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華 劉志紅
(大連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遼寧 大連 116023)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常見的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xiàn)孕婦全身水腫、血壓升高、蛋白尿、眼花等,嚴重者可以導致多種臟器的衰竭[1]。是臨床上孕婦和圍生兒期婦導致孕婦和胎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病因至今尚未明確。研究顯示,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其全身的小血管處于痙攣狀態(tài),導致臟器血液灌注流量減少,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進而發(fā)生血栓[2]。筆者從2015年12月起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的凝血和纖溶進行比較,得到結果如下。
1.1 資料與方法:選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大連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5±6.7)歲,初產婦56例,經產婦44例;正常體檢孕婦100例,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2±3.5)歲,初產婦55例,經產婦45例;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患者年齡、是否初產婦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以比較。
1.2 納入標準:所有入組患者均符合《婦產科學》第七版的教材關于妊娠期高血壓的準斷標準[3]。
1.3 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具有心、肝、腎等重大器官疾病患者。近期使用凝血、纖溶活性的藥物的患者。
1.4 方法:所有入組患者在清晨抽取4.5 mL的靜脈血,放置于0.5 mL,0.109 mol/L枸櫞酸鈉抗凝液中,按9∶1比例抗凝,3000 r/min離心15 min,進行凝血和纖溶檢查。
1.5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凝血和纖溶指標,包括比較兩組患者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和纖維蛋白原(FIB)含量,D-D二聚體(DD)。
1.6 統(tǒng)計學方法:SPSS16.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兩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觀察比較,研究組PT(11.7±0.8)、APTT(32.1±3.2)、FIB(4.1±0.9)、D-D(1.32±0.28),對照組為PT(12.5±1.14)、APTT(4.7±3.9)、FIB(3.8±0.7)、D-D(0.55±0.17),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PT(s) APTT(s) FIB(g/L) D-D(mg/L)對照組 100 12.5±1.14 4.7±3.9 3.8±0.7 0.55±0.17研究組 100 11.7±0.8 32.1±3.2 4.1±0.9 1.32±0.28
妊娠期婦女處在一個非常特別的階段,凝血與纖溶均隨著孕周的延長而發(fā)生變化,在妊娠機體會出現(xiàn)大量的凝血因子,血液會處在高凝的狀態(tài)[4],隨著血小板的聚集,外周阻力的加大,各個器官均處于血液流量較少的狀態(tài)[5]。血管內皮出現(xiàn)損傷,組織液滲出,收縮血管的因子增加,舒張血管的因子減少,導致血液濃縮,血流變發(fā)生變化[6]。變化導致患者隨時可以出現(xiàn)臨床亞DIC現(xiàn)象的發(fā)生,或者直接轉變成DIC,給孕婦和圍生兒帶來生命危險。因此對于妊娠期高血的婦女對凝血和纖溶指標的觀察非常重要,從本試驗可以看出,兩組患者觀察比較,研究組PT(11.7±0.8)、APTT(32.1±3.2)、FIB(4.1±0.9)、D-D(1.32±0.28),對照組為PT(12.5±1.14)、APTT(4.7±3.9)、FIB(3.8±0.7)、D-D(0.55±0.17),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體內確實存在高凝和纖溶系統(tǒng)失調的狀態(tài)。很容易發(fā)生血栓和DIC,嚴重的危害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因此檢測妊娠期婦女的PT、APTT、FIB、DD等指標,可以評估患者的疾病情況,有助于對照疾病進行檢測和治療,降低患者DIC的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
[1]張愛容,曾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凝血功能的對照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4(12):235-236.
[2]李曉丹,張鋒,吳林斌,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凝血和纖溶實驗室指標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4,12(9):1424-1425.
[3]徐素仿,徐元宏.妊娠期婦女凝血指標檢測的臨床意義[J].臨床輸血與檢驗,2016,18(4):371-372.
[4]陳愛華,李文郎,劉衛(wèi)東.凝血四項及血小板聯(lián)合檢測對妊娠期婦女的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10):1187-1188.
[5]Ehrenthal DB,Jurkovitz C,Hoffman M,et al.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J].J Women’s Health,2011,20(1):67-72.
[6]陳愛華,李文郎,劉衛(wèi)東.凝血四項及血小板聯(lián)合檢測對妊娠期婦女的應用價值[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1,13(10):118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