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業(yè)
摘 要: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是現代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其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的運用直接對語文教學實踐產生影響,為更好地在語文教學方面發(fā)揮閱讀教學優(yōu)勢,根據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求,對答題閱讀技巧的運用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制定一系列的語文知識閱讀答題技巧運用方案,以此為教師更好地運用語文閱讀答題技巧展開教學工作提供理論知識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技巧;教學
初中階段語文閱讀答題技巧的教學實踐與運用對解決諸多教學實踐問題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使學生在進行語文知識閱讀過程中能夠對相關的重點知識內容有較為深刻的了解,避免學生因對基礎教學內容不了解而無法有效理解閱讀要點,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通過閱讀的方式讓學生獲得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
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性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現在教育的目的已經不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在閱讀理解這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的目的并不僅僅在于使學生的成績得到提高,更多的是對學生進行人格方面的塑造。
二、目前學生閱讀答題應注意的問題
1.注意關鍵字詞
在學生進行閱讀答題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忽略關鍵字詞的情況,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在答題時,不能準確地找到直接與答案相關的內容。筆者了解到,學生在答題時,通常都是在粗略地了解文章內容之后,就開始答題,并沒有注意到文本中的關鍵字詞及暗示信息,所作的答案具有相當強烈的主觀思想,并且答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導致學生在閱讀題中嚴重失分。
2.掌握文本體裁
在進行閱讀題目的解答時,學生必須對文本的體裁有系統(tǒng)的了解。例如,在了解到文本的體裁是說明文時,其出題方向大概就是考查說明文的體裁特點、說明順序、說明方法等。在文本體裁是議論文時,學生就應該注意議論文的論點及論據。在文本體裁是記敘文時,學生就應該格外注意人物及情節(jié)方面的描寫等。
3.帶著問題去閱讀
在進行語文閱讀前,教師要提出部分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答案,通過該方法加深學生對所閱讀課文的實際印象,提升學生的課文閱讀意識,改變學生的課文閱讀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在問題的選擇方面,教師要將問題分為多個部分,采用分散選擇的方法讓學生進行語文閱讀,從而保障知識閱讀的全面性,使學生找到相關的答案,在此過程中不僅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語文知識記憶能力,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使學生在知識閱讀過程中獲取有價值的語文知識,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基礎閱讀水平。
三、文言文閱讀技巧
1.全文掌握
相較于白話文來說,文言文存在一定的閱讀難度,無論是語言習慣,還是表達用詞,都會差之毫厘,謬之千里。所以,通過通篇閱讀、全文掌握的方式,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大致內容,而且還能更好地保持文言文的完整性,避免學生在零散學習中出現閱讀上的誤區(qū),影響學生對于文言文內容的正確理解。在掌握文本大致內容的基礎之上,學生在進行字句的拆離分析時,就不容易陷入誤區(qū),而且還能更好地發(fā)現文言文閱讀中的一些細節(jié)問題,提升自己的閱讀技巧。相比較于傳統(tǒng)的閱讀方法來說,這樣也更省時,更有效。
2.文言文題目的類型及答題技巧
(1)詞語解釋
詞語解釋的題型多半都是考查“一詞多義”,通常情況下,這些“詞”都在教材中出現過,學生對于它們的多層含義都有所了解。然而,在答題中,并不能“管中窺豹”地想當然,而是應該通篇閱讀,聯系上下文,再根據自己所學知識進行作答。如,《陳涉世家》中“輟耕之壟上”,“之”字是“去、往、到”的意思,作為動詞來使用,而在《愛蓮說》中“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則是作為結構助詞來使用的。
(2)句子翻譯
一方面,句子翻譯和詞語解釋是相似的,著重考查的也是句子中的某一個“多義詞”,考查學生是否能為這一詞賦予正確的解釋;另一方面,句子翻譯和詞句解釋是不同的,因為句子翻譯還要考查學生對語序的調整。很多時候,一個句子中會出現主謂倒裝、賓語前置等語序上的問題。所以,學生在回答這類問題的時候,應該將直譯的內容寫在草稿上,然后再放進整體的環(huán)境中進行推敲,重新確定語序,將最終的答案寫在卷面上。
(3)內容理解
無論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它們整體的內容不會是一句話或者一個詞就能夠道明的,需要在整篇文章的內容和結構中提煉出核心的部分。這就要考查學生對于文本中心思想的提煉能力,也是閱讀理解考核的重點內容。面對這類問題,學生可以先從原文的注釋上下手,確定作者想要表述的內容重點和方法,再利用自己所有的文言文知識,進行字詞的翻譯和大致內容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分析課文知識和內容。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中,無論是普通白話文閱讀還是文言文的閱讀,都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傳授完善的閱讀方法。此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也決定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會有所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合理地進行教學和引導,讓學生能在閱讀中綻放個性色彩,得到閱讀能力和個性的全面提升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大勛.初中語文閱讀答題方法的探究[J].讀寫算,2015.
[2]劉蘭英.語文閱讀教學策略之我見[J].中學課程輔導,2014.
?誗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