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梅芳
摘 要?課后反思是教師課后對自己教學進行反思的過程。反思的內(nèi)容包括教學中的得意之作、教學機智和教學中的疏漏如何改進設計等,用于在教學實踐中,有助于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教學能力和教學效果提高,更有助于摸索教學規(guī)律。
關鍵詞?課后反思;教學實踐;教學規(guī)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178-01
課后反思是教師在課后來審視自己的教學活動、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結果的過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毕胍雒麕?,課后反思一定是要邁過的一道坎。華東師大葉瀾教授也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可見課后反思對于老師在教學和專業(yè)化發(fā)展都有重要的地位。課后反思具體反思什么內(nèi)容,又是如何來促進教育教學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課后反思內(nèi)容
(一)反思得意之作。在日常教學中,你也許會有觸動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東西,總讓自己充滿自豪和成就。譬如,在平面鏡教學中,為了消除學生對于成像特點思維的障礙,我們引入了實驗支撐法,鏡子后面的魔術師等鮮活的生活實例。激發(fā)了師生的共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這些詳細的瞬間記錄下來,留下出彩的印記??晒┮院髤⒖寂c借鑒,甚至在以后有空閑時,再打開看看自己的反思本,又能體驗一次感動。
(二)反思教學機智。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教學設計和學習準備做得多好,在實施過程中,你都沒可能按照原本的備課進行教學。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增多、學生思維發(fā)展以及學生情感交流的融合,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往往不經(jīng)意間產(chǎn)生瞬間的靈感。這種“智慧”的碰撞,往往來得出乎意料和突如其來。它可以使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完整、充實,教學方法更合理。如果我們能在課后立即抓到它,才能留下永久的烙印。否則很快消失。
(三)反思疏漏失誤。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不同的特點,無論課前備課多么充分,總會出現(xiàn)事先預想的學生反應與實際授課的差別,一定會出現(xiàn)疏漏與失誤。譬如: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由于要用到點燃的蠟燭,一位女同學不小心燒到了自己的頭發(fā),引起了同學們的尖叫,課堂出現(xiàn)混亂。這種偶發(fā)事件處理欠妥,課后一定要記下,及時反思,認真地解剖自己的疏漏失誤,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找原因,我們應該改正缺陷,彌補我們的缺點?!俺砸粔q,長一智”,這樣,我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避免重復出現(xiàn)這類問題。
(四)反思改進設計。教學不是機械的重復,作為物理老師,不可能只上一個班,往往都是幾個班同時授一節(jié)課,如果只是簡單的重復,越往后面就會越痛苦。我想很多老師和我一樣都有這樣的體會,往往第一次上的班效果最好。所在,需要教師每上完一節(jié)課,要對課堂教學中得與失自我評價,對教學效果客觀分,督促自己不斷思考、不斷增加新鮮感、不斷讓自己滿意。
二、課后反思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一)課后反思有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每一次的課后反思,雖然只一些是點滴體會,但這些記錄是一部杰作,是思想和創(chuàng)作的源泉。時間一長,隨著積累不斷增多,教學經(jīng)驗也會不斷豐富。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要能根據(jù)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征和學生個體差異進行因人施教,做到教學常教常新。譬如:利用學生們每天都要照鏡子,就找一面大鏡子叫同學們都說說鏡子中的你與真實的你有什么異同,采用這樣一種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引入新課,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反饋不斷改進,逐步積累經(jīng)驗。
(二)課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學能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途徑很多,唯有通過課后反思來提高,卻是最直接、容易和有效。老師用“課后利用每一節(jié)課的課后反思來評價自己的教學情況,滲透第一次的教學積累,促進每次教學進步,明確努力的方向,同時教師也要從課后反思的信息中,對教學過程不斷反思,不斷地總結經(jīng)驗,吸取教訓。從而完善和修正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使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不斷提高,從而有效地提高教學能力。學好物理,培養(yǎng)興趣非常重要,學生喜歡在經(jīng)歷中體驗物理,感受成功與快樂!老師與需要換位思考,應多站在學生立場上來考慮,設計出更合理的教學方法。避免讓學生僅僅只是滿足知識的記憶和了解,更是要養(yǎng)成提問的好習慣。讓物理課堂更生動更活潑,讓學生感受物理的情趣,在態(tài)度上接受并喜歡物理。
(三)課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是一種令人遺憾的藝術,無論你教學經(jīng)驗多么的豐富。課前準備多充血,課后回想,總會有一些不盡不意的地方。課后反思能有效地評估每次教學效果,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學的遺憾和學生對課堂重難點掌握的情況,及時地在課后和練習中采取補救措施,使學生能及時掌握相關知識,提高教學效果。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時,通過轉(zhuǎn)換的方法將物理的虛像轉(zhuǎn)化為實體的蠟燭,這樣也容易測出物距和像距,并進行順利,從而得出結論后。這種藝術性的修改,課堂上也獲得了學生普遍認可。但在后面觀察像的大小與物體大小相等這一成像特點時,僅僅通過這種觀察的方法來得出結論,感受學生并不真么認可,瞪著大眼睛滿是疑惑。所以我臨時對教學設計做了修改,就地在講臺上取兩支粉筆來做實驗。不曾想,效果相當?shù)睾?。比較完美地解決了“當物體離平面鏡越遠時,像的大小會不會變???”這一難點。
課后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能達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友能.課后反思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階梯[A].大眾科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