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寶全
一般來講,政府投資項目就是指使用政府資金投資建設的工程項目。目前我國政府投資項目實行審批制,審批程序依次為審批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政府投資項目多為關乎社會公平、國計民生的重大建設工程,對社會資源分配具有引導作用,其建設成效受到多方關注。然而現(xiàn)存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機制缺乏規(guī)范性,存在投資決策機制不完善、項目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項目資源配置缺乏統(tǒng)籌等問題。因此,提高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項目整體管理水平成為了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的當務之急。
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是伴隨著政府績效這一行政管理模式得到發(fā)展的,且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問題的研究和發(fā)展與政府管理模式的變遷息息相關。在傳統(tǒng)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技術效率是政府投資項目績效優(yōu)劣的主要依據(jù),而Hughes提出的3E原則(Economy(經濟)、Efficiency(效率)和Effectiveness(效益))改變了原有的績效價值取向,經濟性、效率性和社會性成為政府投資項目績效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Hatry(1997)認為在倡導“3E原則”的基礎上還應注重利益相關者對政府投資項目的質量認可度,由此增加了“滿意度”指標以提升績效評估質量。Han等人(2008)則試圖將六西格瑪原理和精益建設體系相結合對施工過程進行改進,以提高政府投資項目的整體績效水平,并通過案例分析證明了其有效性,為政府投資項目的績效評價拓寬了思路。
1.建設單位重建設輕前期。部分建設單位對前期工作不夠重視,認為項目前期工作只是一個簡單的策劃和構想,具體問題可以在項目設計和施工階段解決,如果在前期花費時間過多,反而會耽擱了項目的進度。
為了項目能趕快上馬,在未對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和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就把項目建議書或可行性研究報告報送到審批部門。在評估中經常發(fā)現(xiàn),個別建設單位總想著把項目投資做大,但又無法提供充足的依據(jù)?;蛘哂捎诳紤]不周,評估中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情況,需重新修改方案和投資。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評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2.各主管部門申報項目缺乏溝通。政府投資項目范圍廣、類別多,涉及住建、交通、教育等行業(yè)。不同行業(yè)的項目,由不同的主管部門或單位負責謀劃和申報。目前各部門或單位在謀劃和申報項目時,往往缺少與其他部門或單位的協(xié)調溝通。在建筑類項目的評估過程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項目周邊市政道路的實施計劃遠落后于建筑本身,即使建筑建好后也不能立即投入使用。這就造成了資源和投資的浪費。
1.基于價值鏈的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Kelly和Male最早將價值鏈引入工程領域,并基于價值鏈理論和企業(yè)價值鏈運用的實踐經驗提出了“項目價值鏈”理論。在項目是由一系列相關聯(lián)增值活動構成的認知上,項目價值鏈被定義為在建設工程項目生命周期中,創(chuàng)造工程項目價值的活動和連接它們的各種“紐帶”集合,工程項目價值鏈不是簡單的價值活動的組合,而是有機組成的一個系統(tǒng)過程。為了充分反映工程項目管理狀況,從時點和時期兩個維度對建設項目的增值活動進行分解,構建了基于價值鏈的、包含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兩大類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其中,過程指標是對項目管理過程中各價值生產階段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的執(zhí)行狀況的反饋,結果指標反映了項目建設管理所產生的可預期成效,是對產生價值的基礎活動和輔助活動執(zhí)行結果的總結。通過與項目價值鏈活動相結合,結果指標和過程指標既能反映項目價值生產過程的運行狀況,又能實現(xiàn)管理績效的準確評估。
2.做好項目謀劃和申報工作。各主管部門或單位可依據(jù)國家和省市政策、相關規(guī)劃、社會和經濟發(fā)展情況等及早做好項目的謀劃工作,建立項目儲備庫。納入項目儲備庫的項目,按照輕重緩急和條件成熟程度,開展前期工作。在各項目申報前,應加強與相關部門的信息溝通和工作銜接,做好項目年度申報計劃。這樣既有利于對項目進行統(tǒng)籌管理,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因信息不對稱造成的項目重復建設、資源不共享、投資浪費等問題。
3.完善項目咨詢評估的基礎工作。相關建設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等是項目咨詢評估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建議各主管部門根據(jù)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合理制定、細化以及更新相關的建設標準、行業(yè)規(guī)范等文件。在此基礎上,結合各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建立不同行業(yè)、不同類型項目的投資估算數(shù)據(jù)庫和經濟指標合理性評價方法。
綜上所述,在基于價值工程的政府投資項目管理績效評價模型理論論述完全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政府投資項目的管理績效評價中。項目實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切身利益。因此,各個部門及單位應密切配合,加強溝通,共同做好政府投資項目評估工作,使政府投資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