門課的主導者,他要幫助學生制定各種內(nèi)容,還要引導學生采取多樣的形式來搜集和獲取相關資料,并將搜集到的相關資料按照形式和內(nèi)容的不同進行分類整理、分析,最后老師需要將討論的結果收集起來。整個的過程都有學生的參與,在這過程中學生充分發(fā)揮了其主動性,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還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儲備,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比如說,在學習“我國有哪些民間美術”這一類課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說出中國有哪些民間美術,討論后得出——有雕塑、剪紙、年畫等。可以讓學生從中挑選一個自己較為熟悉的作品來進行分析。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多種選擇性,讓其可以挑選自己的興趣所在,從而更好地完成對作品的賞析。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的美術鑒賞課無疑是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但是當下的美術鑒賞課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是學校的原因,還有教師和學生的原因,這就要求這三方都要對美術鑒賞課引起足夠的重視。學校不僅要制定相應的學習和考試評價制度,還要對老師進行定期繼續(xù)教育;老師要不斷反思自己,不斷加強對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和綜合素質(zhì)的學習,不斷加強自己知識儲備,與時俱進,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學生要認識到美術鑒賞課的重要性,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學校、老師和學生三者一起努力才能更好、更快地解決美術鑒賞課現(xiàn)存的問題,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高希陽.簡析情景教學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7,(34):231-232.
[2]吳愛群.探究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以及學生自身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6,(24):116.
[3]周靚靚.新課標下(普通)高中美術鑒賞課中山水畫教學的創(chuàng)新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5.
[4]鄒婷.高中美術鑒賞課《畫家眼中的自己》教學設計案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
[5]黃翔.“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
作者單位:
浙江省越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