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新課程的教育理念,結合教育教學的實際,使學生盡量主動參與英語學習。本文從不拘一格選人才、創(chuàng)造機會用人才、輪流上崗促人才三個方面談怎樣用好“小助教”這個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主動學習;小助教;輕負高效
多年前,美國著名學者愛德加·戴爾通過實踐觀察,提出“學習金字塔”這一研究成果。他發(fā)現: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以個人學習為主,學習效果相對低下。而效果較好的學習方式包括小組討論、實際演練,馬上應用或教別人。由此可見,高效的英語課堂應當是團隊學習或主動學習。
筆者所在的江蘇省新沂市黃甲小學,地處江蘇北部,教學設施相對落后,班級的人數都在60人左右。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要兼顧到所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訓練是有難度的。因此,怎樣改進英語課堂教學,讓更多的人主動參與學習,筆者充分使用“小助教”,在這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
一、 不拘一格選人才
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只要蹲下身子,走進學生,就會發(fā)現每個孩子的優(yōu)缺點和性格特征及愛好特長。在我的班里,有的孩子有較好的語言天賦,模仿能力很強,擅長朗讀,我就委任他們“朗讀助教”。他們要幫助有困難的孩子朗讀、組織朗讀活動或比賽、課前預熱。有的孩子對藝術情有獨鐘,我就讓他們做“表演助教”,他們組織小組成員角色表演、分享英語歌曲、為課堂畫簡筆畫。有的孩子書寫漂亮,整潔大方,那么“寫字助教”非他們莫屬。他們會示范板書、檢查書寫作業(yè)、監(jiān)督作業(yè)馬虎者。有的孩子機智聰明,口齒清晰,我就任命他們?yōu)椤爸v解助教”。他們在小組內答題釋疑,在全班展示風采。我想以“尊重差異,追求個性,開發(fā)潛能”的理念,激發(fā)小助手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課堂教學會因他們而充滿活力。
二、 創(chuàng)造機會用人才
學生的能力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展并提升的。每個人的內心都希望表現自己,展示自己的能力,并期待得到認同。英語早讀課,我布置好任務,就把時間交給“朗讀助教”。他們輪番管理,帶領大家讀單詞、對話、小詩和故事。他們會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聲音的高、低、快、慢等方法進行富有特色的朗讀?!爸獭眰兏黠@神通,學生們配合默契,參與的熱情格外高。
課堂上,我們學完一個對話或故事,“表演助教”就迫不及待展開工作了。落實任務,挑選角色,又編又導,踴躍展示。課堂變成了互動的,表演的,競賽的舞臺。即使最弱的同學也擔任一個小角色,努力做個好演員。
在評講練習時,“講解助教”是課堂的大明星。有一次,我發(fā)現這樣一道題出錯很多:你想試試鄰居的新自行車,你會說什么?A. Have a try, please. B. Let me have a try. C. Can I have a try? 小組交流后,一個“小助教”這樣說:“這道題要我們準確理解三個選項的意思。選項A表示請對方試一試,與題目不符。選項B,我覺得可以用,可能兩人關系親密。選項C我覺得最好,這是有禮貌的請求?!甭犕?,出錯的同學明白了。
活動課上,“藝術助教”會教大家簡單的英文歌曲。他們在黑板上抄好歌詞,利用錄音機學唱。三年級的學生學唱了“I can say my ABC”,“Good morning”等。四年級的同學學唱了“Happy birthda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這些歌曲激發(fā)了大家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豐富了他們的學校生活。
三、 輪流上崗促人才
作為教師,我們要信任每個學生,盡可能給他們提供思考和成長的機會。盡量使每個學生積極參加,共享成功的喜悅。所以,我們的“小助教”不是終身制,而是輪流選崗,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心的上進心和責任感。班上的小黃同學是一個留守兒童,跟奶奶生活。他在校表現尚可,交代的任務基本完成。但他的家作叫人頭疼,每次上交檢查,他總有不做的理由。輪到他上崗了,他挑選了當“書寫助教”,他要檢查同學們的家作完成情況并根據質量打上(★,★★,★★★)等第。他很開心地領了花名冊,投入工作。開始時,總有幾個同學不做,包括他自己。我對他說:“你的工作很認真,不錯!希望你的家作也認真做?!彼缓靡馑嫉匦α?。慢慢地,他名字上榜的次數少了,一段時間后,沒了?!靶≈獭苯虝怂柏熑巍倍?。
綜上所述,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浪潮下,我們的英語教學一定要順應形勢,做到輕負高效。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是提高英語質量的關鍵。我們通過“小助教”的工作營造一種積極向上,你追我趕,挑戰(zhàn)自我的良好氛圍,積極開創(chuàng)英語教學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冒曉飛.激活英語閱讀課堂的策略方法[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2(10).
[2]顧敏.“學習金字塔”理論在高效管理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年21期.
[3]劉金玉.高效課堂八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史曉波.在探究合作中發(fā)展個性[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五) [C];2009年.
作者簡介:
張嚴,江蘇省新沂市,黃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