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慧 鐘發(fā)俊
2017年5月22日,興國縣實驗小學校園人頭攢動,宛如趕集,好不熱鬧。三(1)班的教室里,興國縣交警大隊女子中隊的幾名警花正在給學生們示范交通操,教孩子們識別交通符號,學交通法規(guī),過紅綠燈、斑馬線等安全知識,孩子們聽得興致勃勃;四(6)班的教室里,一位醫(yī)生家長正在給學生們上解剖課,給孩子們講解人體構造,并現(xiàn)場帶來了用于解剖實驗的小動物,教育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保護自己,防止骨折,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聆聽著……
這是興國縣實驗小學開展的第三期“家長進課堂講課”活動的場景。學校從2016年起,邀請來自不同職業(yè)領域、不同專業(yè)分工的家長走進課堂當起“老師”,給孩子們講紅色故事、展示手工制作、上閱讀課、傳授健康知識、表演魔術等,帶來書本以外并與孩子們生活、成長密切相關的知識。
把家長請進課堂,小課堂有大智慧
每月一次的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進課堂,已成為興國縣實驗小學獨特的風景線,家長進課堂成了家、校、社會多方聯(lián)動的紐帶與橋梁?!凹议L開放日,就是老師與家長的溝通日,家長與學生的互動日,學生們的開心日?!迸d國縣實驗小學六年級班主任朱玉華這樣評價道。
“我扛著攝影機到學校,把孩子們、老師們一天的生活、學習、運動記錄下來,再通過學校的一體機播放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高興地蹦起來,紛紛說‘我們也上電視啦,孩子們可以樂一天呢。”作為學生家長的電視臺記者李志海這樣說。
“四星望月”這道名菜曾被毛主席授予美名,美味享譽四方。興國“四星望月”傳承人來到課堂手把手傳授技藝,讓學生感受家鄉(xiāng)美食文化,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興國山歌”聞名遐邇,蘇區(qū)革命時期,有“一首山歌三個師”的美譽。家長開放日,“興國山歌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徐盛久老先生來到學校,山歌一響,嘹亮了整個校園上空。
自2016年第一次舉辦家長開放日以來,學校累計邀請醫(yī)生、律師、交警、技術工人等300余名家長來校上課。家長課堂講課活動補齊了老師知識的短板,拓展了家校合作的方式,溝通了師情,融合了親情。興國實驗小學的做法迅速在全縣中小學推廣,如今已在興國縣直中小學蔚然成風。
把學生帶出校園,大社會有小熏陶
2016年1月23日,北京室外接近零攝氏度,政協(xié)大禮堂內卻春意融融,燈火輝煌。興國實驗小學40名小演員與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同臺演出,以一首悅耳動聽的興國山歌贏得掌聲雷動。
這是興國縣自2015年12月被教育部批準為全國研學旅行實驗區(qū)后,第一次由學校組織“德銀山歌隊”的學生,來到祖國首都開展研學旅行。孩子們登八達嶺長城,游故宮,在天安門廣場看萬人升旗的盛況,帶著筆記本仔細記錄北京的胡同文化,感受首都北京的博大、開放與繁榮。一周的研學旅行,雖然孩子很疲憊,卻是他們一生的幸?;貞洝?/p>
相較于學校常規(guī)教育教學活動,走出課堂、走出學校,來一次社會拓展與實踐,也是孩子們成長不可或缺的營養(yǎng)?!坝H子研學拓展活動”是興國縣實驗小學家校合作教育活動的重頭戲。學校成立家長委員會,在家委會的發(fā)起和組織下,老師、學生、家長一起到紅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去田間地頭一起體驗鄉(xiāng)情農趣和勞動的光榮;到陌生的城市一起經歷實踐與考驗,提升社會感知能力。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孩子學會了很多東西,一改以前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毛病,學會了尊重、溝通、交流,也學會了生活、生存,知道了人與人之間怎么相處,怎么得到他人的幫助又怎么去幫助他人……作為家長,我真的很欣慰,很感動!”在參加“四年級學生穿越贛州研學拓展活動”后,四年級(10)班劉捷慧的家長如是說。
走出校園的同時,其實是進入了另一個更為廣闊的知識課堂,在這個課堂中,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更多的成長,在社會這個大課堂成就大教育。
“學校的教育資源畢竟有限,我們把學生帶出校園,親近自然、感悟社會,學會生存、學會求知,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知識匯成教學資源,就是給實驗小學的課堂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水。”興國縣實驗小學副校長劉東這樣介紹學校研學旅行的初衷。
把管理帶進新媒體,小天地有大作為
“教育是一種動態(tài)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工作,唯有與時俱進,才能讓學校永葆青春”,劉東這樣談他的治校理念,“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讓家長知道我們學校的辦學理念、規(guī)章制度。學校舉行的活動,最大限度地把學校透明公開化,讓家長信任老師,讓家校溝通無盲區(qū)、零距離?!迸d國縣實驗小學以一種開放、包容的思想,在努力構建“大課堂、大教育”格局中,與時俱進,順應潮流。
“以往,學校要舉行什么活動,往往要印刷大量的宣傳單讓學生帶回家,效果還不夠理想。現(xiàn)在我們通過家校通、家長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可以對家長群體進行全覆蓋,效果彰顯”,六(6)班班主任張敏談到班主任管理工作時,掰著手指頭說到現(xiàn)在的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比起以往的班主任工作,現(xiàn)在更加理性、科學、高效?!睂W校微信公眾號還獨辟蹊徑,專門開設家教專欄,分享家教前沿資訊,同時開辟“我的家教故事”子欄目,向家長朋友征稿,擇優(yōu)刊發(fā),引來家長朋友分享的熱潮。
“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搭建這么好的學習平臺,讓我們家長有機會學到科學的家教理念和方法,與其他家長分享家教心得?!蔽澹?)班學生李婷的家長在參加完由學校主辦的學校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后感慨道。
新時期,新教育,新變化。興國縣實驗小學以“大教育”智慧、先進的理念,深化家校合作,拓展家校合作內容,把家長引進課堂,把學生帶出校園,將管理帶進新媒體,努力構建“從課內到課外、從線下到線上” 的教育格局,用小課堂開啟了大教育,創(chuàng)建了家校合作的新模式。
(作者單位:江西省興國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