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杰
摘要:閱讀是搜索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它可以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盡快進入閱讀的角色中,掌握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的質量,是新世紀語文教學中的一個熱點問題。筆者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一套以讀為本,以悟為主,以練為基,實施“讀、悟”融為一體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以讀為本
小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從朗讀開始的,所以,最初的閱讀能力只能是朗讀。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吟誦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親切的體會在不知不覺之間,內容與理解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可貴的境界?!睂W習語文,必須達到這種境界才會終身受用不盡。也就是說,在語文教學中合理而恰當?shù)剡\用朗讀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深化語文課堂功效。
在教學中,我特別重視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在初步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朗讀,要求他們讀每篇課文都要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jié)奏、讀出感情。首先要正確地讀,要求學生用普通話,聲音洪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其次,要流利地讀。在正確讀的基礎上,重點要求讀得連貫自然,不讀破詞句。最后,是有感情地讀。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尤其是要讀好人物對話的不同。只有把讀和感悟語言、積累語言、習得方法、運用語言、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等結合起來,學生才能從大量的讀中感悟到語言點點滴滴的妙用。
二、讀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領悟,在讀中領悟。就是把讀書與思考結合起來,學生對課文有所領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閱讀和表達的能力,是謂“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學課文都是編者精心推敲選擇的佳作,均有啟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可特別注意對重點語句的點撥,誘導通過朗讀吟誦,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
閱讀教學中,要避免煩瑣多余的內容分析,就必須注重和突出“感悟、積累、運用”。它是構成閱讀教學中逐級推進的課堂教學“三層次”?!墩n程標準》提出的“感悟、積累、運用”,除了讀之外,還有大量的其他學習活動,如說、聽、寫、思考、游戲等。讀是感悟、積累的重要手段與方式,說、聽、寫、思考、游戲等也是積累、感悟、運用的重要方式。這些方式在不同的時候針對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對象進行運用,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這些方式往往體現(xiàn)為訓練,就是“讀”也是訓練的一種方式之一。我們的語文課堂提倡以讀代講,是為了減少教師對課文進行煩瑣零碎的分析,把讀書時間更多地還給了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只有把字、詞、句等的訓練與讀有機結合起來,我們的“以讀為本”才能真正煥發(fā)出其特有的生命力與活力,讓學生在扎實有效的語文基本技能訓練中積累、感悟“語”與“文”,在多層次品讀中進一步感悟和內化語言,進而能在相應的生活圖景中積極地運用所學到的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多形式讀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課堂教學要避免單調乏味,有效的策略之一是設計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中充分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從不同的角度來設計,讀書的形式也就多種多樣。(1)閱讀目的:引讀、范讀、賽讀、評讀、品讀。(2)閱讀速度:速讀、慢讀、跳讀。(3)閱讀人數(shù):個別讀、開火車讀、小組讀、男同學讀、女同學讀、集體讀等。(4)是否出聲:默讀、朗讀、背誦。(5)閱讀意圖:精讀、略讀、瀏覽、正確地讀、流利地讀、感情朗讀。(6)讀與其他語文學習相結合:抄讀、讀思、邊讀邊想象畫面、誦讀、分角色朗讀、配樂讀、表演讀、讀畫、聽讀、讀說、讀寫……教師要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讓他們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自讀自悟的機會,在生動活潑、樂此不疲的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形成積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四、自主閱讀,放飛心靈
語文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我們語文教師做長期、細致、積極的引導和訓練。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堅持“以讀為本”的訓練,學生與語言充分地面對面接觸,品嘗語言的“原汁原味”,就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產(chǎn)生共鳴,從而達到以讀為本,構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之目的。語文閱讀不應是生活中隨意的、漫無目的的消遣性閱讀,也不應是一般的、了解性的淺嘗輒止地閱讀,它應該是一種全身心投入地欣賞性閱讀,應當以一種積極向上的審美心態(tài),集中自己全部心智,去充分感受、理解、欣賞、評價文本中的人與事、景與物、情與理,不僅要觀其“言”,更要品其“味”,悟其“神”,讓閱讀過程成為學生一次審美的體驗,一次發(fā)現(xiàn)美的旅程!可見,閱讀已被賦予了一種全新的內涵,它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過程中的作用與價值越來越厚重,每篇課文教學的內容都是極為豐富的,而教學時間卻是很有限的。因此,要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就必須選準“讀”的內容。只有選準了“讀”的內容,才能讓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品詞析句、體味情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陶冶情操。引導,給予濃墨重彩的強化,并通過引導學生多讀、細讀,體會它的妙處。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是悟的基礎,悟是讀的深入,練是讀和悟的融會貫通,是語言積累和運用的水乳交融,是技能的形成過程。閱讀教學中應做到以人為本,“訓練”中包容“感悟體驗”;以讀為本,“感悟體驗”中體現(xiàn)“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