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淑蓉
【摘要】目的:探究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對照組單用阿奇霉素治療,研究組采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住院時間分別為96. 88%( 31/32)、(8.52±1.25)d,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75. 00%(24/32)、( 11. 06±1.53)d,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 2/32),與對照,3.13%(1/32)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采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甲潑尼龍;阿奇霉素;臨床療效;不良反應
支原體肺炎屬于一種常發(fā)于小兒群體中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此疾病具有一定潛伏期,且臨床癥狀輕重不同,多數(shù)患兒起病緩慢,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咳痰等,少數(shù)患兒病情發(fā)展較為迅速,易引發(fā)呼吸窘迫,病情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患兒死亡[l]。以往,臨床常單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雖具有一定療效,但療程長,易造成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下降,并且長期治療會讓患兒身體產生耐藥性,還有些患兒在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后便形成了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且近年來此類難治性肺炎的發(fā)生率逐漸上升,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因此,為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尋找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诖?,本研究觀察了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制定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藥物治療分方案提供參考?,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4例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兒按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各32例。研究組中男14例,女18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8.52±1.46)歲;合并癥:胸腔積液13例,肝脾大9例,心包積液5例,皮疹5例。對照組中男16例,女16例;年齡3-11歲,平均年齡(8.23±1.35)歲;合并癥:胸腔積液12例,肝脾大10例,心包積液6例,皮疹4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標準;②應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治療l周之后,各項臨床癥狀與體征未見明顯改善;⑧臨床資料完整;④患兒家屬知情后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⑤年齡介于2-14歲。(2)排除標準:①加入研究前1周內應用過激素或者免疫調節(jié)劑;②合并有肺外并發(fā)癥;⑧依從性較差,不配合此次研究。
1.3 方法
兩組患兒均接受吸氧、化痰、抗感染以及糾正酸堿平衡等對癥治療,另外對照組在上述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單用阿奇霉素注射液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如下.靜脈滴注,lOmg/kg,1次/d,連續(xù)靜脈滴注3d后改用阿奇霉素片進行治療,用法用量如下:口服,lOmg/kg,1次/d,連續(xù)服用3d后停用4d,l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甲潑尼龍治療,用法用量如下:靜脈滴注,2mg/kg,1次/d,連續(xù)使用Sd后減少劑量至Img/kg,1次/d,連續(xù)使用2d,1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1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住院時間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①臨床療效:患兒體溫恢復正常,咳嗽、咳痰癥狀消失,胸部DR檢查結果顯示肺部陰影完全吸收消失,胸腔、心包積液消失,肺部噦音消失為顯效;患兒體溫降低但未恢復正常,咳嗽、咳痰癥狀改善,胸部DR檢查結果顯示肺部陰影較治療前有所減少,胸腔、心包積液減少,肺部噦音減少為有效;患兒體溫、咳嗽、咳痰以及肺部噦音等癥狀與體征、肺部陰影、胸腔、心包積液無明顯變化或是病情惡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一顯效率+有效率。②記錄并比較兩組患兒住院時間。⑧不良反應:惡心嘔吐、面部潮紅、肝功能異常。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住院時間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x土s表示,以t檢驗;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等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88%(31/32),較對照組75.00% (24/32)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l。
2.2 住院時間
研究組住院時間為(8.52±1.25)d,較對照組(11.06±1.53)d更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273,P<0.05)。
2.3 不良反應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25% ( 2/32),與對照組3.13% (1/32)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發(fā)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不僅嚴重危害患兒身體健康,還給家長帶來嚴重的心理壓力。支原體肺炎的主要病原體為肺炎支原體,此病原體屬于柔膜體綱,支原體屬,是一種介于細菌與病毒間的可獨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對于作用在細胞壁上的抗菌性藥物具備天然的耐藥性。臨床在應用一些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時,常會產生一定耐藥性,且病情難以控制,從而形成了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由于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嚴重影響到患兒的通氣與換氣功能,病情嚴重的還會造成患兒出現(xiàn)呼吸窘迫,甚至致死[2]。因此,如何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成為近年來臨床共同面臨的一大嚴峻問題。
近年來,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被廣泛應用于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有效緩解患兒臨床癥狀,且不良反應少,優(yōu)勢顯著,受到廣大患兒家屬及醫(yī)院人員的青睞。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而住院時間較對照組短;研究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表明對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采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縮短住院時間,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分析原因為:阿奇霉素屬于臨床治療支原體肺炎較常用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不僅可有效抑制患兒體內中性粒細胞生成,減輕患兒呼吸道受肺炎支原體的侵襲程度,還可控制嗜酸性粒細胞產生的趨化反應,在用藥治療后,可有效降低T淋巴細胞與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支原體肺炎的相關癥狀[3]。另外,因阿奇霉素的殺菌過程是以“鎂通道”為主要渠道,所以在用藥過程中無嚴重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雖阿奇霉素對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具有一定療效,但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單用阿奇霉素治療的效果并無法滿足臨床要求,因此應考慮聯(lián)合用藥治療。甲潑尼龍屬于一種人工合成的中效糖皮質激素,當患兒服用此藥物30s后便可達到藥效高峰,見效極快,其具備的抗過敏、抗休克以及抗感染等作用。此外,甲潑尼龍還可通過對脂質介導產物進行抑制,調節(jié)炎性細胞因子水平等途徑,起到抑制炎癥反應的目的,從而對患兒通氣、換氣功能以及毛細支氣管阻塞的改善具有積極性意義[4]。將甲潑尼龍與阿奇霉素聯(lián)合應用不僅可減輕患兒機體免疫炎性反應,還可有效緩解肺泡與氣管的水腫癥狀,提高患兒通氣、換氣功能,改善機體供氧狀態(tài),從而促進患兒身體恢復。 綜上所述,對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采用甲潑尼龍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可明顯提高療效,安全性高,優(yōu)勢顯著,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參考文獻
[1]楊男,單麗沈,張晗等,兒童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特點分析及激素治療的療效觀察[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7, 44 (12): 882-886, 890.
[2]田繼萍,甲潑尼龍聯(lián)合紅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評價[J].國際兒科學雜志,2017,44 (01):70-72.
[3]梁航,李德麗,孟繁崢等,丙種球蛋白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6, 31(23): 5072-5075.
[4]施湘萍,阿奇霉素聯(lián)合甲潑尼龍治療小兒難治性支原體肺炎45例療效觀察[J].中國藥業(yè),2017,26 (21):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