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紅
《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由“雙基”轉向“四基”。在原來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由于應試的壓力,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關注較多,基本思想在教學中也有滲透,而對于隱性的基本活動經驗關注較少。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一、引導學生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shù)學經驗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經驗,教師應把握好學生的學習起點,在數(shù)學教學中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親身經歷將日常的生活經驗轉化為數(shù)學活動經驗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的物體。有研究表明,形狀是物體的一個主要特征。兒童在感知熟悉的物體時,首先注意到的就是物體的形狀。學生有了知識的生長點,所以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既滲透了分類的思想,也使學生在分類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了幾何體的特征,將數(shù)學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接著讓學生在觀察、分類的基礎上,把每類物體的特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在此基礎上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的模型。還設計了滾一滾、推一推、搭一搭、摸一摸、畫一畫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各種各樣圖形的特征,將學生已有的感性經驗進一步抽象化,形成簡單的幾何概念,發(fā)展了初步的空間觀念,并為將來學習知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要創(chuàng)設操作活動,留給學生充足的操作活動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經歷操作活動過程,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理解知識、獲取知識,從而積累操作的基本活動經驗。
在教學“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時,我設計了讓學生折一折、涂一涂的操作活動。首先,先動手選擇一個圖形折一折,再涂出它的二分之一。他們折出了長方形的二分之一、正方形的二分之一、圓形的二分之一等不同圖形的二分之一,一個圖形的二分之一還有不同的折法,他們在涂色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涂色的部分是這個圖形的二分之一,沒有涂色的部分也是這個圖形的二分之一。他們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思考、交流還發(fā)現(xiàn)只要是把一個圖形平均分成兩份,其中的一份都是這個圖形的二分之一。最后我還讓他們折出一個圖形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八分之一等,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初步認識幾分之一。學生不僅通過操作活動理解掌握了知識,還能利用積累的操作活動經驗去理解、獲取更多的數(shù)學知識。
三、引導學生在反思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在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要善于引導學生回顧與反思,經歷反思的過程,積累反思的經驗。數(shù)學活動經驗是學生自己的,比較淺顯,而且還帶有明顯的個性特征,還不夠嚴謹,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反思和交流自己是怎樣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以及運用了哪些思考的方法,有什么好的經驗,你還遇到了什么困難,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等。在反思與交流中,激發(fā)他們思維的碰撞,使學生獲取隱性的數(shù)學知識。這種生成的數(shù)學知識和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
四、引導學生在應用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應用意識作為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驗的核心成分,它又是在學生的基本活動經驗基礎上的。所以,在數(shù)學活動中,學生所積累的操作活動經驗、自主探究的活動經驗以及反思的經驗等等,還需要學生具有應用的意識,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積累的基本活動經驗應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和解決問題中,培養(yǎng)學生應用的意識,在應用中不斷地鞏固、積累,形成數(shù)學的基本活動經驗。
在教學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質解方程x+3=9時,當學生解完之后,我讓他們反思交流是怎樣思考的。他們是這樣思考的:首先觀察方程,要想使方程的左邊得到一個x,就在等式兩邊減去同一個數(shù)“3”。通過他們的反思交流凸顯了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優(yōu)點,就不用再去區(qū)分未知數(shù)是加數(shù)還是減數(shù),也不用再去回憶他們各自的關系式。在教學3x=18時,我讓他們嘗試解,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會在方程的左右兩邊除以3,我就問他們?yōu)槭裁匆?,他們的回答是:只有除以3,方程的左邊才能得到一個x??磥韺W生能利用反思積累的經驗來解決ax=b的方程。他們還發(fā)現(xiàn)用這樣的思考方法能解x÷a=b的方程。在反思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鞏固了知識,還習得了經驗,這些經驗的生成是在思維層面上進行的,所以更具有價值。我們教師能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對這些經驗進行梳理,凸顯其本質,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數(shù)學基本活動經驗又是一種隱性的數(shù)學知識,我們在教學活動中不可能教給學生,只有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引導學生在操作活動、自主探究、反思應用中體驗、感悟數(shù)學,積累基本活動經驗。
參考文獻:
[1]杜威.哲學的改造[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2]陳佑清.不同素質發(fā)展中的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J].上海教育研究,2002.
編輯 張珍珍