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秀敏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建立形成發(fā)揮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币虼耍W語文教學中,我們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的完善人格,開放教學,讓學生個性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開放教學
一、開放學生的身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躍、和諧、民主、平等、歡快的課堂氛圍是學生創(chuàng)造性、積極健康的人生態(tài)度生長發(fā)展的空氣、陽光和水?!边@句話是葉瀾教授說的。是呀,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信息溝通的過程,是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的特殊的人際交往活動。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涌動著的生命體,教師要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教學活動充滿師生的激情,涌動著靈感,彌漫著人情味,成為一種具有生命意義的活動。
在教學中,我們可對一些課堂常規(guī)進行廢除和完善,以營造開放、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如,引導課前預習,可先向學生開放教學內容,讓學生事先查找資料、搜集信息、預習新課等;引導有錯必糾(包括對教師、教材和權威出項的錯誤),有疑就問民主,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和解疑;允許圍繞學習內容輕聲說話,允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活喜歡的問題回答,允許學生上課不必挺胸直背,學生可以舉手說,也可以不舉手說,可以站起來說,也可以坐著說,可以按老師指定的發(fā)言,也可以搶答,可以同桌討論,也可離座找好朋友切磋……這種充滿人文精神的課堂氛圍,學生心情愉快,他們敢想敢說敢問,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他們的個性得到解放,老師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過程中,也尋回自身勞動價值的快樂。
二、開放教學內容
《課程標準》提出:開放式的教學內容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廣闊的空間,使學生有更多的個性選擇,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最基本的條件,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1.為學生創(chuàng)設聯(lián)想的時空。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該著眼于開發(fā)學生的潛能,創(chuàng)設一個想象的空間,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舞臺。如,一個老師在執(zhí)教語文課《春天來了》一課中,在讀完“麥苗醒來了,舒展著嫩綠的葉子”時,問孩子:“為什么麥苗在這時醒來,舒展嫩綠的葉子?”這一問題猶如一顆石子,在學生們的心海中蕩起一朵朵思維的浪花。有的說:“春天來了,春雨下了,麥苗趕著來洗澡?!庇械恼f:“春天里花都開了,麥苗也不肯落后呢?!薄『⒌南胂笫悄敲簇S富,那么美好,那么富有人情味,那么富有個性化,在他們心中,春天是人,春雷是人,春苗是人,世間所有萬物都有生命,這樣的教學充分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人文意識,也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個性。
2.查找資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按照老師布置的預習內容,指導學生或上圖書館或上網(wǎng)資料搜集或進行網(wǎng)上閱讀,搜集信息。這樣拓展學習內容,使語文課程更加多元化、主體化。如,教學《小興安嶺》一文時,布置預習任務中,讓學生去查找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使學生對小興安嶺有了一個粗略的印象。后來,學生通過查課外書,上網(wǎng)查詢,查找到了豐富、有趣的資料論文發(fā)表。如,“小興安嶺盛產(chǎn)東北三寶:人參、鹿茸等名貴藥材”;“小興安嶺的交通工具很特別,有雪橇……”等。這樣,學生有了比較充分的知識準備,課堂上表現(xiàn)更積極了民主,學習目的更明確了,而且,學習活動延伸到了課外,不僅擴展了知識面,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學習的習慣,學生的豐富個性也得到了表現(xiàn)的空間。
三、開放教學方法
“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開放教學方法,要體現(xiàn)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新理念,讓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學,讓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讓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也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如,老師在教學中可摒棄傳統(tǒng)的“評判者”的角色,對學生的匯報、答問讓其他同學來評判、質疑;對有異議的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或爭論來求得辨析;也可運用“延遲判斷”,讓學生有更多思考、分析的空間和時間,這樣,學生顯得自信,敢于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敢于反駁和質疑,個性得到了體現(xiàn),得到了發(fā)展。
四、開放學習形式
《新課程標準》提出“尊重學生的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币虼?,開放學生的學習組織形式是十分必要的,把學生按照個性、學習水平、智能因素等情況,混合編組或自愿組合,把課桌椅擺成方形、凸形或圓形,五六人成一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對以往的生生交往這一單調的班級教學組織形式進行開放,將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我意識,增強合作觀念,這樣使每個學生都積極投入,使合作學習充滿生命的個性。
如,在學習《全神貫注》一文時民主,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自學,圍繞“課文哪些地方可以表現(xiàn)羅丹的全神貫注?”這個問題進行小組學習,學生們有的畫,有的說,有的記錄,有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形成小組意見。然后以小組為單位,派名代表到講臺前匯報。在匯報過程中,還不時接受其他組同學的提問和老師更細致的點撥,在相互切磋中,找到問題的最佳答案。在這樣的學習中,不同程度的學生以不同方式主動參與、自主探索,成為主動參與知識獲得過程的人。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的個性受到尊重,又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真摯關懷,為自己的收獲而感到高興。
葉瀾教授認為:人是世界上最具有豐富性的生命,要讓教學充滿生命活力,要讓學生主動發(fā)展,要關注學生富有個性化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我們要開放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把尊嚴還給學生,把童趣還給學生,讓學生豐富多彩的個性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
我們相信:教師開放教學,放飛學生個性,教育將活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