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摘要]在我國高校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課程的創(chuàng)新情況已經引起了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高校學生已經具備成熟的思想意識,在這個階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對培養(yǎng)新時代大學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高校的發(fā)展趨勢。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目標已經被重新定義,不僅強調了提高文化課程教育水平的重要性,還突出了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對實現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路徑
思想政治是大學階段非常重要的課程之一,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時代的到來對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作用,并在傳統(tǒng)教學優(yōu)勢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盡管我國的高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以及學生的思想高度,但仍然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對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學路徑進行創(chuàng)新,不僅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之處,還能真正發(fā)揮思想政治的實踐教育意義。
一、 高校思想政治實踐育人路徑創(chuàng)新的價值探析
1.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思想政治課程之中
傳統(tǒng)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下,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很多大學生并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課程對實現自身發(fā)展的重要性,無法在課堂上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內容上。對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已經成為了當前高校面臨的主要課題。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能使學生接受到適合自身發(fā)展的思想政治教育,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學生愿意主動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講解的課程之中。
2.使學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課程的感染力
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已經形成了成熟的思想意識,并能獨立規(guī)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思想政治課程的感染力主要指的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教學內容作為主要的工具,通過情感溝通的方式感染學生的情感,使其思想理念能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僅僅通過口述講解的方式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經無法滿足當代高校教育的發(fā)展。對實踐育人路徑進行創(chuàng)新,能幫助學生接觸到社會時事,通過生活中的真實事件感染學生的思想,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
3.加強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育針對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對于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完善,大學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我國很多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課程僅僅是流于形式,使用的教材和內容也比較落后,忽視了將社會時事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的重要性。對實踐育人的路徑進行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能使學生接受到與時俱進的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針對性。
4.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已經被重新定義,已經不僅僅通過學生掌握的理論知識來評價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而是應該考查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表現,是否在正確的思想觀念引導下得到了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對實踐育人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能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從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
1.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革新,是對實踐育人路徑進行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教學理念是教師在思考和分析過程中必須用到的工具,它不單在抽象思維活動中產生影響,同時,也是人們在如何認識與把握對象的一系列思維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參考因素。所以,一定要采取正確的現代教學思維方式,以便于正確認識與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策略的內在本質,從而提高教學的嚴謹性。傳統(tǒng)高校的教學思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礙于教學工作者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的和教學任務的把握,對于如何選擇與運用教育內容開展課堂教學缺乏科學性,不利于直接教育對象對知識的吸收。在現代高校教育理念的引導下,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從自身查找原因,主動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并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滲透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之中。首先,教師應該對“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進行深度解讀,并將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的主體地位轉移到學生的身上。這樣的教學理念與高校教育發(fā)展是契合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積極性。其次,社會一直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高度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事件相互融合的作用,將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求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指導原則。高校思想政治教師不僅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還應該加強其綜合素質的提升。
2.根據實際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課程具有較強的時代性,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社會發(fā)展做出一些調整。當前,國家的很多政策都與當代高校學生培養(yǎng)具有非常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可以將這些內容與高校思想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以便更好的實現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首先,教師應該對一些關于當前社會發(fā)展的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并尋找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社會發(fā)展政策之間的聯(lián)系,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社會時事的內容,使學生能接受到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中國夢”已經成為了當前社會發(fā)展的熱門名詞,也是全民努力實現的偉大目標。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將教育與國家發(fā)展進行融合,在課堂教學以及實踐教學的過程中融入相關內容,幫助學生樹立民族意識以及社會理想。并鼓勵學生將自己的夢想放在國家夢想的大背景下,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努力奮斗的意識。同時,可以將學校的后勤管理和服務工作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學相融合,在校內通過學生對宿舍、圖書館、餐飲中心等公共場所的事務參與管理,與后勤服務部門協(xié)商接納學生們進行學習與感悟,在點滴的強化積累中實現思政育人的效果最大化。逐步建立健全當代校內貧困大學生助學體系,積極推進助困育人工作的順利開展,將滿足經濟困難大學生的基本需求實際問題和思想政治問題充分結合。也可通過改善校內就業(yè)服務系統(tǒng),幫助大學生樹立起積極正確的就業(yè)觀和擇業(yè)觀,提供就業(yè)信息資源服務,使大學生能夠充分掌握關于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政策和發(fā)展趨勢層面的有效信息。了解社會的需求、掌握學生的需求,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
3.開展多樣化的校外實踐活動
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已經成為了當前高校的主要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下,教師將教學重心放在了利用課堂向學生傳授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上,忽略了實踐教學對幫助學生理解政治知識的重要性。在現代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開展一些與教學目標相符的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能接受到更加具有科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教師可以根據當前的一些熱點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社會實踐調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社會實踐的方向,設計調查問卷,采用合適的調查方式等,并形成調查報告交給教師。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社會上的一些單位進行公益活動,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將自己的實踐感悟記錄下來,形成心得體會交給教師。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師還可帶領學生進行參觀活動或者訪問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當地的展覽館進行參觀,使學生對本地經濟發(fā)展以及文化發(fā)展的情況形成更深的了解。另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采訪退伍老兵的活動,這樣的活動能幫助學生形成不怕困難、不畏艱難的精神。
4.高校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關系
高校進行思想政治課程實踐育人方面的創(chuàng)新離不開社會實踐過程。因此,高校應該充分利用其在當地積累的社會資源,與當地社會組織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提供平臺。首先,高??梢猿闪W生社會實踐活動基金會,為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社會上有很多集體組織都能成為為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的對象,高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yè)以及培養(yǎng)方向為其尋找合適的實踐單位。高校也可以定期聘請相關專家和學者到學校為學生開展講座或者交流會,使學生能接受到先進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做出調整,提高思想政治實踐課程在所有課程中的比例,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最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實踐單位,但是,并不插手實踐活動的其他方面。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參與思想政治實踐活動的意義。教師可以將學生完成時間課程的情況作為考查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依據。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以及社會需要為學生推薦實習單位,使學生能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得到相關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項學校布置的任務來完成。這樣的實踐教學開展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還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5.把握當代學生的群體性以及個性特點
思想政治的教育體現涉及到了各個階級、集體和社會組織及其成員,多方思想深入匯集進而形成情感的深層交流與互動,各群體引導其成員主動吸納并認同某種思想觀念和要求,使其在各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共同參與思想品德基礎構建的社會活動。和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比較而言,如今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更具時代鮮明的底色。以人為本作為科學發(fā)展觀核心內容,同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開展教育教學應遵循的主要原則。
教師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際上可以說是做人的工作,做人心的工作,其最終落腳點無疑是促進人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應在馬克思主義理念指導下,關于人的自由個性發(fā)展為基礎,始終倡導以人為本教學理念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和完善學生,遵循人類與社會的本質推動“個性”的充分發(fā)揮。當代大學生群體主要是由個性鮮明的“90后”年輕群體所組成的,該群體特點對自身需求十分明確,在思想層面具有相對較強的獨立性和變化性。他們思維活躍、信息面廣、觀念新穎,主體意識、獨立意識、參與意識強烈,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茫、價值觀念扭曲、社會責任感不強、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教師應學會綜合分析學生的思想差異性和成長環(huán)境,通過開展以價值信念與信仰相關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確保教育的最終時效性,同時,輔以更加細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環(huán)境培養(yǎng),促進高效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和善良美好的優(yōu)良品格,提高大學生應對與解決預期問題和困難的能力。
6.有效管理校園網絡
網絡已經成為了現今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是學生獲取知識、認知社會、相互溝通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形成了校園網絡文化。校園網絡文化對當代高校學生的影響相當大,它能將新知識、新理念、新信息傳播給學生,影響著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這些影響既有積極正面的一面,又有消極負面的一面。對于如何在這種校園網絡文化環(huán)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新挑戰(zhàn)和機遇,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未來發(fā)展有著深刻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學校應建立健全校內網絡建設制度,進行信息的全面收集與反饋,尤其注意要從根本上規(guī)范網絡使用和流程,將思想政治教學規(guī)范化,設立教學目標和內容,建立師生溝通和評價機制,進而促進思政教學的高效性。管理員要確保實時進行網絡監(jiān)控,并形成一日一記、一周一匯總的規(guī)范流程,以便于對所有網絡信息數據進行綜合分析。著力培養(yǎng)一批網絡論壇中的“意見引導者”,引領和控制網絡輿論。校網絡輿情分析小組堅持以疏為主,疏堵結合的原則,對焦點、難點、疑點問題及時給予答復、澄清,與學生形成良性互動。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是高校重要的課程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綜合性,開放性的學科。將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已經成為了高校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對當前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進行深度解讀,并通過革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根據社會實際需求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校外實踐活動以及加強與社會組織的合作關系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路徑的創(chuàng)新效率。通過本文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創(chuàng)新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效率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方芳.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路徑[J]. 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 (05).
[2]李昌鋒. 拓展實踐育人新渠道 堅持立德樹人顯實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途徑淺析[J]. 機械職業(yè)教育,2016,(07).
[3]劉毅,王萍. 領導力訓練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構建分類指導與實踐育人創(chuàng)新體系研究[J]. 河南科技,2015,(23).
[4]劉衛(wèi)平. 論高校危機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基本原則與實踐路徑[J].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
[5]戚萬學.沖突與整合——20世紀西方道德教育論[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
[6]鄭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鄭永廷.現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論與方法[M].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