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文
【內(nèi)容摘要】初中體育教學是貫徹落實素質(zhì)教育,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的課程。通過體育課,學生得到鍛煉,可以放松身心,并且強健體魄,能夠?qū)W習起著推動作用,增強記憶力,緩解學習的疲勞。此外,高質(zhì)量的體育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讓學生樹立起正確的運動觀念,在不斷的運動中提高自己身體素質(zhì)以及精神素質(zhì)。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學生系統(tǒng)掌握體育知識,將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體育鍛煉中,促進自己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教學建議
初中體育課對于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F(xiàn)在,學生的體質(zhì)逐漸在下降。就與他們體育鍛煉達不到效果有關。初中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體育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更好的學習和工作。有了強健的體魄,才有了學習和生活的基礎。提高初中體育課的質(zhì)量,能夠使學生在學習之余得到放松,促使他們身心健康,也能鍛煉他們的身體,使他們樹立起鍛煉和運動的意識與習慣,這對他們終身健康有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初中體育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有些體育教師課程太過松散,對學生的要求很低,體育課只是跑步課,跑幾圈之后便是自由活動時間;而有些學校的體育課被所謂的文化課霸占,在應當在室外活動的體育課上進行習題的驗算。這對于他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一、保證體育課的時間
初中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快速時期,在這段時間內(nèi),應當保證他們得到足夠的鍛煉,不僅能強健他們的體魄,還能緩解壓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通過體育活動,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培養(yǎng)團結(jié)、互助、合作的精神,促進班級文化的形成,在班級內(nèi)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同時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安排課程時,應當保證體育課的正常進行,讓學生享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在體育課中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在其他的課程中,應當合理安排時間,盡量避免對體育課的占用。
二、進行相應的理論講解
體育課不僅有室外的活動課,還應當有室內(nèi)的理論教學。通過理論課,可以讓學生的知識更加系統(tǒng),也可以使他們的動作更加規(guī)范,避免體育鍛煉中造成身體的損傷。通過理論課,對于體育鍛煉中經(jīng)常造成的不適和損傷可以進行科學的防治和規(guī)避,如果有緊急情況的出現(xiàn),還能進行科學的自我保護。此外,學生還將了解到體育學習的基本準則和體育的本質(zhì),能夠提高他們的意識水平,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精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對跳遠、跳高、排球、籃球等動作進行詳細講解,學生了解了正確的動作,才能最大程度掌握體育的精髓,使自己的身體得到更大程度的鍛煉。
三、制定合適的體育目標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制定學習的目標,從而起到激勵的作用,提高課堂的效率。如果目標制定得過高,有可能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不利于他們掌握體育動作,從而得不到相應的鍛煉效果。如果目標制定得過松,課堂的學習就沒有挑戰(zhàn)性,學生就不能充分激發(fā)自己的潛能,得不到體育鍛煉的精華。在松弛的鍛煉中,學生容易失去對體育的興趣,從而不能全面提高。
四、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專項
除了通修的基礎體育之外,初中體育可以適當開展專項鍛煉,如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學生參考自己自身情況,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專項。通過專項的學習,他們能夠進一步體會到體育鍛煉的美。掌握了一門專項后,他們可以不斷深化、不斷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不斷的運動,如參加籃球比賽、與其他班級開展聯(lián)誼比賽、和同伴一起運動等,非常實用和高效,增強鍛煉的效果。這些專項能夠與他們自身良好的結(jié)合,從而能發(fā)揮良好的效果,他們有興趣參加鍛煉,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度。
五、開展體育競賽等項目
通過適當?shù)母傎?,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奮斗拼搏的意識,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來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是一種激勵的手段,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在比賽中,同學間互相鼓勵,互相幫助,彌補相互之間的不足;此外,還有利于相互之間形成互助、團結(jié)的團體精神,將同學們連成一個團結(jié)的整體,便于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比如:拔河比賽。在比賽中,雙方必須在目標上高度一致,并且拼盡全力,團結(jié)一致,才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此外,通過體育競賽,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樹立起終身運動的思想,在運動中不斷提高自我。
六、注重對教師本身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教師水平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以及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能力的測試,促使教師不斷鞏固知識,真正懂得體育教學所應具備的知識。學校應定期舉行教師考核,通過答卷以及公開課的形式,對體育老師進行評判;對于不具有相應能力的教師,應當及時的進行批評教育,讓教師進行再學習,確保教師能力達到要求。此外,應當組織年輕教師向有資歷的老教師進行學習,不斷的借鑒經(jīng)驗教訓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只有保證了教師本身具有出色的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質(zhì)量得到保證。
總結(jié): 初中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幫助學生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途徑。通過體育教學,學生可以掌握基本的體育方法,并結(jié)合自身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加強自己的體魄,為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初中體育的教學質(zhì)量卻不高。很多的初中體育課程都是簡單的跑步,不能真正給學生帶來益處。甚至有些學校占用體育課來講解習題。為了學生長遠發(fā)展著想,我們應當保證初中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金潔.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動機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J].學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7).
[2]吳秀云.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zhì)量[J].情感讀本,2015.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梅苑雙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