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鵬
摘 要:在各類教育中,書法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措施之一。書法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書寫能力,還能通過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與人格品質。引領學生通過書法課堂走進書法的美學世界,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與感官的欣賞養(yǎng)成審美取向,通過這種方式潛移默化的影響,逐漸引導塑造學生高雅的審美觀,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人格精神。因此,探究書法教育對人格塑造及培養(yǎng)審美觀的影響具有重要價值。文章討論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探究通過書法教育對學生審美觀和人格塑造產生的影響,以期為相關研究者提供啟示與借鑒。
關鍵詞:書法教育;審美觀;人格塑造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深化與開展,書法教育快速興起與發(fā)展,在許多學校中都開設了書法教育課程。在這種形勢下,國家教育部成立全國書法等級考試委員會,許多高校都將書法教育設置成公共選修課程。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就應該讓書法在我國再創(chuàng)輝煌,重興國粹,提高學生對書法的認識,加強學生的寫作及審美能力培養(yǎng)。而且在教育時,不斷提升學生對書法的鑒賞能力,從名家作品中吸取神韻和精華,感悟生活之善、自然之美及情感之真,通過學習逐漸培養(yǎng)學生審美體驗與審美觀念,逐漸升華學生的人格。因此,探究書法教育對審美觀及人格塑造的影響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
對于高等教育而言,開展書法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及塑造人格的重要課程。書法教育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成功的人格
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yǎng)成功的人格,因此書法教育最終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人的品格,這點與素質教育目標一致。書法家藝術創(chuàng)作或流俗或超邁,主要源自于書法家的品格高低。首先,書法教育能夠增強學生自己的愛國主義意識,使其從中體會到我國書法博大精深。其次,書法教育還能夠磨煉學生自身的自勵意志,因書法是一門充滿技能及藝術的學科,只有通過反復練習及持之以恒才能夠有所作為。最后,書法教育能夠端正學生自身的思想行為。要學習書法就必須要修養(yǎng)心性、澄懷靜思、虛空淡泊、專心一致,持久練習書法就能夠讓書法家淡定人生,以誠待人,養(yǎng)成和諧相處的良好作風。
(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書法知識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博大精深,因此在書法教育時,就不僅要求學生寫好字。書法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傳承文化,通過書法教育將漢語言、考古、書法技法等各方面知識傳遞給學生。通過書法學生不但能夠了解漢字演變過程,還能夠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變遷,不斷完善學生的人格,還能夠提高學生人文修養(yǎng)及個性發(fā)展。
(三)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質
通過書法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因書法教育非常重視審帖、臨帖、讀貼及背貼,而書法教學第一步就要求細致入微的觀察。其次,書法教育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書法藝術是具備形象與抽象的二重性藝術。書法教育要求學生在思中學、學中思,同時可培養(yǎng)學生歸納能力、聯(lián)想能力及內化能力。最后,書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書法藝術以靈動、抽象及豐富的線條給人展示美的感受。欣賞者能夠感受到不可抑制的生命力,喚起人們不屈的性格和豪放的氣魄,喚起人們嚴謹協(xié)調的作風。
(四)有利于健全學生的心理素質
人們具備的喜怒哀樂等各情感隨時能夠被宣泄。雖然許多學生懂得通過理智對情感進行控制,但是如果僅僅依靠控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有效途徑就是陶冶,以情感疏導情感,通過情感調節(jié)情感。學生通過書法創(chuàng)作,能夠融入到一種高尚而純凈的藝術境界,淡化或宣泄某種情感,實現(xiàn)心靈上充分的解放和自由。
二、書法教育對審美觀的影響
從前面分析來看,對學生開展書法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和書法技能,而且通過書法教育,對學生審美觀也有一定影響。
事實上,書法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具有關鍵性作用。書法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觀的重要手段之一,或粗獷奔放或優(yōu)美柔和的線條、氣韻貫通的布局章法等均能夠引導學生從中獲得美感的源泉。學生審美能力高低直接影響著審美活動質量,豐富學生的審美感受及審美創(chuàng)造,因此書法教育中,必須要高度重視審美觀的影響。
(一)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
在審美能力中,情感力是最為活躍的一種因素。情感力滲透到其他審美能力中,是支配與誘發(fā)人們從事審美活動的原動力,換而言之,情感為藝術的靈魂。書法藝術要表達的并不單純是人的思想,還能夠表達人的情感,因此書法教育中就要培養(yǎng)學生書法審美情感,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與藝術,產生情感的共鳴。因此書法教育中就要引導學生去感知作品的美的意境與形式,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從而形成審美感受,進行審美判斷。比如對懷素的草書墨跡進行欣賞時,從表面看此帖書法清勁渾熟、高華圓潤、不狂怪而防逸,同時還具有靜不失變化、動不失規(guī)矩,形成一種出神入化的書法藝術境界,展示出書法的文化內涵。而欣賞倪瓚大師的書法作品“靜寄軒詩文”,其筆墨清古而瘦勁、自然,無論是結字還是筆畫多含有隸意,其格調淡遠靜穆,獨特的魏晉文風別具特色,這種書法屬于其晚年小楷書法的代表作品。因此書法作品具備的情感性體現(xiàn)出審美心理,學生只有通過情感體驗去感知美,才能夠熱愛美,從而對審美產生一種自由、有序的超越。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興趣
在書法教育過程中,學生是審美的主體,而書法藝術審美屬于一個不斷探討、不斷反思、不斷創(chuàng)造的過程。一幅比較優(yōu)秀的書法作品不但要能直接描述生活,同時必須要書寫書法過程的感受。比如趙之謙的書法,在濃麗端莊的字形上彌漫著一股郁勃氣息,富貴而不清艷,妖嬈而具有骨體,猶如一朵朵盛開芙蓉。這種書法作品,同時象征著書法家的人品。這種書法作品就是融合了主觀精神和客觀物象的意境,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思想情感,表示著書法作品的成熟。因此從表現(xiàn)形式來看,書法藝術具有特殊性,在書法教育中要促進學生培養(yǎng)特殊的思維模式。書法教師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書法藝術修養(yǎng),提高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觀。
三、書法教育對人格塑造的影響
在高等教育中,書法教育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審美觀,同時還會影響到人格塑造。因此,探究書法教育對人格塑造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筆者結合自身工作體會,從以下幾個角度談談書法教育對人格塑造的影響。
(一)通過書法教育緩解學生心理壓力
書法作品,能夠非常真實地體現(xiàn)出創(chuàng)作者的內心情感,所以在書法教育中就要引導學生用情感去欣賞。作品中蘊含的優(yōu)美文辭以及美感形式都能夠感染學生的情緒。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從行文中可以看出來其筆墨優(yōu)美流暢如行云流水,能夠讓學生從中感受到王羲之和友人在一起的閑適、愉悅心情。這種精湛的筆墨技巧加上優(yōu)美文辭,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受,從心靈上和作者產生共鳴,讓自身精神進一步得到升華與完善。因此書法魅力不但以書寫漢字為主要目的,還通過漢字體現(xiàn)生命。書法作品的強烈和直接的情感具有引領作用,能夠改善學生的心理和情緒,緩解或消除學生因考試、就業(yè)等壓力造成的不良心態(tài),將學生的精神世界逐漸轉移到欣賞中,實現(xiàn)心理平衡,有效緩解學生心理壓力,讓學生從中獲得心理平衡。
(二)通過體驗書寫穩(wěn)定學生浮躁心理
通過書法作品對學生進行情感引導,能夠凈化欣賞者的心靈。而與欣賞書法比較,通過書法體驗,有效陶冶學生的性情,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安靜恬淡的心態(tài),并且還能夠把這種心態(tài)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具備靜修功效,可以讓學生從中得到啟示。而且大學生具有自身的特征,自控力不高,心急氣躁,而書法教育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書寫的良好習慣,即便是每天花費一個小時,通過書法可以鍛煉學生的情緒,使其逐漸養(yǎng)成平靜的心態(tài)。在書寫過程中全神貫注、專心致志,這種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心態(tài),調節(jié)消極情緒,同時經過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學生在這種寧靜中逐漸喜歡上書法,就能夠從中獲取到愉悅,感受“靜中之樂”,逐漸促進性情和諧、健康地發(fā)展。
(三)通過書法實踐錘煉學生品格意志
隨著社會不斷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不斷加快,加上近些年打印機、電腦不斷普及,許多學生一年里極少寫字,書寫變得可有可無。許多學生的書寫能力不斷下滑,常常是提筆忘字,更不要談到書寫技能。而書寫技能不但屬于傳統(tǒng)文化組成部分,需要學生學習繼承,提高自己的書寫水平,同時學生通過技能的訓練,還能培養(yǎng)自身意志力。技能訓練對適應社會具有重要意義,這點效果比較慢,常常被凡事重視效率的人們忽視。事實上,學生在不斷提高書寫技能過程中,也會逐步提高其意志力。當然在這種書法教育中,讓學生了解古代書法家的經歷,對學生提供非常好的人格參照。比如徐浩在《論書》中提到:“張伯英在臨池學書,池水盡墨……四十馀年?!庇纱丝梢姽湃藭鴮懰囆g的造詣深厚,還能夠看出古代書法家成名前刻苦學習、不怕困難的精神。字如其人,要學習古人的書法,同時就要學習古人的人格精神,不但能夠錘煉學生的品格精神,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力,這是學生人格塑造的不可缺少因素。
事實中中國文化屬于人格文化,在道、儒及釋各方面對人格文化都提出要求,傳統(tǒng)文人就是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逐漸成長起來。書法藝術屬于一門包含精神人文的藝術,這門藝術比較重視人格修養(yǎng),對人格文化產生巨大影響,促進人格的自我完善與修養(yǎng),不僅是給別人看,而且通過作品體現(xiàn)出一種高尚情操。而且書法教育屬于一種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具有靈活性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書法教育過程中,不但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還必須要提高學生審美觀,塑造學生人格。
總而言之,書法教育是高教中重要課程之一,能夠有效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因此書法教育,是一個創(chuàng)造、探討及反思共進的過程,是書為心畫的過程。通過書法教育能夠磨煉學生意志,陶冶情操,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見,書法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文化涵養(yǎng),塑造完美的人格魅力。
參考文獻:
[1]孫理由.書法在藝術教育中的“非審美功能”[J].藝術教育,2015,(05).
[2]譚萬寶.書法藝術的審美本質[J].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05).
[3]丁盒林.再論書法教學與學生素質[J].青少年書法,2013,(05).
[4]翟云峰.體現(xiàn)在中國書法藝術中的“道”的審美文化[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17,(01).
[5]陳宗章.當代大學生審美素質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社會角色理論視域下的闡釋[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06).
[6]顧瑾,瞿忠瓊.高校德育的審美精神[J].江蘇高教,2017,(11).
作者單位:
晉中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