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水沐
摘要:陶瓷書法裝飾是一門古老而又獨特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她不但豐富了陶瓷裝飾的元素,突破了圖案和繪畫的單一模式,也增強了陶瓷工藝的藝術審美效果;是最受歡迎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之一。
關鍵詞:陶瓷書法裝飾;起源;發(fā)展;藝術形式;藝術特點
在陶瓷裝飾藝術中,陶瓷書法裝飾是重要的裝飾類別。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也是中國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之一,陶瓷書法以它清新高雅的形象出現(xiàn)在陶瓷藝苑里,容光照人,在陶瓷裝飾藝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何謂陶瓷書法裝飾藝術
陶瓷書法,顧名思義,就是表現(xiàn)在陶瓷上的書法,它是陶器書法和瓷器書法的總稱。陶瓷書法作品,是指以書法為陶瓷裝飾主體的作品,它是以原材料陶瓷為載體,以書法為其主要藝術形式,通過陶瓷工藝技術制作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經(jīng)化學反應而成的陶瓷藝術品。狹義地說,表現(xiàn)在陶瓷上的書法三個組成部分(正文、題識、款?。┑娜我徊糠郑伎煞Q為陶瓷書法;廣義地說,陶瓷書法是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它與陶瓷雕塑、陶瓷繪畫等是姐妹藝術,從內(nèi)容、形式到創(chuàng)作手法,它們既互相影響,互相融合、互相協(xié)調(diào),又各自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都是陶瓷裝飾的不同形式,它們都屬陶瓷工藝美術范疇。
二、陶瓷書法裝飾藝術的起源與發(fā)展
從歷史淵源上看,書法藝術與陶瓷裝飾之間的關系,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文字起源時期。如距今45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中出土的一只陶尊,就刻有符號,有學者認為這個符號是“炅”的繁體或“炅山”兩字的合文。類似圖案的文字,在西安半坡遺址的彩陶器皿上也有。雖然這些符號沒有跳出實用的圈子,只能稱之為文字符號裝飾,但是陶文的出現(xiàn)為書法在陶瓷裝飾中的運用開了先河。
秦漢時期的瓦當是中國書法藝術與陶瓷裝飾真正結合的產(chǎn)物,是秦漢時期書法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的最好例證。秦代的陶器上很多多裝飾有文字,如“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十二字瓦當便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的見證。漢代的瓦當中也常見用書法裝飾的,字體有篆有隸,內(nèi)容一般為寄寓性的,如“長樂未央”、“延年”、“如意”等,漢武帝茂陵陵寢有“與民世世,天地相方”、“永安中正”十二字瓦當。
早期陶器上的書法裝飾藝術主要以刻畫和模印為主,而直接在陶瓷坯體上書寫的書裝飾藝術到唐代才真正出現(xiàn)。以陶瓷作為載體有意識地、大批量地進行書法裝飾,首推唐代的長沙窯瓷器。如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壺上題詩:“一別行千里,來時未有期。月中三十日,無夜不相思?!笨梢哉f,自唐代開始,書法藝術才真正有意識地運用于陶瓷裝飾領域。宋代則延續(xù)了唐代傳統(tǒng),在瓷器上書寫氣韻生動的詩詞短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磁州窯的書法藝術被評價為“字體遒勁古拙,非今人能為”。
明清時期陶瓷上的書法裝飾多與陶瓷工藝、繪畫藝術和文學藝術相結合,構成了書法裝飾形式清雅、內(nèi)涵深刻的藝術之美。如康、雍、乾時期的琺瑯彩瓷器上,詩文書畫相得益彰,在題詩的引首、句后還有朱文和白文的胭脂水或抹紅印章,在雪白的瓷胎底上用琺瑯彩料繪畫,配上點題的書法題詩??滴鯐r期還流行在瓷器上書寫如《圣主得賢臣頌》、《出師表》、《赤壁賦》、《滕王閣序》、《歸去來辭》、《蘭亭集序》等整篇文章。
三、陶瓷書法裝飾的藝術形式
(一)直接用書法藝術裝飾陶瓷
此種裝飾以書法作品面貌面世,這是陶瓷書法裝飾的重要門類。比如,黃璽寶大師的《大江東去》瓷盤、《懷仁集》瓷瓶、《赤壁賦》瓷板三件作品用行書或行草書寫文學作品于瓷器之上,純美的釉面映襯著字跡。作品上的書寫章法美、字跡美與文學作品的清詞麗句美、意蘊境界美交相輝映,書法、文學美又與陶瓷載體的器型美、胎質(zhì)釉質(zhì)美相襯托、相配合,從而形成陶瓷書法作品特有的高雅優(yōu)美的氣質(zhì)與神韻。
(二)在陶瓷畫中題寫詩文進行裝飾
第一,依詞作畫,詞畫一體。如徐金和《釵頭鳳》鑲器上,描畫唐婉在沈園與前夫陸游相遇,向陸游送上酒肴以作撫慰。陸游心潮翻滾,乘醉用行草體題詞“釵頭鳳”于壁上,以抒發(fā)對母親拆散他們恩愛夫妻的怨憤;從而擴展了繪畫的思想內(nèi)涵,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品位。
第二,以詩代題名。這種作品是最為常見的陶瓷藝術作品與陶瓷書法裝飾形式。如王隆夫的瓷板作品《鐵拐李》,描繪鐵拐李身背大葫蘆,跛腳拄杖,抬頭左望,行走于云煙之中。畫右上角題詩:“垢面蓬頭跛一腳,遍行天下真快樂。神仙本有長生術,豈識葫蘆藏甚藥”的詩后題款。生動的行草字體與畫中形象相映襯;詩歌對鐵拐李的形貌、神情作了逼真描寫,這就使得整件作品的藝術品位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第三,以陶瓷書法作品用作背景,以呼應襯托陶瓷畫中形象,也是陶瓷書法裝飾常見形式之一。如傅平的瓷盤作品《孫中山》,用畫瓷相形式描繪了孫中山頭像,頭像背后是《大總統(tǒng)誓詞》,仿孫中山筆跡的《誓詞》展示了偉人的心志,與孫中山堅毅的神情相互呼應,更顯示出人物的領袖風范,從而增強了作品藝術魅力。
四、陶瓷書法裝飾的藝術審美特點
(一)形式美
陶瓷器皿的類型一般為日常的實用器物,如盤、罐、碗、枕、瓶等,皆有一定的外部形狀,裝飾以書法藝術,如同在一定的外形輪廓中進行線條的組合構成,具有與紙上書法不同的形式美。用筆把詩文、題字類書法作品直接寫在坯體上,黑白相間的效果如同白紙黑字,由于坯體的質(zhì)感與紙質(zhì)不同,吸墨的性能也與紙不同,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在坯體上書寫的效果要比在紙上好,特別有利于表現(xiàn)筆畫的鋒芒棱角,這就使得陶瓷書法更顯得靈動而富有神采。
(二)意境美
書法藝術本身就具有意境美。書法藝術運用于陶瓷裝飾,不僅是一種“形”的裝飾,而且是一種“意”的表達。從外表看,意境美是依附于形式美的,點畫之間的矛盾統(tǒng)一關系,通篇的虛實分布讓我們體味了線條和造型之美,但書法藝術的更高境界是意境美,即所謂的“神采”、“氣韻”等,帶給欣賞者“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境之美。陶瓷的制作也是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的過程,古人認為,“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為之器”,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道“”與“器”的結合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馮先銘.《中國陶瓷》[M].中國古籍出版社.2001
[2]朱順龍,李建軍.《陶瓷與中國文化》[M].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3
[3]占慧,洪健康.《淺談陶瓷裝飾藝術》[J].《景德鎮(zhèn)陶瓷》.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