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蓉
摘 要?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現代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了許多的機會,也為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創(chuàng)造了新的途徑。二十一世紀教育面向的是高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是人才競爭的時代,要使學生能夠盡快的適應現在的社會,就必須充分地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作為高中的物理教師一定要摒棄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斷的改進教學模式,促進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的轉變,在課堂教學中造就一支適應現代化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對教學論,而且對課程論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深遠的意義,是對教師教育思想和學校體制的一種重大革新。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多媒體技術;運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TP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2-0017-01
許多學生進入高中以后都覺得物理難學,不愿意上物理課,再加上物理教師在課堂上總是以傳授知識為主,偏離了現代教育的理念,更讓學生覺得上物理課就是一種煎熬。作為一名現代化的高中物理教師,一定要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多媒體在許多的工作環(huán)境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電腦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方式。作為一名高中的物理教師更要關注教育的變革,把多媒體與課堂教育結合起來,改變以往的“一張嘴,一支筆,一本書”的工作方式,讓多媒體教學把深奧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有趣。
一、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優(yōu)點
(一)多媒體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學習氛圍
學生們之所以覺得物理難學,就是因為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過于抽象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沒有結合生活常識,學生覺得這些物理概念與他們的生活聯系較少,或者根本沒有看見過,應用過,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在課堂學習新知識之前先播放一段與學生聯系緊密,運用某個物理定律進行生活實踐的事例,讓學生感受物理知識與他們的密切結合,把一些學生們覺得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如果能夠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實際的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去參與體驗學習,并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進行探究和發(fā)現,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將會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多普勒效應”一節(jié)教學。引課時,用多媒體播放了一列火車從遠處駛來,又遠離觀察者這一過程中的鳴號聲,學生先被這一情景吸引,然后老師引導注意聽火車在這一過程中鳴號聲除了響度有變化外,還有什么變化?課堂里的火車聲讓學生聚精會神,不難發(fā)現火車的鳴號聲的音調靠近觀察者時變高,遠離觀察者時變低,此時老師引導,這種現象叫“多普勒效應”。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多媒體音響優(yōu)勢不可替代。
(二)有利于學生透徹理解物理的理論知識和實驗原理
物理現象具有抽象性,需要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并且學生要高度集中,這個過程是非常疲勞的,并且我們教師很難捕捉,不可能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都是非常集中的,并且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參差不齊。而多媒體畫面的生動性,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屏幕產生興趣,從而對教師的語言產生興趣。同時多媒體技術的色彩、動畫和音響效果,使物理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讓學生的大腦皮層保持興奮狀態(tài),更有利于物理知識的吸收。如電源電動勢、曲線運動的軌跡、原子核的組成,電子云、核外電子運動等。一些實驗教材對實驗的原理等都有較詳細的介紹,但面較窄、較抽象,學生普遍反映在預習時難以掌握,使用多媒體技術,則可將實驗原理,儀器使用等都以生動的動畫展示出來,大大增強了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通過模擬實驗后使學生學得更扎實、透徹。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培養(yǎng)動手能力
在物理教學實驗中有些實驗的現象持續(xù)時間較短,學生很難捕捉到,還有一些物理現象呈現的過于緩慢,在課堂上讓學生觀察又會耽誤課堂授課時間,這時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把這些物理實驗通過多媒體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多次觀看,通過觀察,看到物理變化,從而得出結論,節(jié)省了許多的時間。這種方法雖然不能夠代替學生的實驗,但是,對于學生理解物理定律有很大的幫助。同時對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實驗有很大幫助。在學生分組實驗操作前可在機上作仿真實驗,對實驗過程、步驟、規(guī)程都預演一遍,這樣不僅縮短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實驗質量而且能鍛煉動手能力,促進學生提高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多媒體輔助復習課教學,可以增加課堂的容量
用電腦制作專題復習課,習題課或總結課等課件,或用實物投影把復習提綱、知識網絡、題目、試卷等內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講解,可以減少抄題、解答過程和板書的時間,有利于成果積累和總結,大大增加了課堂的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教學演示
多媒體教學播放零活,不受材料的限制,方便、零活。如在講授橫波的特點時,我們總是用水平懸掛的橡皮繩中振動的傳播為例,而橡皮繩的演示又特別不容易成功,我們用多媒體計算機來模擬演示,可以把橫波的傳播現象緩慢地呈現出來,同時可以利用背景和顏色處理技術,把質點振動和波的傳播形象地加以區(qū)別,在演示過程中,配上適當的演講詞說明振幅與波長的概念、橫波的特點、相距半波長的奇數倍或偶數倍質點振動時的相位關系等。
(二)模擬過程
物理教學中不可避免要解答一些綜合題,如電磁場應用綜合題,由于這些問題往往涉及的知識點多,難點高,特別是空間思維的想象能力要求強等特點,很容易給學生造成分析過程混亂,概念不清,進而很難完成解答。而借用多媒體模擬實驗的方法,把難以想象的空間問題,進行動畫呈現,把復雜的過程形象地描述出來,加深學生的感觀認識,往往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