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華
(河南省寧陵縣中醫(yī)院婦產(chǎn)科 寧陵 476700)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外科急腹癥,占外科住院患者總數(shù)的10%~15%,起病急驟,疼痛劇烈[1]。近年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因其切口小、出血量少、術后疼痛小、不良反應少等優(yōu)勢在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治療中廣泛應用,但術后腸功能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影響康復進程。大黃牡丹湯由大黃、丹皮、薏苡仁等多種中藥組成,具有逐瘀散結、瀉熱解毒之功效,為中醫(yī)治療闌尾炎的經(jīng)典藥方[2]。本研究旨在探討大黃牡丹湯加減聯(lián)合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及康復進程的影響?,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102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1例。對照組女24例,男27例;年齡 16~68歲,平均年齡(32.67±11.49)歲;發(fā)病時間 1.4~10 h,平均時間(4.02±1.13)h;壞疽性闌尾炎4例,化膿性闌尾炎16例,單純性闌尾炎31例。觀察組女23例,男28例;年齡14~67歲,平均年齡(30.97±12.71)歲;發(fā)病時間 2~10 h,平均時間(4.74±1.56)h;壞疽性闌尾炎5例,化膿性闌尾炎16例,單純性闌尾炎30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發(fā)病時間、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協(xié)會審批。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均符合《外科學》中急性闌尾炎相關診斷標準[3];患者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伴有血液、心腦血管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存在精神類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氣管插管全麻,于臍部上緣作1 cm的弧形切口,用Veress針穿刺入腹腔,建立CO2氣腹,維持氣腹壓力在14 mm Hg,置入10 mm的Trocar,伸入腹腔鏡,探查腹腔情況。于反麥氏點作一長10 mm切口,置入10 mm的Trocar為主操作孔,于恥骨、腹部正中聯(lián)合上方約5 cm處作一長5 mm切口,置入5 mm的Trocar為副操作孔。主操作孔置入腸鉗,顯露回盲部,探查病變闌尾,電鉤分離粘連組織;副操作孔置入抓鉗,提起闌尾,顯露盲腸、闌尾根部、系膜,分離闌尾動脈,用鈦夾夾閉闌尾,沿闌尾壁切斷系膜,直至闌尾根部,置入無齒抓鉗,輕輕牽拉暴露殘端,用7號絲線雙重結扎,距結扎線約3 mm處剪斷闌尾;取出闌尾,置入標本袋。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決定是否放置引流管,用甲硝唑注射液進行術區(qū)局部沖洗,縫合切口,術畢。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大黃牡丹湯治療。方藥組成:鱉甲15 g、大黃10 g、敗醬草20 g、丹皮 15 g、冬瓜仁 20 g、桃仁 10 g、芒硝 6 g、紅藤20 g、薏苡仁 20 g、生甘草 10 g。水煎,取汁 400 ml,1劑/d,分2次早晚溫服。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腸胃功能恢復情況,包括腸鳴音復常時間、排便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術后體溫復常時間及住院時間。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腸鳴音復常時間、排便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體溫復常時間及住院天數(shù)均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腸胃功能恢復及康復進程比較
表1 兩組術后腸胃功能恢復及康復進程比較
住院天數(shù)(d)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腸鳴音復常時間(h)排便時間(h)引流管留置時間(h)體溫復常時間(d)51 51 tP 13.32±4.49 21.52±4.81 8.900 0.000 2.76±5.11 4.85±5.40 2.008 0.047 3.16±1.01 3.77±1.74 2.165 0.033 1.82±0.57 2.78±0.98 6.047 0.000 5.08±2.17 7.74±3.38 4.729 0.000
急性闌尾炎主要由淋巴增生、糞石梗阻、寄生蟲侵入等因素所致,其臨床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藥物起效緩慢,療效欠佳。手術治療包括傳統(tǒng)開腹手術和腹腔鏡手術。傳統(tǒng)開腹手術具有手術切口大、出血量多、術后并發(fā)癥多等弊端,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復。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是現(xiàn)階段治療急性闌尾炎的理想手段,可彌補傳統(tǒng)開腹手術的不足,安全性更高[4]。但外科腹部手術患者術后可出現(xiàn)胃腸功能遲緩,影響術后營養(yǎng)狀況改善,不利于術后康復。
中醫(yī)學認為,急性闌尾炎屬“腸癰”范疇,多因外邪侵襲,癰熱腸腑,飲食不節(jié),損及脾胃,致腸腑傳導失職;或便秘,致腸腑氣機壅塞,血絡淤積,郁而化熱,瘀熱互結,導致血敗肉腐,形成癰膿,治療宜活血祛瘀、清熱解毒、散結消癰。本研究所用大黃牡丹湯中,牡丹皮活血涼血,大黃活血化瘀、瀉下通積、清熱解毒,兩者共為君藥,有瀉腸腑濕熱瘀結之效;薏苡仁、鱉甲可排膿、軟堅散結;丹皮佐以桃仁可透膿散瘀、活血行滯;大黃佐以芒硝可瀉下通便、軟堅散結;冬瓜仁可排膿散結、清熱利尿;生甘草、敗醬草可消腫散結、清熱解毒;紅藤可活血祛風、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消癰散結、瀉熱解毒、逐瘀排膿之功[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腸鳴音復常時間、體溫復常時間、排便時間、引流管留置時間及住院天數(shù)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大黃牡丹湯加減聯(lián)合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可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加快術后康復進程。
[1]潘子鵬,李聞.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評價[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7(8):119-122
[2]鄧芳芳,曹淼,張文興.大黃牡丹湯恢復急性闌尾炎術后腸功能的Meta分析[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5,21(2):124-127
[3]陳孝平,石應康,段德生.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10
[4]王啟雄.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對不同病情闌尾炎患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內鏡雜志,2015,21(10):1053-1055
[5]汪雪,劉建,彭德偉,等.大黃牡丹湯聯(lián)合腹腔鏡治療急性闌尾炎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yī),2017,29(1):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