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 6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和研究組(41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 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人性化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95.1%高于對照組78.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2%低于對照組43.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 可提高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 促進治療進程, 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配合手術治療, 護理效果滿意,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下肢骨折;手術室護理;人性化護理;滿意度;老年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111
下肢骨折患者經石膏固定、牽引、手術等治療后需長期臥床休息[1], 而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因常伴有活動障礙、免疫力低下、臟器功能衰退、骨質疏松等[2], 易影響疾病恢復, 引起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3]。本研究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方法, 取得較好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共64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23例)和研究組(41例)。對照組患者中女9例, 男14例;平均年齡(69.2±5.4)歲;平均體重(60.5±6.3)kg;骨折類型:11例閉合性骨折, 12例開放性骨折;骨折部位:5例脛骨干骨折, 9例股骨干骨折, 9例股骨頸骨折。研究組患者中女14例, 男27例;平均年齡(67.3±6.5)歲;平均體重(62.4±7.1)kg;骨折類型:22例閉合性骨折, 19例開放性骨折;骨折部位:13例脛骨干骨折, 12例股骨干骨折, 16例股骨頸骨折。兩組患者男女比例、年齡、體重、骨折類型、骨折部位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干預方法 對照組:僅給予做好手術室無菌管理工作、手術中嚴格配合醫(yī)生手術、按要求做好術前準備等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研究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手術室護理基礎上, 同時給予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2. 1 術前護理 多數老年患者對手術信心不足, 對醫(yī)療知識缺乏, 因此術前訪視的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充分溝通取得患者信任, 建立和諧友好的護患關系, 消除患者恐懼、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了解基礎疾病、各臟器功能及其他基本情況, 另外, 需針對患者不同的想法和性格特征向患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手術必要性、一般效果和手術方法, 對各自疾病健康宣講。
1. 2. 2 手術室護理 術前核對患者姓名, X線片, 手術部位, 手術名稱。術前談話是否簽字, 核對術中用藥, 查看手術部位是否做好標記, 保證手術安全。由于老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營養(yǎng)不良, 因此, 老年患者手術中預防感染是重中之重, 護理人員需監(jiān)督、執(zhí)行及嚴格準備手術室無菌操作工作。由于老年患者多數合并呼吸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等疾病, 心血管系統(tǒng)退化, 而術中循環(huán)系統(tǒng)波動大, 對血流動力學反應差, 因此需時刻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 注意觀察術中出血量, 另由于老年患者受麻醉藥物影響大, 水電解質酸堿失衡易引起心率紊亂, 如出現(xiàn)心排血量減少、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情況, 需預防術中并發(fā)癥, 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手術及突發(fā)狀況處理。
1. 2. 3 術后護理 術后護理人員需及時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保證24 h護理工作不間斷, 嚴格交接班, 注意防止關節(jié)脫位, 注意循環(huán)系統(tǒng)因改變體位發(fā)生變化, 安全將患者送回病房。在患者麻醉清醒后, 給予患者合理、科學的健康指導, 及時告知其手術效果, 以改善患者病情及促進治療進程的發(fā)展。為預防壓瘡, 指導患者術后每2小時更換1次體位。加強交流, 減輕患者心理負擔, 忌煙酒, 忌難消化煎炸類油膩生冷食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 3. 1 護理總滿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了解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 分為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 總滿意度=(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
1. 3. 2 術后并發(fā)癥 包括廢用綜合征、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感染、焦慮、尿潴留、便秘等。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對照組23例患者中5例不滿意, 10例滿意, 8例非常滿意, 總滿意度為78.3%;研究組41例患者中2例不滿意, 15例滿意, 24例非常滿意, 總滿意度為95.1%。研究組患者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00, P<0.05)。
2. 2 術后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對照組出現(xiàn)廢用綜合征、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感染各1例, 焦慮、尿潴留、便秘各2例, 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3.5%;研究組出現(xiàn)感染、焦慮、尿潴留各1例, 便秘2例, 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2.2%。研究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036, P<0.05)。
3 討論
下肢骨折常由骨骼疾病病變、長期積累性勞損、間接暴力作用及直接暴力作用等因素造成。其又分為不完全骨折、完全骨折、開放性骨折及閉合性骨折等, 以脛骨干、股骨干、股骨頸等最為常見[4-7]。下肢骨折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行走畸形、無法站立行走及患處疼痛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除了以上臨床癥狀外, 易產生煩躁、抑郁、焦慮的負面情緒, 且老年患者對治療信心不足, 且對骨折治療方法及疾病相關知識的缺乏, 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心理、經濟的雙重負擔[8-10]。endprint
手術的成功與否與良好的系統(tǒng)的手術室護理密不可分。手術前護士應熟悉手術物品、器械的操作方法, 充分準備好物品和術前器械。為確保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術中采用正確、科學的護理方法配合完成手術, 嚴密關注手術進程和患者病情變化, 嚴格監(jiān)督手術人員無菌操作。術后多與患者交流, 交代患者及家屬每隔2 h更換體位, 早期開展肢體功能鍛煉[5]。本研究對研究組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人性化手術室護理方法, 其護理總滿意度、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對照組對比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對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手術室人性化護理干預, 可提高患者及家屬護理滿意度, 促進治療進程, 緩解患者焦慮情緒, 配合手術治療, 護理效果滿意,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迎春, 呂一. 經皮微創(chuàng)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室護理. 中醫(yī)正骨, 2015, 27(1):77-78.
[2] 孫雪慧.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醫(yī)藥前沿, 2015(13):378-379.
[3] 謝有鳳. 重癥肥胖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壓瘡的預防與護理.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 2014(11):1708-1709.
[4] 尤明蘭.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及護理. 醫(yī)學信息, 2013(19):209-210.
[5] 郭文潔. 老年下肢骨折的康復護理與并發(fā)癥分析. 吉林醫(yī)學, 2014(18):4116.
[6] 李潔.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 2016, 8(9):241-242.
[7] 石云.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36):182-183.
[8] 潘曉燕.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心理醫(yī)生, 2015, 21(10):191-192.
[9] 李紅巖. 人性化護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醫(yī)藥, 2015(8):00041.
[10] 江翠金.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 26(17):157-158.
[收稿日期:2017-11-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