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靚
(江蘇省常熟市淼泉中學 215515)
物理新課標要求要把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的教學要能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能主動跟隨教師的教學進行思考、探究,達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的目的,從而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沿襲教師一味地講授,學生靜靜聽講的陋習,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被大大的壓縮,這就造成原本就枯燥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地乏味,物理課堂也更無趣,學生厭學情緒籠罩課堂,學習效率低下自然也就不足為奇.而筆者以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契合初中學生好奇愛玩,童真未眠的天性,在物理課堂中植入情趣元素,賦予原本理性抽象的物理知識以趣味,不僅可以給物理知識,原理注入新鮮的活力,更能激活學生的探究熱情,拉近物理學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極大的提高物理課堂的實效.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和善、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創(chuàng)設情趣場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物理的學習中.當然,教師在組織語言時,不能游離教學內容,在對學生產生引導啟發(fā)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教師語言的感染力.
如在教學《杠桿》一課時,當講授了杠桿的相關知識之后,教師先問學生:大家都在不斷地長大,那么你們有支撐自己信念的座右銘嗎?學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有.教師接著問:那都是什么呢?這時學生就開始小聲的相互說著自己的座右銘,過了一段時間,教師提出:我也有座右銘,那就是“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夠撬起地球”,這句話是著名的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的,這里的“支點”指的是勇氣、力量、信念,同時也可以是目標、愛好.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支點,就是這個支點在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這個“支點”又不同于這節(jié)課中所講述的“支點”,那么誰能從物理角度對我的座右銘進行詳解.學生一下就被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所吸引,紛紛討論起剛剛教師的座右銘與講授的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討論,學生提出了教師的座右銘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識就是杠桿,在杠桿上有一個點就是支點,并在杠桿上作用了一個力;更讓大家興奮的是有個學生竟然主動跑到黑板上用畫圖的形式更形象地表達了座右銘的物理含義.學生的學習情緒再度達到高漲,這樣對于杠桿知識的學習也有了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
物理課堂并非就是一成不變的給學生講解物理知識,適當的將自然科學與人文聯(lián)系,在婦幼哲理的引導中,利用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設情趣場景,這樣就能讓學生在平和的教學氛圍中放開自己的思想包袱,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古來有句話很好地詮釋了情趣教學的作用,那就是有知識的人不如喜愛知識的人,喜愛知識的人不如以學知識為樂趣的人.物理知識抽象難懂,更需要教師利用情趣,培養(yǎng)學生以學習物理知識為樂趣的意識,只有學生從內心對講授的知識感興趣了,他們才能開啟思維,在思考中促進思維的發(fā)展,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學《物體的沉與浮》一課時,在講述到物體沉浮條件時,教師就讓學生仔細觀察演示實驗的現象.只見教師拿過一個玻璃容器,在里面裝上水,然后拿過另一個玻璃容器,在里面放入水和鹽的混合溶液,這時把體積相同的木塊和鐵塊先后放入到裝有水的玻璃容器中,再把一只雞蛋放入鹽水中,學生看到木塊漂浮在水面上,而鐵塊則沉入了水底,雞蛋也沉在了鹽水底部.教師用湯匙取些鹽放入鹽水中,學生看到奇妙的事情發(fā)生了:雞蛋竟然離開了容器底部向上浮,隨著教師加鹽量的不斷增加,雞蛋浮到了水面,接著加鹽,雞蛋又開始下沉,當雞蛋下沉到一定位置時,教師停止了加鹽,雞蛋就懸浮在鹽水中了.學生們被眼前這個神奇的現象深深地吸引,他們自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而開始思考其中蘊含的物理道理.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分析、討論、交流,學生找到了物體在液體中的狀態(tài)與物體的密度、液體的密度都有關系,經過教師進一步的引導,最終總結出了物體沉浮的條件.
開放而富有趣味,更蘊含豐厚物理內涵的實驗場景,對學生具有無限的吸引力,能夠使學生被奇妙的物理現象深深地吸引,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樂趣,激活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極大的優(yōu)化了物理教學的實效.
初中學生,好奇心和好勝心理是他們的典型心理,他們的無意注意占據主導地位,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懸念來創(chuàng)設情趣場景,利用制造的懸念,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瞬間就會集中起來,在好勝心理的驅使下展開積極的思考,深入的探究,從而深深地領悟其中的物理知識,并體驗到物理課堂的快樂,感受物理新知的趣味.
如在教學《氣體的壓強》一課時,我就通過制造懸念,將趣味元素融入新學內容,喚起了學生對氣體壓強的濃厚興趣,讓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接納了新知.在課前,首先讓學生準備好吸管、白紙、塑料杯,新課伊始,我提問學生我們平時為什么能夠用吸管吸到塑料杯中的水,學生清楚這是因為大氣壓作用的結果.這時讓一個學生到講臺上演示用吸管吸水,然后當再讓其他學生重新進行演示時,沒有一個學生愿意再來了.學生的理由是:別人用過了,再用原來的管吸水就感覺臟了.此時我抓住學生的心理,問學生在嘴不碰到吸管的情況下能不能把水吸上來?這時學生被教師制造的懸念調動起了好奇心,他們更感受到了問題的新穎,注意力也一下集中了起來.大家都認真思考,希望自己的方法被別人認可,并且開始動手動腦操作起來.經過思考、探究、操作,有學生提出可以懸空吸氣把水吸上來;有學生提出用白紙把塑料杯口蓋上,然后向里面吹氣;還有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fā)現了可以在管口的上方用力吹氣,水就可以被吸上來了.有的學生經過實踐操作,真的就實現了.這時我請這名學生給大家解釋其中的道理,結果他還沒來得及說就被其他學生給搶先了:從上面用力吹時,上面的空氣就少了,這時大氣壓就把水壓了上來.學生豁然開朗,課堂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時,我乘熱打鐵:你是怎么想到這樣的方法的?從而再次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極大的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在思維發(fā)展的過程中體驗了物理知識的趣味和價值.
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懸念情趣的場景,讓學生產生足夠的好奇心,就會鎖定學生的注意力,他們自然也就不由自主的融入到課堂中去積極思考、探究,并在操作實踐中加深對物理學科的情感.勿容置疑,長此以往,物理知識的迷人魅力必定永久扎根于學生的心中,指引他們不斷探索物理世界的奧妙.
總之,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要想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益,唯有激起學生對新知學習的濃厚興趣,讓學生產生對新學內容的強烈認同,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富有情趣的物理課堂,注重挖掘知識本身的趣味性,借助教師的語言渲染等手段,讓學生感受到物理課堂是富有生命力的,是鮮活的,這樣,他們才會產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樹立起課堂主人翁的意識,實效課堂才有落腳點,也才會漸行漸遠.
參考文獻:
[1]王長春.物理教學的情趣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 2012(4):26-28.
[2]姜皎.讓物理課堂充滿探究情趣[J].中學物理,2014, 32(2):66-67.
[3]許光輝.物理課堂情趣創(chuàng)設的原則和方法[J].中學物理, 2002(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