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嬌
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塑造學生的心靈,是思想品德教學的主要任務。通過心理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是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自己的學習活動形成和發(fā)展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學習社會和道德規(guī)范知識,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踐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有效地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以下就對小學思品教學中實施美育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思品;美育;探索
審美教育是一種自然和藝術欣賞的過程,通過情感體驗、選擇和創(chuàng)造,培養(yǎng)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能有效提高美育欣賞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審美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學生逐漸拓展生活經驗,使學生的生活體驗有所提高。面對日益增多的問題,小學審美教育課程實施成為必然的趨勢。作為一名思品教師,有必要探索學科教學的審美教育,積極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和審美能力。
一、揭示學科美的特性,注重美育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小學學習中,思想品德課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思想品德發(fā)展,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和綜合性。其中人文性有效地陶冶了學生的心靈,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有大量的中外優(yōu)秀文化和感人的民族精神,這些與其他科目相比,具有比較豐富的審美教育資源來對學生的審美進行培養(yǎng)。
二、創(chuàng)設美的情境
思想品德課雖然占據了主導地位,但是直接地對學生進行說教,沒有創(chuàng)設出美的情境,不能有效地完成思品課對學生文明習慣培養(yǎng)的任務。所以,在思品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學生的愛美之心,調動學生的情感,盡可能借助幻燈片、錄像等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美的聲音和畫面,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比如,在學習《勞動光榮》這一內容時,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勞動光榮的情感,教師不但在課前從網上搜索了相關的錄音,還利用城市的美麗和豐收的田野等相關錄像充實課堂教學。當學生看到一座座高樓和城市的夜景時,為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而驚嘆,進而下決心掌握過硬的本領,做一個光榮的勞動者。
三、營造思品課程的氛圍,關注美育的養(yǎng)成
當前,學生不僅是教學中的主體,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是合作者,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學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思品課堂要營造平等交流的和諧氛圍。首先,教師要充分關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不強迫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與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其次,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在大多數學生的心中,教師的鼓勵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面對教師的提問會出現(xiàn)語無倫次的情況,作為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給學生希望。此外,教師還要評價激勵學生,隨著教師教學理念的不斷提高,部分教師的評價方式是對知識目標的考查,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沒有得到反映,教師也失去了將自己課堂教學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的機會。各種積極的評價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展示空間,讓學生對學習知識有更大的信心。通過多種方式,學生可以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自由地選擇圖標和繪畫,并展示他們對知識的理解。一些學生在展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時,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戰(zhàn)略的認同。這樣的課堂教學,教師給學生各種激勵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美。
四、在實際生活中尋找美
對學生的美好心靈進行塑造,僅僅依靠在課堂中的學習是不夠的,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指導,考查研究,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尋找美。比如在學習《尊重各行各業(yè)的勞動者》中,老師讓學生做一項社會調查,在班級中選擇一至兩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對學生未來想要干什么工作進行了解。一位學生講:“我爸爸是一個電工,經常會在外面工作,非常辛苦,有的時候都顧不上吃飯,但是他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他為千家萬戶帶來了光明?!绷硗庖晃煌瑢W講:“我媽媽是一名小學教師,她白天工作非常辛苦,晚上還要批改作業(yè),這種燃燒自己照亮他人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通過社會調查,學生對不同行業(yè)的勞動者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也加深了對勞動人民的熱愛,陶冶了情操。
五、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美
美是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學生在勞動中陶冶情操,塑造美麗的心靈,課外活動既能有效地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又能豐富業(yè)余生活。比如,在學習《熱心為集體服務》這一內容時,教師通知開展一次“我為學校添光彩”的活動。學生自覺地組織起來,有的自覺地修理桌椅,有的對校園進行維護,這樣的實踐活動形式多樣,內容也比較豐富,會讓學生產生較強的興趣,教學效果也比較明顯。
總的來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學生在課堂上享受和諧的學習氣氛,在課堂上有平等的發(fā)言權。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對學科真理的探索是一種對美的追求,對他人的尊重和鼓勵也是一種美德。
參考文獻:
[1]劉飚.創(chuàng)新教學在小學思品中的運用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
[2]陳啟美.明理 激情 導行:小學思品教學三部曲[J].小學教學參考,2017(30).
[3]邱德根.講究教學方法 提高教學效益[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8(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