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帥
(介休市人民醫(yī)院口腔科 山西 介休 032000)
CBCT三維成像也被稱為錐形束CT,在口腔種植術中其是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對患者的頜骨結構進行三維重建,進而對患者的術區(qū)、方向以及植入骨數(shù)量進行準確定位,與傳統(tǒng)的CT成像技術相比,其能夠使手術治療的方案更佳完善,手術治療過程更佳清晰、便捷,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口腔種植術患者手術治療的成功率[1]。本文現(xiàn)將CBCT三維成像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的臨床應用方法及價值報告如下。
選擇我們自2014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50例行口腔種植術治療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齡分布:26~68歲,平均年齡為(42.3±2.5)歲;研究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齡分布:24~70歲,平均年齡為(41.8±2.7)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研究組采用CBCT三維成像輔助治療,患者行口腔種植術治療前,先采用CBCT三維成像儀精準測定患者的口腔解剖結構位置,如下牙槽神經(jīng)管、頜骨等部位,并獲得三維結構成像圖,以便精準確定手術位置。為了確保手術治療的成功,相關人員還需精確測定患者牙齒種植區(qū)域的骨密度,并將骨密度信息作為手術指征的判斷依據(jù)。然后再采用CBCT三維成像儀獲取患者口腔的三維影像圖像,并對三維影像進行分析,在對患者的上下頜骨的結構(包含標準軸面、冠狀面以及矢狀面等多個不同平面)進行重建,在結構重建過程中,還需重建患者的曲面體層視圖和序列縱橫面視圖,各結構和層面重建完成后,采用運用模擬軟件分析所得影像圖,才能確定需要植牙患者植入牙齒(或其他植體)的位置、大小、深度等,為了保證患者牙齒的美觀性和一致性,在牙齒或植體植入前還需進行虛擬排牙。在手術過程中,若患者存在骨量嚴重不足,為確保其牙槽骨豐滿,還需重新設計植骨量。對照組采用CT成像技術輔助治療,相關操作步驟同研究組一致,不同的是其獲取的影像圖為二維影像圖。
比較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手術的成功率。測量術中出血量的方法為紗條稱重法和容積法,出血重量=紗條稱重所得失血量+容積法所得失血量。
采用SPSS22.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5.6±0.8)mL明顯低于對照組(14.8±2.1)mL,研究組患者手術時(11.3±2.6)min明顯短于對照組(36.4±5.2)min,研究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96.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手術的成功率對比
隨著人們審美水平和生活質(zhì)量的不斷提升,使得行口腔種植術治療的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多,在以往的手術過程中多采用CT成像技術輔助治療,能夠有效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而隨著臨床口腔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現(xiàn)代臨床已引入了一種先進的影像學的醫(yī)療檢查手段—CBCT三維成像技術,該項檢查技術的成像分辨率較傳統(tǒng)的CT影像分辨率高的多,并且其采集相關數(shù)據(jù)和影像較為方便,且能有效消除低偽影,因此其能有效縮短手術治療的時間。通過CBCT三維成像技術能夠使治療人員清晰的觀察到患者口腔的解剖結構位置,從而制定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將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的出血量[2]。此外,該項技術還能實現(xiàn)術前模擬排牙和術后修復,因此其不僅能有效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成功率,還能有效保證患者手術治療后牙齒的美觀度。
本研究中,對兩組行口腔種植術治療的患者分別采用CT成像技術和CBCT三維成像輔助治療,均能有效提高患者手術治療的成功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的成功率(96.0%)明顯高于對照組(80.0%),這與連衛(wèi)娜報道的對照組手術成功率(83.077%)及觀察組手術成功率(96.923%)基本一致。且研究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了與傳統(tǒng)的CT成像技術相比,CBCT三維成像技術輔助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CBCT三維成像技術在口腔種植術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1]黃遠亮,郭華艷,陳衛(wèi)東,等.Kvao3DexamcBcT三維影像系統(tǒng)在口腔種植外科中的應用與評估[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3,18(2):68-69.
[2]王艷,李均,陳兆學,等.CBCT在口腔三維成像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3,30(2):4008-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