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丹 袁仕芳 蔡瑋
摘 要:線性規(guī)劃題型的教學涉及函數與幾何等相關知識,還涉及不等式的應用,整個高中數學教學都可以結合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本論文通過分析全國高考數學試卷,從基礎題型、應用題型、含有參數題型、綜合題型四個角度,結合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對線性規(guī)劃的解題與教學進行了具體嘗試。
關鍵詞:數學建模;核心素養(yǎng);線性規(guī)劃;高考數學
自2016年9月《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出學生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以來,數學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當前初等數學的研究熱點。2016年9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中提出了高中數學教育中的數學抽象、邏輯思維、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學分析六大數學核心素養(yǎng)。并且提出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數學課程目標的集中體現,必須在高中數學課程中得到體現。
線性規(guī)劃的教學涉及到函數、不等式和幾何等相關知識,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可以結合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我們下面利用全國2011年到2017年全國I卷高考數學試卷題目以及平常的練習題,從基礎題型、應用題型、含有參數題型、綜合題型四個方面結合數學核心素養(yǎng)進行分析。
一、 基礎題型
基礎題型是指利用題中給出的二元約束條件和目標函數,求目標函數的最值或者取值范圍。根據解題方法又可分為直線截距型、斜率型、距離型三類?;A題型主要運用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yǎng),可以分為作圖、平移和求最值三個步驟完成。
作圖是指根據約束條件作出可行域;平移是指將目標函數直線進行平移尋找最優(yōu)解對應點;求最值是根據對應點進行聯合求解,確定對應點坐標并代入目標函數求出結果。
下面以高考全國一卷2015年文科數學第15題為例進行求解分析:
若x,y滿足約束條件x+y-2≤0
x-2y+1≤0
2x-y+2≥0,則z=3x+y的最大值為 .
解:由題目的約束條件作出可行域對應的平面區(qū)域如圖。由目標函數z=3x+y,可得y=-3x+z。先畫出直線y=-3x,然后平移直線y=-3x,由圖象可知當直線y=-3x+z經過點A時,直線y=-3x+z的截距最大,此時z最大。由題意可得x+y-2=0
x-2y+1=0,解得x=1y=1,即A(1,1)。此時z的最大值為z=3×1+1=4,故答案為:4。
二、 應用題型
線性規(guī)劃的應用題型主要是指以現實生活為背景提煉出來的線性規(guī)劃題,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等核心素養(yǎng)。解決這類題往往需要通過審題,找出變量之間的關系,并且能抽象出實際問題的數學模型,確定好它們的線性約束條件,寫出本問題的目標函數和約束條件。
應用題型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對題目進行一定的分析剝離,將生活問題用數學語言表述成數學模型。這是學生解決這類題型的最大困難,也是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的關鍵點,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耐心指導和有意識地導入。
下面我們以2016年的第16題為例進行求解分析:
某高科技企業(yè)生產產品A和產品B需要甲、乙兩種新型材料.生產一件產品A需要甲材料1.5kg,乙材料1kg,用5個工時;生產一件產品B需要甲材料0.5kg,乙材料0.3kg,用3個工時,生產一件產品A的利潤為2100元,生產一件產品B的利潤為900元。該企業(yè)現有甲材料150kg,乙材料90kg,則在不超過600個工時的條件下,生產產品A和產品B的利潤之和的最大值為 元。
解:設A、B兩種產品分別需要甲、乙兩種新型材料x件和y件,獲利為z元。由題意確立的目標函數為z=2100x+900y,約束條件為
1.5x+0.5y≤150
x+0.3y≤90
5x+3y≤600
x∈N
y∈N,約束條件表示的可行域如圖。由題意可得
x+0.3y=90
5x+3y=600,
解得x=60
y=100,即A(60,100),則當目標函數z=2100x+900y經過A時直線的截距最大,目標函數取得最大值為2100×60+900×100=21600元。故答案為:216000。
三、 含有參數題型
含有參數題型主要是指模型中的目標函數或者約束條件中含有參數。簡單線性規(guī)劃中的含有參數題型主要分為約束條件含參數、目標函數含參數、線性條件且目標函數含參數三種類型。這類題型主要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yǎng)以及思維的縝密性。
下面主要以2014年文科數學高考題目第11題為例進行求解分析:
設x,y滿足約束條件x+y≥a
x-y≤-1,且z=x+ay的最小值為7,則a=( )
A. -5
B. 3
C. -5或3
D. 5或-3
解:由題約束條件可作出可行域如右圖。解方程組
x-y=-1
x+y=a,解得x=a-12
y=a+12,所以A(a-12,a+12),當a=0時,A為(-12,12),z=x+ay的最小值為-12,不滿足題意;當a<0時,由z=x+ay得y=-1ax+za,要使z最小,則直線y=-1ax+za在y軸上的截距最大,滿足條件的最優(yōu)解不存在;當a>0時,由z=x+ay得y=-1ax+za,由圖可知,當直線過點A時直線y=-1ax+za在y軸上的截距最小,z最小。此時z=a-12+a+a22=7,解得:a=3或a=-5(舍去)。故選:B。
四、 綜合題型
除了前面三種題型,還有一些其他綜合性強、隱藏性高的題型,需要學生進行抽絲剝繭才能轉化成線性規(guī)劃題型,再進行解決。這類題是高中線性規(guī)劃里的難度較大的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現問題的能力,以及考查學生的數學抽象和邏輯推理等核心素養(yǎng)。
下面以2012年文科數學第5題為例進行求解分析:
已知正三角形ABC的頂點A(1,1),B(1,3),頂點C在第一象限,若點(x,y)在△ABC內部,則z=-x+y的取值范圍是( )
A. (1-3,2)
B. (0,2)
C. (3-1,2)
D. (0,1+3)
解:設C(a,b),a>0,b>0,則由題約束可畫出可行域如圖。由A(1,1)、B(1,3)及△ABC為正三角形可得AB=AC=BC=2,即
(a-1)2+(b-1)2=(a-1)2+(b-3)2=4,所以,b=2,a=1+3,即,C(1+3,2)則此時直線AB的方程x=1,AC的方程為y-1=33(x-1),直線BC的方程y-3=(3-2)
(x-1)當直線x-y+z=0經過點A(1,1)時,z=0,經過點B(1,3),z=2,經過點C(1+3,2)時z=1-3,所以,zmax=2,zmin=1-3,故選A。
在線性規(guī)劃題型的教學中融入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主要還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提高教師這一方面的意識,在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同時注重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課堂的導入將現實問題與教材相結合、多開展一些活動課題等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途徑。
參考文獻:
[1]章建躍.高中數學教材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6(07):44-49.
[2]王秀云.淺談高考中的線性規(guī)劃題型變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6):131-132.
[3]王尚志.如何在數學教育中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J].中國教師,2016(9).
[4]陳柳娟,林晴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教師教育教學思考[J].教學與管理,2017(3):109-111.
作者簡介:羅丹丹,袁仕芳,蔡瑋,廣東省江門市,五邑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