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梁
妻子有個習慣,就是每天晚上都把明天的早餐準備好。
上班族都有體會,早晨時間特別緊張,稍一耽誤就可能遲到。有過幾次遲到的教訓之后,妻子開始提前準備明天的早餐。她把需要的蔬菜洗凈、切好,第二天一炒即可?;蛘邷蕚洮F(xiàn)成的食物,第二天放到微波爐一熱就可以吃了。時間久了,她的經(jīng)驗更多了,各種食物,合理搭配,讓一家人都能吃好。每天早晨,幾分鐘時間,妻子就能把豐富美味的早餐端上桌。我們的早晨時光,也開始變得有條不紊。回想以前,每個早晨都在爭分奪秒中度過,跟打仗一樣,匆忙得讓人覺得早晨這段時光是潦草和糟糕的。如今,我早晨甚至有時間去陽臺上看看花,或者去擁抱一縷晨光,感覺很輕松和愜意。
準備好明天的早餐,真的能把一天過得更加妥帖和有條理。我的一位文友,是個專職寫手,他主要寫文史類的稿件。他的生活習慣很好,每天下午都要花幾個小時讀書,一邊讀,一邊思考,一邊做筆記,這樣就能把第二天的寫作素材準備出來。他的寫作習慣是,不打無準備之仗,頭天不僅把寫作素材準備好,而且也把文章的布局謀篇布置好。第二天早晨寫作時,能夠很快進入狀態(tài),并且一氣呵成,寫出一篇好文章。試想一下,如果他沒做這些準備工作,第二天寫作起來一定很不順利。他的這種做法很好,與準備好明天的早餐異曲同工,能夠把寫作安排得妥妥當當。
準備好明天的早餐,真的是一種不錯的生活和工作習慣。拓展開來,我們的人生是不是也應該“準備好明天的早餐”?明天意味著未來,提早一點為未來打算,明天來臨時就不至于手忙腳亂。
惰性使然,很多人習慣得過且過,今天吃飽了,從不去想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很多人面對未來,容易惶惑和迷茫,總覺得自己的面前是個十字路口,每次選擇都不知何去何從。究其原因,是沒有謀劃好未來。沒有準備好明天的早餐,第二天會過得慌亂不堪,如果遇到突發(fā)情況,更得抓瞎,弄得一團糟。
小張是個正在實習期的小伙子,每次談到他的未來,他都是“愛咋咋地”的態(tài)度。他對未來沒有一點規(guī)劃,看到別人忙著考研,他也開始準備,可三分鐘熱度后,就放棄了。看到別人考公務員,他也蠢蠢欲動,可第一關(guān)沒過就被淘汰出局。如今他越發(fā)消極,說看不到未來的方向。他沒有準備好明天的早餐,未來對他來說根本就是混沌的模糊的。
未知的明天充滿了魅力和挑戰(zhàn),你準備好明天的早餐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