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曉萍
【摘要】 目的 探究腦卒中患者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聯(lián)合個性化分級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68例腦卒中患者, 根據(jù)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4例。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藥物治療聯(lián)合常規(guī)護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分級護理。觀察比較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研究組認知功能、上肢功能、社會功能、自理能力評分分別為(18.45±3.16)、(22.48±2.58)、(21.35±2.66)、(22.17±2.45)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12.41±2.02)、(16.42±3.07)、(15.37±2.15)、(16.18±3.28)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腦卒中患者接受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分級護理, 對其生活質量具有明顯提升作用, 可在臨床中對個性化分級護理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 常規(guī)藥物治療;個性化分級護理;腦卒中;生活質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9.116
腦卒中是因患者顱內動脈受到多種誘發(fā)因素影響導致的變窄、堵塞或破裂所引發(fā)的腦血管血運障礙, 造成患者腦部缺氧缺血, 對其腦功能產(chǎn)生嚴重損害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疾病在我國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殘率, 據(jù)相關部門統(tǒng)計顯示[1], 在我國腦卒中致殘率高達85%左右, 這對于患者的健康及生活均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F(xiàn)階段阿司匹林、尿激酶等藥物的應用已經(jīng)形成了治療腦卒中的有效方案, 但是藥物治療僅可對其病情進行控制, 關于患者后期康復則無法涉及, 因此需要輔以護理干預提升患者預后。本研究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分析常規(guī)護理與個性化分級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現(xiàn)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68例腦卒中患者, 根據(jù)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34例。研究組中男21例, 女13例;年齡55~80歲, 平均年齡(62.3±5.9)歲。對照組中男19例, 女15例;年齡56~81歲, 平均年齡(62.7±6.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 常規(guī)吸氧、降糖降血壓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口服阿司匹林片, 50 mg/次, 1次/d, 皮下注射肝納素5000 U, 1次/d, 靜脈滴注25萬U尿激酶溶于100 ml生理鹽水混合液, 藥物治療持續(xù)10 d。
1. 2. 1 對照組 在常規(guī)藥物治療基礎上行常規(guī)護理, 包括患者氣道護理、良肢位護理、飲食搭配指導等。
1. 2. 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分級護理, 具體內容包括:①個性化護理:為患者講解腦卒中發(fā)病機制、影響因素、治療方法及并發(fā)癥相關知識, 加深患者對該疾病及自身情況的了解, 同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 消除其負面情緒, 提升治療信心, 并以患者的病情及自身情況合理制定護理方案。②分級護理:包括重癥患者護理、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 根據(jù)患者的評估結果給予其相應等級的護理。重癥患者意識不清, 肌肉無力, 生命體征異常, 需要進行氣道吸痰, 勤翻身預防墜積性肺炎與壓瘡的發(fā)生;特級護理服務是針對病情平穩(wěn)的重癥患者, 護理措施與重癥護理相同;一級護理服務的患者已無生命危險, 因此需要進行心電監(jiān)護、病情觀察等護理, 并指導其家屬參與護理工作;二級護理服務的患者病情已得到良好控制, 無意識障礙, 應給予其常規(guī)護理以及早期康復指導護理。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及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 參考腦卒中專門化生存質量量表(SS-QOL), 主要包括認知功能、上肢功能、社會功能、自理能力4部分, 每項評分25分, 總分100分, 分值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認知功能、上肢功能、社會功能、自理能力評分分別為(18.45±3.16)、(22.48±2.58)、(21.35±2.66)、(22.17± 2.45)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12.41±2.02)、(16.42±3.07)、(15.37±2.15)、(16.18±3.28)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腦卒中是臨床高發(fā)神經(jīng)內科疾病, 是對老年人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疾病之一。近年來社會經(jīng)濟不斷提升, 醫(yī)療水平不斷發(fā)展, 臨床研究不斷深入, 護理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 使得人們對于腦卒中的認知有了明顯提升, 但是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 臨床治療水平的進步僅僅體現(xiàn)在短時間內控制患者的病死率, 提升腦卒中患者的存活率, 但是在患者治療后的康復階段尚未取得重要成就[2-5], 這就導致腦卒中患者治療后殘疾率有了一定的升高, 這就需要加強護理干預以減少致殘事件的發(fā)生。
在本次研究中, 兩組腦卒中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藥物治療方案, 包括阿司匹林、肝素鈉以及尿激酶等, 這些藥物中阿司匹林對血小板有良好的抵抗作用, 肝素鈉可以對血液發(fā)揮抗凝效果, 而尿激酶則用于溶解血栓, 共同應用于腦卒中患者的治療可獲得一定的療效, 使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得到有效控制, 便于實施護理干預。個性化分級護理是現(xiàn)代護理學提出的全新護理模式, 該護理模式主張以患者為本, 基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結合不同患者之間存在文化、認知方面的自體差異性提供護理服務[6-8]。以患者的身體及疾病情況的不同嚴重程度實施分級護理干預, 合理規(guī)劃醫(yī)療資源的應用, 避免發(fā)生資源浪費情況, 此外為患者提供早期康復訓練指導, 促進其治療后的康復效果[9, 10]。
本次研究顯示:研究組認知功能、上肢功能、社會功能、自理能力評分分別為(18.45±3.16)、(22.48±2.58)、(21.35± 2.66)、(22.17±2.45)分, 均高于對照組的(12.41±2.02)、(16.42±3.07)、(15.37±2.15)、(16.18±3.28)分,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腦卒中患者實施常規(guī)藥物治療聯(lián)合個性化分級護理, 可提升患者生活質量, 改善患者預后, 臨床中對該種新型護理模式可進行普及。
[1] 劉莎娜, 馬紅梅. 個性化護理干預聯(lián)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療效及預后的影響. 山西醫(yī)藥雜志, 2016, 45(17): 2071-2075.
[2] 翟麗芳. 心理干預與個性化分級護理對阿替普酶治療急性期腦卒中后功能恢復的影響探究.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s2): 365-366.
[3] 隆衛(wèi)娟, 張娟. 病人照顧者綜合康復護理培訓聯(lián)合延續(xù)護理對缺血性腦卒中病人居家生活質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 護理研究, 2017, 31(20):2456-2461.
[4] 任雪璞, 肖永靜, 楊民, 等. 常規(guī)藥物治療聯(lián)合個性化分級護理對腦卒中患者康復及預后的綜合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17-18.
[5] 李翠蘭, 徐學梅, 孫大芳, 等. 護理干預聯(lián)合恩必普治療對社區(qū)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4(32): 123-126.
[6] 劉云莊, 王瑋娜, 鄭秀清, 等. 心理干預配合個性化分級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1):137-138.
[7] 趙春燕, 蔡文棟. 依達拉奉聯(lián)合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藥業(yè), 2014(19):104-106.
[8] 覃芳紅, 杜俞臻, 卜秀群, 等. 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6, 19(3):84- 87.
[9] 鄭瑞紅, 孫文芳. 康復治療及心理護理聯(lián)合抗抑郁藥物治療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 2012, 29(6):696-697.
[10] 孔敏霞, 王珍珍, 楊麗.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促進腦卒中偏癱患者生活質量影響. 成都醫(yī)學院學報, 2012(2z):97.
[收稿日期: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