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摘要:幼兒園老師面對的是年齡很小的孩子,需要老師付出更多的耐心、愛心和信心,別看孩子小他們的自尊心絲毫不差于成年人,所以作為幼兒園的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要結(jié)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開展工作,細心呵護孩子的心靈,讓他們在“愛”和“溫暖”中學習、成長。
關(guān)鍵詞:幼兒園班主任;積極性;思想工作;后進生
一個孩子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情操,離不開家庭、學校的共同教育和熏陶。老師始終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班主任老師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全方位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
(一)經(jīng)常鼓勵孩子
好的班主任應該無時無刻不去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使之發(fā)揚光大,成為主流,以讓學生克服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對他們長處要予以充分肯定,以堅定孩子的信心,對他們在競爭活動中取得的成績,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及時給予充分肯定和表彰,同時指出不足,以利再戰(zhàn),思想上的矛盾解決了,學習的主動性才能調(diào)動起來。
(二)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
當今的時代,各行各業(yè)競爭激烈。沒有競爭,無以求生存;沒有競爭,無以求發(fā)展。要經(jīng)常為孩子設置競爭的環(huán)境,競爭的氛圍。要從多種角度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意識,為他們樹立競爭目標。幫助他們確立競爭對手,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讓其生活在競爭的環(huán)境中,有了競爭意識,孩子就有了學習的動力。
(三)對孩子要適當運用即將法
要結(jié)合孩子的個性特點施加方法。如有一部分有一定能力但又不肯出力的學生,有些還自高自傲,愛“偷懶、推諉”的學生宜用此法,但要注意激將詞的運用?!凹⒎ā卑颜挿凑f,有意強調(diào)他人的長處、優(yōu)點、成績,貶低他的能力,夸大他的弱點,以長他人志氣,滅孩子威風的辦法,刺激該同學榮辱心,以激發(fā)他爭搶任務的積極性。
(四)指派孩子完成任務
有些孩子對獨立完成老師交給的任務,信心不足,甚至畏縮不前,不敢承擔;有些孩子,存有“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想法。對這類學生,宜采用指派完成任務的方法。指派任務時,要充分肯定該孩子的能力及完成任務的有利條件,使其認為非己莫屬,以增強其信心,使其心情愉快,信心十足地接受分配,完成任務。
二、做孩子思想工作要注意“五不能”
(一)不能輕易聽信孩子的錯誤
任何孩子都難免犯錯誤,對孩子所犯錯誤的事實應調(diào)查清楚。那種道聽途說,偏聽偏信,無意識地擴大了事實,必將導致師生情緒對立,自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不能粗魯對待孩子
老師與孩子的關(guān)系是同伴互動關(guān)系,不能居高臨下,動不動用審問式的口氣“訓”孩子,這樣的結(jié)果會使其心靈深處因你的簡單粗暴方式而孩子非常憤怒,其教育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民意測驗表面:學生最喜歡心平氣和、平等式的關(guān)系,而最反感的是居高臨下,部分青紅皂白的訓斥。
(三)不能遷移孩子的過錯
老師為了照顧學生的面子,把甲學生的不良行為不加分析地遷移到乙學生,主觀武斷地認為該學生身上也存在著這樣的毛病,想當然地千叮嚀萬囑咐。其結(jié)果把學生本來所具有的上進心也抹煞了,把學生的情感推向了對立面,會使學生對你的話充耳不聞。
(四)不能揭孩子的短
任何人都有短處,何況小孩。揭短式的談話容易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希望獲得班主任的諒解、寬容的心情遭受冷落。特別是學生承認了錯誤,班主任如果還“逢張告李”,極易導致孩子“破罐子破摔”的反常心態(tài),從而增加教育的難度。
(五)不能太嘮叨
對孩子的教育啟發(fā),有時講一遍即可,學生已經(jīng)懂得了,不可翻來覆去,沒完沒了,總想讓孩子“耳朵里長出草繭子”達到強化之目的。殊不知,重復絮叨會使學生在大腦里產(chǎn)生保護性抑制。你越說,他越不聽,持漠然置之神態(tài),甚至討厭你,頂撞你。
三、對待后進生孩子應具有“五心”
(一)讓孩子具有愛心
一個人是否有愛心至關(guān)重要,而愛心的培養(yǎng)一定要從還提時代開始。愛是一種催化劑,它可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催人奮進,使學生揚起生活風帆。后進生在學校是一組弱勢群體,他們的再現(xiàn)必然因家庭、社會、師生間的原因。在一定條件下,得不到尊重和溫暖,往往受到冷落,因而他們通常會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只會適得其反,進而激發(fā)矛盾。為此,在工作中要分析個中原因,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多加強思想、人生教育,多發(fā)些其閃光點,號召全體學生改變對差生的不良看法,主動接近、幫助他們,使他們感到集體的溫暖,從而熱愛生活,逐步融入到集體的大熔爐中去。
(二)讓孩子樹立有信心
如果一個人做什么事情都沒信心,肯定就難以做好。尤其是孩子,如果在學習上什么都怕,沒有信心,學習肯定趕不上去。老師在課堂內(nèi)外要經(jīng)常給學生打氣,讓他們樹立信心,尤其要給后進生增強自信心,多鼓勵,少批評,時不時滲透“愉悅教學”,讓孩子有成功的體驗,重塑自我,重塑形象,引導他們改正缺點,相信他們一定能夠花時間改正不足。
(三)讓孩子擁有誠心
老師在教導后進生時,要有誠心和誠意。在日常的幫教工作中,要注意時機、場合,要把學生當人看,特別是后進生,要給他們班級的溫暖,言辭要中肯、坦蕩,忌用諷刺、挖苦刻薄性語言,讓其切身感受到教師的批評教育是善意的、真誠的。從而煥發(fā)孩子善良的心靈,積極配合老師揚長避短。
(四)讓孩子具備細心
俗話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細心,才能圓滿完成,取得良好的結(jié)果。后進生的出現(xiàn)不適偶然的,有其產(chǎn)生、發(fā)展和變化的過程,因此,教師在做工作之前,要多留意觀察,看這部學生課內(nèi)課外做了些什么?他們喜歡與哪些人結(jié)交,飲食起居如何?在全面了解第一手資料的情況下,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五)讓孩子錘煉出耐心
后進生一旦出現(xiàn)了缺點、不足,教師不能急躁或急功近利,也不能對其期望過高,指望他們一天活兩天改掉不良習氣,否則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對他們暴露出來的缺點也不要驚慌失措,企圖用暴風雨式的工作作風,欲速則不達。教師要盡量克制自己,對他們的幫助要耐心,不厭其煩。教育要分階段,有步驟,即要有短期安排,只要計劃切實可行,經(jīng)過師生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xiàn)。
幼兒園班主任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使學生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愛是博大的,對學生付之“真愛”是師生情誼的紐帶,是學生奮進的動力,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