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術根
(長沙市中心醫(yī)院,湖南長沙410000)
房顫和心衰均為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在臨床上心衰的患者常合并有房顫,房顫的患者也常見有并發(fā)心衰的情況,隨著房顫分級的加重,心衰的患病率明顯增加[1]。臨床上對于房顫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常最小劑量β受體阻滯劑對心率進行控制,胺碘酮為臨床上常用的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具有輕度的非競爭性α和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的作用,有研究證實胺碘酮不同給藥方式對于惡心心律失?;颊忒熜в忻黠@的差異,但對于快速房顫合并心衰方面卻鮮見報道[2],因此本文開展相關研究旨在闡明胺碘酮不同給藥方式對快速房顫合并心衰患者療效差異,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研究選取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診于本院的快速房顫合并心衰患者126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63例。其中對照組男38例,女25例;年齡46~69歲,平均(58.95±8.29)歲;觀察組男37例,女26例;年齡43~71歲,平均(58.29±7.80)歲,兩組性別、年齡對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納入標準:①根據(jù)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體征及心電圖檢查等都符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的《內科學》第8版中關于快速房顫合并心衰的診斷標準[3];②無胺碘酮的藥物過敏史及使用禁忌;③患者及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②妊娠哺乳期婦女;③在治療期間應用其他抗炎藥物者。
對照組單獨應用鹽酸胺碘酮注射液靜脈滴注,由賽諾菲安萬特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70056。根據(jù)胺碘酮3mg/kg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將其稀釋到100ml,在15分鐘之內采用緩慢靜脈推注的方式將其推完,然后再應用微量注射泵以0.5mg/min的速度進行維持治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變化調整藥物劑量,治療療程為3天。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lián)合的口服藥物是鹽酸胺碘酮片(由杭州賽諾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號 H19993254),200mg/次,一日 3 次,連續(xù)應用7天,根據(jù)個體反應調整劑量,待患者病情逐漸趨于穩(wěn)定后,根據(jù)患者病情需要采用每周停藥2天的間隙療法,治療療程為3天。
(1)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心率(HR)作為臨床上監(jiān)測心功能的指標,采用iE33型多普勒彩色超聲心電圖進行測量(由飛利浦公司提供)。(2)白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 α(TNF-α)、超敏 c 反應蛋白(Hs-CRP)作為炎癥因子的指標,采用免疫吸附法測量IL-6、TNF-α濃度,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hs-CRP濃度,試劑盒由武漢默沙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3)隨訪3個月,觀察并記錄患者出現(xiàn)室性期前收縮、室顫、室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死亡情況。(4)療效判定[4],顯效:室性心律失常消失或室性期前收縮次數(shù)較前降低>90%,心電圖正常或者臨床癥狀表現(xiàn)及體征較前明顯好轉;有效:室性心律失常的發(fā)作時間及次數(shù)較前顯著減低,室性期前收縮次數(shù)較前降低≥50%;無效:室性心律失常發(fā)作時間及次數(shù)無變化,心電圖、臨床癥狀表現(xiàn)及體征無變化或反而加重,室性期前收縮次數(shù)較前降低<50%以下。
以SPSS22.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以均值標準差表示計量資料,對應t檢驗;應用χ2檢驗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以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4%(P<0.05),見表 1。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心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效果更明顯(P<0.05),見表 2。
治療前兩組TNF-α、IL-6、hs-CRP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經治療后發(fā)現(xiàn),觀察組各炎癥因子水平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兩組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在治療期間血、尿、便常規(guī)均未出現(xiàn)具有臨床意義的改變,肝腎功能也未出現(xiàn)明顯異常(P>0.05)。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表2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LVEF、HR的比較(x±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對比(x±s)
快速房顫合并心衰是根據(jù)心律失常的程度及性質進行分類的一種較為嚴重的心律失常,其臨床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一旦發(fā)生必須要進行緊急處理,否則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甚至猝死。胺碘酮作為抗惡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物,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阻斷鈉、鈣及鉀離子通道而減慢傳導,降低心率,延長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以及有效不應期,同時還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機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少心肌耗氧量[5]。
本研究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0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82.54%(P<0.05),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一致[6]。胺碘酮因其不產生負性肌力作用,屬于心衰患者抗心律失常較為安全的藥物??诜返馔欣谘娱L心肌細胞的動作電位和有效不應期,同時還可以延長心肌細胞的復極時間,雖起效緩慢,但藥效作用時間較長,然而靜脈注射胺碘酮其優(yōu)勢主要通過阻止交感神經及兒茶酚胺對心臟的作用,來減少竇房結、房室結等心臟起搏點的頻率達到控制心律的效果,起效迅速[7],在靜脈注射給藥時會出現(xiàn)較輕微的負性肌力作用,相關研究報道其對左室功能尚無任何影響[8]。將兩種給藥方式有機結合可以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達到延長藥效維持時間,縮短起效時間的目的。Hs-CRP、TNF-α、IL-6作為較為敏感的炎癥指標,在心律失常發(fā)作時具有重要影響,研究顯示上胺碘酮的抗炎作用可能與改善心肌微循環(huán),降低炎癥反應有關,同時還有一定的減輕血管收縮的作用而抑制前列腺素增多而引發(fā)的血管收縮、血小板聚集而減少微循環(huán)血栓形成,以促進復流??诜返馔梢越浉闻K代謝,產生乙基胺碘酮,然而靜脈給藥,藥物直接入血,容易刺激機體產生一些不良反應,一周停藥兩天也可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綜上,胺碘酮靜脈滴注聯(lián)合口服用藥治療急診惡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其作用機制可能與聯(lián)合用藥可有效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改善心功能有關,但其具體作用分子機制尚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