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改變了人們對事物的認知,同時也為生活和生產提供了便利。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微課的出現(xiàn)為高中物理教學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基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微課有效的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豐富了教學內容,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教學效率明顯。本文就運用微課構建物理教學新模式進行探究,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微課教學;高中物理;教學新模式;探究
何為微課呢?微課主要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guī)律,呈現(xiàn)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shù)字資源”。視頻是微課的主要形式,微課內容主要是圍繞教學中的一個知識點展開的教學過程。微課的內容豐富多樣,除了知識點講解以外,還有教學思路、教學設計、知識測試、教學活動等多種教學資源。基于網絡的微課資源眾多,可以為教師教學提供便利,革新以往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學習體驗。微課具有時間短、內容精、資源廣、使用方便等特點,對于提升物理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課作為教學資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應用。
一、 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物理雖然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比較緊密,但是涉及領域廣泛,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理解起來非常不容易,久而久之,很容易讓學生沒有了學習的動力。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運用微課給學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提升教學效率。比如在進行“平拋運動”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制作一個微課的運動動畫軌跡,在豎直方向上做加速度為G的自由落體運動,在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通過矢量合成的軌跡就是物體的平拋運動,讓學生感受運動物體的軌跡變化,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物體平拋時運動的時間、距離與物體所在高度以及水平速度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容易的理解物體運動的內涵,扎實的掌握所學的物理知識。微課豐富的內容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進行主動的探究,從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高效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 運用微課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在10分鐘左右,而微課一般在4到10分鐘之間,運用微課資源,可以讓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在網上篩選和制作一些符合學生興趣愛好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前進行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讓學生自己掌握時間,進行微課內容的學習,這樣學生根據微課的內容,可以進行自主的學習和探究,進行充分的思考,再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研究,可以深入的掌握將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實現(xiàn)預習的高效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分析和探究,放松一下學生緊張的心情,提升一下教學氣氛,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緩解學生的學習疲勞,也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教學活動參與,實現(xiàn)教學課堂的高效性。
三、 運用微課進行分層教學,照顧到每一個學生
由于知識積累水平、個性特點、學習方法、思維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師要照顧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物理教學進行分層設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進步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有效的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提升。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微課制作成基礎、中級、高級三個層次,讓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具體的選擇,這樣,學習基礎弱的學生可以從基礎的做起,開動一下腦筋就可以獲得學習的快樂,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中級和高級微課的學習,對自己進行挑戰(zhàn),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從而有效的彌補傳統(tǒng)教學好學生“吃不飽”,基礎弱的學生“跟不上”的弊端。不同層次的微課,就像是不同的教師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跟上教學的節(jié)奏,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對微課進行慢放、暫停、反復觀看等,這樣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夯實基礎,不斷的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讓分層教學成為可能,也有效的帶動了學生的學習激情,避免學困生越來越跟不上教學進度的問題。
四、 運用微課資源,幫助學生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
在學生進行復習的時候運用微課資源,可以有效的革新以往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重新構建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為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深入的掌握知識提供了新的方法。微課除了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給課堂教學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訓練等教學活動,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課下復習,強化和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內容。學生課下可以運用微課測試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對掌握不好的知識進行重新學習,同時也可以和其他學生一起進行交流,互通有無,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微課的取材上,教師應該以教材內容為主,將教材的知識點都通過微課串聯(lián)起來,并形成與之配套的導學案、知識練習、檢測等相關資源,這樣,不僅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也能成為促進學生主動性學習的一種有效資源。
總之,微課教學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們對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認知,給教與學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尤其是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按需進行知識的選擇性學習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微課也突破了以往教學課堂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進行教學內容的學習,從而真正實現(xiàn)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參考文獻:
[1]戴曉華,陳琳.我國中小學微課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優(yōu)化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09).
[2]馬鴻飛.淺談微課在高中物理實驗中的作用[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5(14).
作者簡介:
張怡冰,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土高山鄉(xiāng)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