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黃廣財 梁能 鄭歐弟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桂城醫(yī)院 佛山 528200)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1]。目前,臨床上發(fā)現(xiàn)對支原體肺炎患兒除進行常規(guī)的抗支原體對癥治療外,加用霧化吸入局部用藥也可收到較好的療效[2]。霧化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對于改善局部炎癥、緩解急性期癥狀具有良好的效果,臨床常用藥有布地奈德[3]。本研究結合我院收治的支原體肺炎病例分析了布地奈德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同時探討了其治療機制?,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診的74例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7例。其中觀察組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2~15歲,平均年齡(5.2±1.8)歲;病程 3~10 d,平均病程(3.47±0.42)d。對照組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4~17歲,平均年齡(5.5±1.5)歲;病程 3~11 d,平均病程(3.51±0.39)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純壕显\斷標準[4],同時排除合并嚴重心、肝、肺、腎等臟器疾病的患兒。入選患兒家長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1.2.1 基礎治療 兩組均給予相同的退熱、吸氧和止咳化痰等基礎治療。
1.2.2 對照組 予阿奇霉素10 mg/kg,口服或靜脈輸液,1 次 /d,連續(xù)治療 3~5 d,停用 4 d;繼續(xù)口服阿奇霉素 10 mg/kg,1 次 /d,連續(xù)治療 3 d,再停 4 d;再繼續(xù)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次/d,連續(xù)治療3 d后,再停4 d。治療總療程不少于2~3周。
1.2.3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2 ml加入0.9%氯化鈉溶液10 ml,氧氣霧化吸入,2次/d,連續(xù)霧化治療 5~7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治療后的臨床癥狀(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聽診羅音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變化情況、治療前后的IL-4和IFN-γ水平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療效標準[4],(1)顯效:發(fā)熱、咳嗽和咳痰等臨床癥狀消失,肺部羅音等體征消失,輔助檢查結果恢復正常;(2)有效:發(fā)熱、咳嗽和咳痰等臨床癥狀好轉,肺部羅音等體征好轉,輔助檢查結果恢復正常;(3)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IL-4和IFN-γ水平采用我院檢驗科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4.60%,高于對照組的75.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23,P=0.02<0.05。見表 1。
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變化比較 觀察組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聽診羅音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癥狀變化比較(d,x±s)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IL-4和IFN-γ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IL-4和IFN-γ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IFN-γ水平較治療前升高,IL-4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IL-4和IFN-γ水平比較(ng/L,x±s)
2.4 兩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發(fā)生明顯的不良反應。
支原體肺炎的病理特點以間質(zhì)性肺炎及毛細支氣管炎癥改變?yōu)橹?。支原體肺炎的發(fā)病機制不明,但臨床上發(fā)現(xiàn)在支原體肺炎的病情進展中有許多特異性的炎癥因子表達。目前,臨床上發(fā)現(xiàn)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應用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可以提高治療效果[5]。糖皮質(zhì)激素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對各種炎癥均有效。但考慮到糖皮質(zhì)激素可能引起的副作用,許多醫(yī)師采用局部用藥來改善其對支原體肺炎的治療效果。
布地奈德是一種具有高效局部抗炎作用的糖皮質(zhì)激素,臨床用于改善氣道炎癥效果顯著[6]。布地奈德的藥物作用機理是通過擴散進入胞漿內(nèi),與激素受體結合,進入細胞核,與靶基因啟動子序列的相應受體結合,以增加抗炎細胞因子基因轉錄,抑制致炎因子的基因轉錄,從而產(chǎn)生抗炎作用。布地奈德用于控制支氣管炎癥有明顯的優(yōu)勢,霧化吸入后,集中在氣道及肺組織,直接抑制炎癥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的生成,對外因性及內(nèi)因性支氣管炎癥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本研究分析了阿奇霉素聯(lián)合布地奈德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支原體肺炎的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退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肺部聽診羅音消失時間及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該結果與周成等的報道一致[7]。這說明在聯(lián)合使用布地奈德后,患者的癥狀可明顯改善,可能主要與糖皮質(zhì)激素快速、強大而非特異性的抗炎作用相關,對各種炎癥均有效。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L-4和IFN-γ水平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IFN-γ水平較治療前升高,IL-4水平較治療前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改善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張淑娟醫(yī)師的報道接近,布地奈德的作用機制可能與調(diào)節(jié)IL-4和IFN-γ炎癥因子的水平相關[8]。IL-4和IFN-γ是Th1/Th2細胞的特征性細胞因子,IL-4可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在介導炎癥反應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IFN-γ可誘導巨噬細胞的炎癥吞噬功能。在正常情況下二者可維持動態(tài)平衡,但當發(fā)生感染后比例失調(diào),是造成機體炎癥反應的重要原因。而布地奈德可通過調(diào)節(jié)IL-4和IFN-γ的表達,進而抑制巨噬細胞對抗原的吞噬和處理;促進淋巴細胞的破壞和解體,從而抑制炎性介質(zhì)的釋放,達到支氣管局部抗炎效果。綜上所述,布地奈德氧氣霧化吸入治療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炎癥反應。
[1]施弦,郁峰,黃秋玲.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206-207
[2]王新芬.阿奇霉素聯(lián)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53例療效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4,6(1):55-57
[3]左自興,寧泊濤.布地奈德氣霧劑聯(lián)合特布他林氣霧劑治療嬰兒支原體肺炎[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4,21(2):209-211
[4]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2015年版)[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7):1304-1308
[5]劉德二.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孟魯斯特鈉口服佐治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0):3256-3258
[6]王秋苓.布地奈德輔助治療兒童支原體肺炎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5,22(1):131-132
[7]周成,王書舉,翟玉峰,等.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炎癥因子與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9):2136-2138
[8]張淑娟.布地奈德佐治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對血清IL-4、IFN-γ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1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