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器樂教學是音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內容。在眾多的樂器中,豎笛以其結構簡單、音色優(yōu)美、易于學習的優(yōu)點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通過“豎笛教學進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陶冶學生的心靈,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關鍵詞:豎笛教學;有效開展;音樂素養(yǎng)
豎笛教學進課堂能以學生為主體,讓孩子從小體驗音樂活動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把音樂課變成學生樂于投入的活動課。通過豎笛教學,改變音樂教學中學生只有“聽”“唱”被動學習的局面,倡導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能讓學生真正成為音樂學習的主體,學生能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一、選擇恰當?shù)膬热葸M行教學
在教學曲目的選擇上,我們應當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興趣,以有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在豎笛教學之初,我們選擇的曲目應該是《小星星》《兩只老虎》之類小學生耳熟能詳?shù)?、?jié)奏歡快的兒歌為主。在學生初步掌握吹奏技能之后,我們可以適當提高教學難度,選擇《世上只有媽媽好》《彩云追月》等較有節(jié)奏感的曲目,逐步提高學生的吹奏技能??傊?,在豎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學生熟悉愛唱的曲目,在會唱譜的情況下進行吹奏。教學中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吹奏能力。
二、及時解決吹奏中遇到的問題
由于小學生剛接觸豎笛,在吹奏時總顯得有些手足無措,我們教師應多點耐心,首先認識豎笛的組成特點,掌握吹奏的基本方法。小學生基本上不會唱譜,我在教學中就經常遇到孩子把音符一個一個地吹奏出來,沒有任何的節(jié)奏可言,這就要求我們在吹奏之前應當讓孩子學會唱譜。一句一句學會唱譜后,再進行吹奏,部分學生不敢單獨吹奏,這時我會把豎笛與視唱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認識音符、準確打出節(jié)奏之后,用豎笛合奏將旋律吹奏出來,這樣也會提高唱譜的精確度。在教學《送別》這首歌時,我首先讓學生學會唱譜,再用豎笛合奏加強練習。這樣運用豎笛通過視唱與合奏的有機結合,加強了學生的識譜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
三、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果
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如何才能因材施教呢?在教學中,我把全班學生分成了八個小組,每組都精心挑選了不同基礎的學生,小組成員互相幫助,采用互相競賽等形式促進學習。對于基礎稍弱的學生,我會更加耐心,待他們掌握最簡單的吹奏方法后,逐步加大難度,并予以及時鼓勵。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能輕松完成課堂上的作業(yè),為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我會布置一些難度較大的吹奏曲作業(yè),以挖掘內在的潛力,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
四、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在豎笛教學過程中,單一的教學形式很難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對學習音樂提不起興趣。因此,在開展豎笛教學活動時,把豎笛與其他樂器、歌唱、舞蹈、欣賞等融為一體,進行各種音樂活動。例如,可以用豎笛為歌曲伴奏;可以用豎笛為合唱教學服務;可以結合其他樂器合奏,豐富其聲音效果;可以把豎笛作為道具,創(chuàng)編豎笛舞;還可以用豎笛來為詩歌朗誦伴奏等。
五、提供展示舞臺,讓豎笛學習在課內外延伸
小學階段的音樂課學習,大多家長不夠重視,甚至認為影響學習成績,這種思想會影響到孩子,直接導致學生對音樂課不受重視。有什么辦法能讓學生覺得學習豎笛有成就感呢?我覺得多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的學習得以延續(xù)。學校實行一學期一測評的考核制度,并且經常開展師生豎笛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教師可以結合自己的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機會,可以安排在新課的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安排在新課學習前和學習后,采取個別表演、小組展示等多種方式,激勵他們更加認真學習,不斷進步。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引入豎笛教學既是小學音樂教學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需要。通過“豎笛教學進課堂”,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培養(yǎng)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陶冶學生的心靈,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這是音樂教學改革的深化,讓我們在音樂教學中不斷探索,充分發(fā)揮豎笛的作用,使學生快樂學習,有效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作者簡介:陳瑩,女,1988年9月出生,就職于安徽省定遠縣民族小學。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籍貫:定遠。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