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勝貴
摘 要:新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對學生來講,一生有用的東西,無疑就是伴隨他們的良好習慣。
關鍵詞:培養(yǎng);學習習慣;觀察
一、培養(yǎng)遵守規(guī)則的習慣
“無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蔽覀兩钤谝粋€規(guī)則的世界。小到游戲,大到外交,規(guī)則讓我們成為有信用的人、文明的人。在當下,不遵守行為準則似乎變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謹小慎微,從細小方面進行培養(yǎng)。
二、培養(yǎng)熱愛閱讀的習慣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边@句高爾基的名言曾被無數(shù)人引用過,人們耳熟能詳,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形成閱讀的習慣呢?“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弊x書帶給人們的益處自是無需多說。教育的重點便是如何引導學生熱愛閱讀。此外,適當參加與讀書有關的活動也會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
三、培養(yǎng)尊重自然的習慣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弊匀坏膹V闊令人心生敬畏,而不尊重自然只顧駕馭它的人也一定不會得到自然的饋贈。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歸自然,才能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
四、培養(yǎng)尊重勞動,善于勞動的習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東漢名士薛勤曾這樣反駁他的好友陳藩,原句本意為闡述做大事與做小事的關系,也可以理解為勞動的意義。筆耕不輟固然值得欽佩,俯拾仰取何嘗不令人敬仰呢?高爾基的許多小說對于勞動有著豐富的描寫,他曾經(jīng)寫道:熱愛勞動吧,沒有一種力量能像勞動那樣使人成為偉大和聰明的人。
五、培養(yǎng)熱愛運動的習慣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幾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曾提出這樣的主張。體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體現(xiàn)了人類意志力的力量。它要求人們堅持訓練,奮力拼搏,挑戰(zhàn)極限。它告訴人們勝不驕敗不餒,告訴人們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六、培養(yǎng)尊重對方的習慣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痹谂c人交往中,尊重對方,尊重對方的行為、習慣、隱私,在行為中恪守禮儀,而這樣的行為也會是雙向的,當你尊敬別人時,別人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回敬于你。而對于學生來說,在交流中尊重他人,毫無疑問是對自身大有裨益的一種習慣,而這種習慣,可以從多方面開始培養(yǎng),例如笑著和別人打招呼等。當有一天學生會笑著給老師、家人和朋友打招呼時,微笑便改變了他的生活。
七、培養(yǎng)欣賞藝術的習慣
“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蘇霍姆林斯基曾這樣說。但藝術,在目前的教育中占有的比例不大。新教育關于藝術教育的宗旨,不是希望每一個孩子成為藝術家,而是希望他們能夠成為一個懂得欣賞藝術、熱愛藝術、尊重藝術的人。養(yǎng)成對藝術的敏感,能夠感觸藝術的學生,能夠培養(yǎng)出擁有熱愛藝術習慣的學生,亦是新教育的目標。
八、培養(yǎng)人文情懷的習慣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背珜Ч嫘袨?,應該是學校給予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之一,人們總是可以從給予中收獲。種一棵樹,做一次公益活動,讓公益意識成為學生的習慣,對學生的人格成長和公民情懷的形成具有積極的意義。
九、培養(yǎng)感恩的習慣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备卸?,永遠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人說,感恩是連動物都會的事情,是人的本能,其實不然,感恩也是需要學習的。在西方,許多父母會要求孩子寫感恩日記,感恩陽光、感恩自然、感恩一切給予微笑和愛的人。而在我們的意識中,感恩似乎只與親人和老師聯(lián)系起來,毫無疑問這樣的感恩是正確的,但范圍也會有些狹窄。學生應懂得感謝父母養(yǎng)育之恩,感謝老師教誨之恩,感謝他人幫助之恩,感謝自然贈與之恩,感謝社會關愛之恩,感謝祖國培育之恩,且將其作為一種習慣。
十、培養(yǎng)節(jié)儉的習慣
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在物質日益豐富的今天,更應教育學生勤儉節(jié)約。結合“三愛三節(jié)”活動,喚起學生的節(jié)儉意識、培養(yǎng)節(jié)約習慣、掌握節(jié)約知識,預防奢靡陋習不正之風在校園滋生。
十一、培養(yǎng)寫日記的習慣
寫日記對于每一個能夠書寫的人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更何況是學生。因為日記本身有較強的教育功能,它是自己對自己的訴說和交流,是自我成長的真實寫照,是自我鼓勵、自我批評、自我懲戒的有效手段。而當下的教育過程中,寫日記卻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因此,對于教育者來說,應當鼓勵學生在日記中記錄他們真實的思想和感情。周國平先生認為,應該把學生的日記看做他們的一塊不容侵犯的圣地,要克制我們的好奇心,鼓勵學生的日記不向我們開放。學生的心靈隱私越是受到尊重,他們就越容易培養(yǎng)起真誠、自信、獨立思考等品質,他們在精神上就越能夠健康的成長,他們在日記中才能表達自己真實的感情,勇于自省。
十二、培養(yǎng)自省的習慣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最后,則是極其重要,但卻經(jīng)常被人遺忘的習慣——自省。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需要在之后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一定的評判,是否正確,是否合理。
這十二種習慣,似乎微不足道,但對于教育者來說,引導學生們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是傳授知識之外的目標,會讓學生一生受益無窮,這也是新教育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李曉萍.中職數(shù)學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教師,2014(11).
[2]謝武松.淺談中職數(shù)學教學的困境與對策[J].教師,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